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80915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63300.7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力侵蚀运移过程物理模拟装置,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沟道系统、设于沟道系统中的定向动力驱动装置、以及设于沟道系统上部的过程降雨模拟装置,所述沟道系统由多条沟道组成闭合循环回路,相邻沟道形成弧形沟道连接处,外侧弧形沟道处设置定向动力驱动装置,所述过程降雨模拟装置按规程固定安装在任一沟道上,用于人工模拟降雨。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该水力侵蚀运移过程物理模拟装置进行模拟的方法,使用该方法能够模拟自然条件下径流-泥沙运移特征以及运移过程中降雨对径流-泥沙体系的协同作用,克服了自然条件下对水力侵蚀运移过程参数进行有效观测的不确定性,进而为水力侵蚀运移过程相关机理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195164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532308.4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洪灾害在线监测识别预警方法。它包括数据采集子系统现场采集数据:自动雨量监测站检采集和处理灾害现场降雨信息,通过无线和/或有线传输方式传送至预警指标分析模型的系统平台;水位和/或泥位监测站采集和处理灾害现场泥石流和水位信息,通过无线和/或有线传输方式传送至预警指标分析模型的系统平台;视频监测站采集和处理灾害现场图像信息,通过无线和/或有线传输方式传送至预警指标分析模型的系统平台;识别预警子系统进行预警判断、发布内部预警:人员确定、发布正式预警;实时监测;信息查询。具有快速判别和预报预警,避免损失的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所述的山洪灾害在线监测识别预警方法的预警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2479496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011318077.5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C02F9/14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落带面源污染防控人工湿地系统,自下而上包括防渗夯实层、吸附填料层、底泥种植层、水流分布调节组件;防渗夯实层位于湿地最底部;吸附填料层位于防渗夯实层上方,由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无机填料组成,吸附填料层中添加有厌氧微生物,防渗夯实层上部、吸附填料层底部设置若干出水管;底泥种植层包括底泥层,底泥层下部铺设分离筛网,底泥层上模块化种植适合于消落带地区的耐水淹植物;水流分布调控组件用于控制水体流速,使水流均匀分布且增加在湿地的停留时间。本发明利用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得到适用于消落带地区的可高效拦截、消耗面源污染物的人工湿地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消落带面源污染阻控。
-
公开(公告)号:CN111781333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700289.3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级变速的节水型野外降雨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喷淋装置、传动装置与回水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进水管、旋转接头、固定横杆、喷头、区域控制器,所述进水管通过旋转接头与固定横杆连接,所述喷头通过螺旋接头固定于固定横杆中间,区域控制器位于喷头正下方,所述区域控制器形成降雨区及位于降雨区外围的回流区;所述传动装置用于驱动喷头在降雨区与回流区以一定频率和方式来回摆动;所述回水装置包括回水管路、与回水管路连通的回水箱,回水管路用于将喷头喷洒在回流区的水回流至回水箱。本发明通过挡流板控制受雨范围,提高降雨有效覆盖率,同时利用回水装置进行回收,实现回水全利用,提高野外试验可持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44364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573296.9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沟发育过程动态监测系统和方法,其中系统包括模拟单元、坡度调节单元以及监测单元;模拟单元包括进水装置、可调节槽、集流装置;可调节槽为可调节宽度长度的仅上端敞开的收集槽;进水装置的输入端与外部水源相连接,可调节水槽分别与进水装置的输出端以及集流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坡度调节单元与模拟单元相连接,并用于调节模拟单元两端的相对高度;监测单元用于采集模拟单元生成的数据。本发明利用可变宽度和长度的水槽,模拟野外不同发育阶段的浅沟形态;摄影测量装置能够实时、动态捕捉实验过程中浅沟形态参数的真实变化情况,从而实现对浅沟侵蚀发生发展规律的定量研究,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6152984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10321038.8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TK技术的过水断面湿周测量仪器及其测定方法,包括基于RTK技术的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测量系统基准站和改进后的断面湿周测量移动站。所述的断面湿周测量移动站固定于可伸缩碳素纤维杆的加长杆上,通过UHF差分接收天线接收基准站发射的无线电信号,沿河道水面线,通过调节可伸缩碳素纤维杆进行河底高程测量,并通过数据传输线将储存在蓝牙手薄中的数据导入计算设备,进行断面湿周计算。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该基于RTK技术过水断面湿周测量仪器对断面湿周进行测定的方法,使用该仪器可以对不规则的天然河道断面进行精确测量,获得其断面湿周参数,并同时测绘待测河流横断面的图像,具有深远的水文监测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286256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810136294.9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205 , A01G9/023 , A01G9/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土保持装置,涉及水土保持技术领域。它包括均匀排列的砖体;砖体中部沿竖直方向开有种植腔;种植腔内,砖体内壁配合粘接固定有防水膜;种植腔内设置有植被生长装置;所述的植被生长装置由从上到下均匀分布的若干种植层组成;所述的种植层包括一级光催化膜;一级光催化膜下方设置有二级光催化膜;一级光催化膜和二级光催化膜均与砖体内壁固定密封连接;一级光催化膜和二级光催化膜之间填充有营养液;二级光催化膜下方设置有土壤层;土壤层内均匀分布有种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无需人工补种植被,能够在植被死亡后自然补充,避免了人工补种时的疏漏问题,提高了补种植被的生存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853121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1711290461.7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坡耕地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土壤侵蚀防治系统、生态沟渠系统、梯级蓄水系统和终端净化系统。土壤侵蚀防治系统可在源头防治农业面源物质的产生、迁移和输出;生态沟渠系统可以有效的沉积泥沙,净化水质,降低污染物质浓度;梯级蓄水系统可以蓄积上方来水,沉积泥沙,净化水质,为下方坡耕地提供灌溉水源;终端净化系统由沉积池、厌氧消化池和人工湿地组成,用于对入河、入库水质进行生态拦截与净化。本发明充分利用坡耕地的地形条件,针对农业耕作过程中面源污染发生的关键过程和不同阶段,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与方法,提高坡耕地水肥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减少坡面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399904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423601.X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C04B38/06 , C04B35/565 , C04B35/622 , C04B35/80 , C04B35/64 , C04B35/6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化硅基多孔陶瓷过滤膜及其制备方法,以碳化硅粉、粉煤灰、成孔剂、粘结剂、分散剂、溶剂、添加剂和聚氨酯泡沫为原料;其中成孔剂为淀粉、壳聚糖中的一种或两种;粘结剂是由硅酸盐溶液、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成;分散剂是由六偏磷酸钠、柠檬酸纳、三乙醇胺、聚甲基丙烯酸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成;溶剂是由水、乙醇或水和乙醇形成的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成;添加剂为氧化钨和氧化镧粉的混合物。本发明可提供一种烧结温度低、生产能耗低、工艺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控制灵活、满足大规模生产的制备方法以及耐酸碱腐蚀好、烧成品的孔隙率高、机械强度大、通量大、使用寿命长的多孔碳化硅基陶瓷过滤膜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47949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18077.5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C02F9/14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落带面源污染防控人工湿地系统,自下而上包括防渗夯实层、吸附填料层、底泥种植层、水流分布调节组件;防渗夯实层位于湿地最底部;吸附填料层位于防渗夯实层上方,由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无机填料组成,吸附填料层中添加有厌氧微生物,防渗夯实层上部、吸附填料层底部设置若干出水管;底泥种植层包括底泥层,底泥层下部铺设分离筛网,底泥层上模块化种植适合于消落带地区的耐水淹植物;水流分布调控组件用于控制水体流速,使水流均匀分布且增加在湿地的停留时间。本发明利用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得到适用于消落带地区的可高效拦截、消耗面源污染物的人工湿地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消落带面源污染阻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