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77645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110714841.9

    申请日:2021-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气缸盖,气缸盖内嵌有进气道;进气道包括出气端和设置在出气端的凸起结构;其中,出气端为进气道流出气体的一端;凸起结构具体设置在进气道的内表面,且凸起结构的设置位置为内表面靠近发动机气缸的一侧;凸起结构面向进气方向的一面为涡流制造壁,进气道内部的气流在涡流制造壁和进气道的内表面配合的作用下,在进气道内部凸起结构的位置处形成涡流。通过在发动机气缸的进气道一侧设置凸起结构,造成进气道内的气体偏转,使更多气体通过进气道的另一侧进入发动机气缸,提高了发动机气缸内气体的流动性,解决了发动机气缸内气体流动性较差的问题,提升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

    气缸进气结构及内燃机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6514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811593383.2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缸进气结构及内燃机,本发明的气缸进气结构,被配置于内燃机的气缸盖和气缸体之间,于气缸盖和气缸体之间界定有燃烧室,燃烧室的包罩空间内构造有预设的进气区和排气区,进气区和排气区具有共面设置的对称面;于气缸盖内形成有进气道,进气道具有与进气区连通的若干进气口,各进气口覆盖总区域的中心偏置于对称面一侧。本发明的气缸进气结构,可在气缸内滚流的基础上增加涡流运动,防止内燃机在点火时刻火花塞周围混合气过浓,进而防止出现燃烧不完全、颗粒物排放超标等问题。

    一种发动机及车辆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4761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10345957.4

    申请日:2022-04-02

    Inventor: 沈小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及车辆。发动机中气缸罩盖设有第一通道,气缸盖设有第二通道、气体扩散腔和第一进气道,气缸罩盖和气缸盖连接,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连通,气体扩散腔的第一端与第二通道连通,气体扩散腔的第二端与第一进气道连通,曲轴箱内部依次通过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气体扩散腔与第一进气道连通,第一进气道对应气缸设置并用于向气缸内输送空气;气体扩散腔为渐扩结构,渐扩方向为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第一端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截面面积为S1,第二端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截面面积为S2,且S1≤1/2S2。第一端截面的面积与第二端截面的面积满足上述范围,有利于曲轴箱内气体进入第一进气道后与空气混合均匀。

    气缸进气结构及内燃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65140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11593383.2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缸进气结构及内燃机,本发明的气缸进气结构,被配置于内燃机的气缸盖和气缸体之间,于气缸盖和气缸体之间界定有燃烧室,燃烧室的包罩空间内构造有预设的进气区和排气区,进气区和排气区具有共面设置的对称面;于气缸盖内形成有进气道,进气道具有与进气区连通的若干进气口,各进气口覆盖总区域的中心偏置于对称面一侧。本发明的气缸进气结构,可在气缸内滚流的基础上增加涡流运动,防止内燃机在点火时刻火花塞周围混合气过浓,进而防止出现燃烧不完全、颗粒物排放超标等问题。

    车辆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51736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294341.8

    申请日:2024-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车辆,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发动机换热流路和暖风换热流路,发动机换热流路用于与发动机进行换热,暖风换热流路用于与暖风芯体进行换热,且控制方法包括:在发动机启动时,获取发动机的当前启动环境;根据当前启动环境,判定当前启动环境是否为超低温冷启动环境;在判定当前启动环境为超低温冷启动环境时,执行超低温冷运行策略;根据超低温冷运行策略,控制暖风换热流路与发动机换热流路连通以使发动机换热流路中的至少部分冷却水流向暖风换热流路。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可加快发动机温度提升速度,降低机油粘度,保证机油的润滑性,提高发动机运行可靠性,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集成式供热构件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502857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1910096990.6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式供热构件,其固设于发动机气缸盖上,且在该发动机气缸盖上构造有以对发动机气缸盖冷却的本体水套,该集成式供热构件包括本体,并在该本体上构造有与本体水套的最高点相连通的腔体,此外,该集成式供热构件还包括设置在本体上的、以连通腔体与设置在车辆上的热交换装置的供热部,以及设置在本体上的、以连通腔体与设置在车辆上的、以向外排出气体的导气装置的排气部。本发明所述的集成式供热构件通过将与车辆空调的热交换装置相连接的接口以及与导气装置相连接的接口均集成在该集成式供热构件上,可以简化发动机气缸盖上管路的布置,并可提高管路连接的可靠性,还有利于发动机的美观。

    集成式供热构件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0285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910096990.6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式供热构件,其固设于发动机气缸盖上,且在该发动机气缸盖上构造有以对发动机气缸盖冷却的本体水套,该集成式供热构件包括本体,并在该本体上构造有与本体水套的最高点相连通的腔体,此外,该集成式供热构件还包括设置在本体上的、以连通腔体与设置在车辆上的热交换装置的供热部,以及设置在本体上的、以连通腔体与设置在车辆上的、以向外排出气体的导气装置的排气部。本发明所述的集成式供热构件通过将与车辆空调的热交换装置相连接的接口以及与导气装置相连接的接口均集成在该集成式供热构件上,可以简化发动机气缸盖上管路的布置,并可提高管路连接的可靠性,还有利于发动机的美观。

    气缸盖及内燃机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65139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11593378.1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缸盖及内燃机,本发明的气缸盖设于内燃机的气缸体上,其包括缸盖燃烧室、进气道和排气道,缸盖燃烧室的包罩空间内分置有预设的进气区和排气区;进气道具有连通进气区的若干进气口;排气道具有连通排气区的若干排气口;以过进气口覆盖总区域的中心和排气口覆盖总区域的中心的中心面为界,缸盖燃烧室的位于中心面两侧的侧壁非对称布置。本发明所述的气缸盖,通过缸盖燃烧室侧壁的非对称结构,可改变进气过程中气体绕燃烧室周壁的流向,从而促进气缸内油气混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