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3101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49475.5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干旱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属于生态保护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半干旱区不同等级的若干个小流域;确定若干个小流域的若干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项;建立若干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项的评价指标;根据评价指标,得到评价指标的价值量;通过评价指标的价值量计算半干旱区若干个小流域的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本发明以半干旱区若干个小流域为着眼点,以生态系统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支持功能和文化功能建立相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评价指标的价值量,得到不同时间点半干旱区若干个小流域的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实现价值的可比性,更精确地展现半干旱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激发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
-
公开(公告)号:CN116514518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549570.5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4B2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固化稳定化铅污染土壤的草坪砖制备方法,该草坪砖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碳化甘蔗渣,将碳化甘蔗渣与碳酸钾在研钵中研磨,充分混合,加热至600‑650℃并持续2‑3h;将碳化处理好的甘蔗渣、重度铅污染土壤、建筑垃圾以及粉煤灰充分混合;再加入处理好的硅酸钠溶液,搅拌,超声条件下反应;注浆体、振实,得到均质的砖胚,养护后得到草坪砖。本发明的可固化稳定化铅污染土壤的草坪砖制备方法以甘蔗渣为原料,经碳化后与经预处理的重度Pb污染土壤、建筑垃圾和粉煤灰混合,在碱激发作用以及超声辅助下,经养护形成草坪砖,使得Pb污染土壤中的Pb(II)不再迁移转化,将其环境负效应降到了最低,同时又能实现资源化再利用,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31085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565899.2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V20/13 , G06V10/26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N20/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中小城市边缘区提取方法,包括:获取城市的遥感影像、POI(PointOfInterest)数据、灯光影像和人口数据;对遥感影像进行分析,获得景观紊乱度;根据POI数据对核密度进行评估,获得POI核密度;根据灯光影像确定夜间灯光强度;确定景观紊乱度、POI核密度和夜间灯光强度对人口数据的单一解释力程度;确定景观紊乱度、POI核密度和夜间灯光强度的权重;根据权重确定各个区域的综合指数;根据综合指数将各个区域划分为多个类别,其中包括城市边缘区。本申请提出的模型在精度、细节性、完整性方面明显强于景观紊乱度阈值法和POI核密度断点分析法,并且通用性较高,能满足中小城市边缘区的研究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51451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49570.5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4B2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固化稳定化铅污染土壤的草坪砖制备方法,该草坪砖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碳化甘蔗渣,将碳化甘蔗渣与碳酸钾在研钵中研磨,充分混合,加热至600‑650℃并持续2‑3h;将碳化处理好的甘蔗渣、重度铅污染土壤、建筑垃圾以及粉煤灰充分混合;再加入处理好的硅酸钠溶液,搅拌,超声条件下反应;注浆体、振实,得到均质的砖胚,养护后得到草坪砖。本发明的可固化稳定化铅污染土壤的草坪砖制备方法以甘蔗渣为原料,经碳化后与经预处理的重度Pb污染土壤、建筑垃圾和粉煤灰混合,在碱激发作用以及超声辅助下,经养护形成草坪砖,使得Pb污染土壤中的Pb(II)不再迁移转化,将其环境负效应降到了最低,同时又能实现资源化再利用,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48214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345340.7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3/223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改进背景值的耕地重金属污染识别和风险评估方法,用于解决目前采样方法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调查时间长、精度低以及污染评估方法中的背景值缺乏代表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待评估区域的高分遥感数据进行解译,提取其中包含的耕地范围区域,同时识别出潜在污染源区域;步骤2,以乡村为单元,基于不同用地类型测量背景值;步骤3,对耕地范围区域进行筛查,得到潜在污染单元;步骤4,通过测量潜在污染然单元土壤重金属的种类以及对应含量,结合实测背景值评估该耕地范围区域的污染情况以及生态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428999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924107.5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质动态监测维持系统,属于水质监测技术领域。一种水质动态监测维持系统,包括无线电传输大数据采集系统、太阳能供电系统、备电箱、水质水量监测传感器和支撑架,支撑架设置在距离河岸边,水质水量监测传感器与备电箱及太阳能供电系统均电性连接,支撑架上活动连接有活动支架,水质水量监测传感器通过活动支架固定在水中,本发明通过水质水量监测传感器对河道内水流进行监测并及时将监测信息反馈给远程电脑控制系统,操作者根据实时信息进行远程判断;利用远程电脑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使活动支架带动水质水量监测传感器随水位上升或下降,从而进行探头调整,可不受水面上升或下降的影响,实时连续监测到全年的水质水量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346903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212702.1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9B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以粉煤灰为原料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方法,为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中间物料和碱激活剂;将氢氧化钠和水玻璃溶液混合作为碱激活剂;将重金属污染土壤与粉煤灰混合作为中间物料;2)物料混合;将中间物料和碱激活剂按照质量比5∶2~3进行混合;3)制备固化体;将混合物料搅拌后,制成浆料浇筑在模具中,并振实成型;养护后脱模,制得可将土壤中重金属固化稳定化的固化体。采用以粉煤灰为基础原料进而固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式,将污染土壤本身部分替代粉煤灰制备地质聚合物,可达到“以废治废”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69661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11704848.8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7 , G06Q50/26 , G06F18/24 , G06N2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规划和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黄河流域的生命共同体优先区识别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不同年度选定区的Landsat系列影像,构建自动化的土地利用分类模型;利用不同的土地利用分类模型分析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分布规律,建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分区;本发明以保障石川河流域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和生态安全为目标,从多维度分析石川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空间格局以及生态系统服务演变规律,并结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综合生态阻力识别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优先区,最终确定不同分区下的生态保护与优化方案,将过去单一要素保护转变为以多要素构成的生命系统共治共管、统一保护和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216201689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1784021.9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地调查的全自动化野外信息采集装置,包括底部支架,底部支架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顶端活动套接有支撑杆,套筒与支撑杆的接触部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母,支撑杆顶端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呈倒L形,支撑板顶端安装有野外信息采集仪,本实用新型中野外信息采集仪、支撑杆、支撑板之间可拆卸,底部支架可折叠,从而使得该装置更加便于携带,方便工作人员对野外土地进行信息采集,通过遮阳装置对阳光进行遮挡,方便工作人员观察野外信息采集仪上显示屏显示的采集数据,方便对数据进行记录。
-
公开(公告)号:CN214990578U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21046432.8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2F3/32 , C02F101/20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黄土地质区河道生态重建的土体结构,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一种适用于黄土地质区河道生态重建的土体结构,包括第一黄土压实层与第二黄土压实层,第一黄土压实层与第二黄土压实层之间铺设有土工布层,第二黄土压实层顶部铺设有砂砾石层,砂砾石层顶部铺设有砂卵石层,砂卵石层顶部位于河道两侧均铺设有黄土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污染河道进行土体重构,解决河道污染问题,同时河岸带形成生物地球化学阻隔带达到拦截流域内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降低流域污染负荷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