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11550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804490.4
申请日:2017-09-08
Applicant: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洪涛 , 郭绍华 , 王翀 , 黄智勇 , 罗喜东 , 刘庆华 , 胡凯旗 , 张雨浪 , 李文强 , 张国峰 , 王文全 , 段正才 , 杨建鹏 , 岳卫华 , 赵清清 , 徐俊辉
IPC: B23K1/0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钎焊技术,具体涉及到一种铝铜钎焊接头的高频感应钎焊装置及方法。本发明铝铜钎焊接头的高频感应钎焊装置包括加热元件、高频感应线圈、工作平台、底座。其中,所述工作平台设置在底座上,加热元件设置在工作平台上,且加热元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放置加热铜端子,另一部分用于放置加热铝棒,高频感应线圈分成两部分,分别环绕在加热元件用于加热铜端子和铝棒的两部分。本发明通过利用高频感应线圈加热加热元件,再由加热元件加热铜铝接头进行钎焊,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钎焊质量高,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43445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456970.5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B23K20/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搅拌摩擦焊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工程应用,提供一种阶梯型焊缝的搅拌摩擦焊工艺方法,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去除阶梯焊缝中每段焊缝尾孔和不同厚度焊缝结合处存在未焊处的问题。包括:步骤1、阶梯型焊缝由厚度依次变小的焊缝相接连构成,焊前在每种厚度焊缝两端保留焊接工艺余量;步骤2、以焊接工艺余量为起焊点或收焊点,由厚到薄依次对各种厚度焊缝进行焊接,每当焊接完一种厚度的焊缝,用铣刀铣削掉该厚度焊缝两端保留的焊接工艺余量。本发明有利于搅拌摩擦焊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526678B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710128922.4
申请日:2017-03-06
Applicant: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洪涛 , 罗喜东 , 赵清清 , 黄智勇 , 刘庆华 , 王翀 , 李从卿 , 张国峰 , 梁翠 , 郭绍华 , 王文全 , 段正才 , 王彦喜 , 邵宇哲 , 王舟 , 姚勇 , 李宝科 , 杨建鹏 , 黄卫 , 胡凯旗 , 岳卫华 , 张雨浪 , 徐俊辉
IPC: B23K20/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搅拌摩擦焊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工程应用,涉及到一种Z型焊缝的搅拌摩擦焊接工艺方法。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包括增加焊接工艺余量、焊接和切除焊接工艺余量等步骤。本发明将搅拌摩擦焊的起焊和收焊位置放在焊接工艺余量上,克服Z型焊缝应用搅拌摩擦焊技术时起焊和收焊存在的不足,满足零件生产的要求。本工艺方法简单实用、易操作,且不增加零件加工的经济成本。焊接可达性好,便于工装对零件进行装夹。
-
公开(公告)号:CN103640228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310632755.9
申请日:2013-11-28
Applicant: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材复合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高温玻璃钢模具的制作方法。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技术,解决了大型复合材料零件成型工装的制造难题,制造出了满足成本要求和使用要求的玻璃钢成型模具。本发明提出一种可100℃固化脱模的耐160℃的低成本玻璃钢模具,使模具刚度、耐温性能满足使用要求,而且成本低、重量轻,能够反复多次使用。解决了大型航空复合材料产品成型模具耐温性及成本高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640228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632755.9
申请日:2013-11-28
Applicant: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70/34 , B29C33/3842 , B29C2033/38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材复合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高温玻璃钢模具的制作方法。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技术,解决了大型复合材料零件成型工装的制造难题,制造出了满足成本要求和使用要求的玻璃钢成型模具。本发明提出一种可100℃固化脱模的耐160℃的低成本玻璃钢模具,使模具刚度、耐温性能满足使用要求,而且成本低、重量轻,能够反复多次使用。解决了大型航空复合材料产品成型模具耐温性及成本高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001906B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610532994.0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清清 , 黄卫 , 张洪涛 , 黄智勇 , 李宝科 , 罗喜东 , 王翀 , 王彦喜 , 刘庆华 , 郭绍华 , 王文全 , 段正才 , 张国峰 , 杨建鹏 , 徐俊辉 , 梁翠 , 岳卫华 , 胡凯旗 , 张雨浪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焊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台阶结构焊缝搅拌摩擦焊接方法。本发明台阶结构焊缝搅拌摩擦焊接方法,在台阶结构处预留有工艺余量,焊接时,先进行台阶结构厚层焊接,焊接完厚焊缝,然后铣去工艺余量,使其与台阶结构薄层平齐,再从铣后的焊缝起焊接薄焊缝。本发明方法取消了工艺试片,减少了辅助材料,节省了修配工艺试片的时间,同时消除了铣掉工艺试片时产生飞溅的危险,同时保证了焊缝的焊接质量的稳定性,提高了零件合格率和生产效率;其次,本发明优化了焊接工序,实现了工装的通用性,降低了工装制造成本,相对现有焊接技术,具有显著的技术进步,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526678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710128922.4
申请日:2017-03-06
Applicant: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洪涛 , 罗喜东 , 赵清清 , 黄智勇 , 刘庆华 , 王翀 , 李从卿 , 张国峰 , 梁翠 , 郭绍华 , 王文全 , 段正才 , 王彦喜 , 邵宇哲 , 王舟 , 姚勇 , 李宝科 , 杨建鹏 , 黄卫 , 胡凯旗 , 岳卫华 , 张雨浪 , 徐俊辉
IPC: B23K20/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搅拌摩擦焊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工程应用,涉及到一种Z型焊缝的搅拌摩擦焊接工艺方法。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包括增加焊接工艺余量、焊接和切除焊接工艺余量等步骤。本发明将搅拌摩擦焊的起焊和收焊位置放在焊接工艺余量上,克服Z型焊缝应用搅拌摩擦焊技术时起焊和收焊存在的不足,满足零件生产的要求。本工艺方法简单实用、易操作,且不增加零件加工的经济成本。焊接可达性好,便于工装对零件进行装夹。
-
公开(公告)号:CN106001906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32994.0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清清 , 黄卫 , 张洪涛 , 黄智勇 , 李宝科 , 罗喜东 , 王翀 , 王彦喜 , 刘庆华 , 郭绍华 , 王文全 , 段正才 , 张国峰 , 杨建鹏 , 徐俊辉 , 梁翠 , 岳卫华 , 胡凯旗 , 张雨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0/122 , B23K20/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焊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台阶结构焊缝搅拌摩擦焊接方法。本发明台阶结构焊缝搅拌摩擦焊接方法,在台阶结构处预留有工艺余量,焊接时,先进行台阶结构厚层焊接,焊接完厚焊缝,然后铣去工艺余量,使其与台阶结构薄层平齐,再从铣后的焊缝起焊接薄焊缝。本发明方法取消了工艺试片,减少了辅助材料,节省了修配工艺试片的时间,同时消除了铣掉工艺试片时产生飞溅的危险,同时保证了焊缝的焊接质量的稳定性,提高了零件合格率和生产效率;其次,本发明优化了焊接工序,实现了工装的通用性,降低了工装制造成本,相对现有焊接技术,具有显著的技术进步,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648493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649458.X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及铜合金钎焊零件镀银前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进行钎焊前先对零件按HB/Z 5074进行处理;B,钎焊零件并对焊缝进行打磨处理;C,按照HB/Z 5074传统工艺流程对零件顺序做:镀前验收、有机溶剂除油、装挂、化学除油、流动热水洗、流动冷水洗工序;D,对零件做出光处理;E,对零件做活化处理。按本工艺方法对要求镀银的铜及铜合金钎焊零件进行预处理,焊缝边缘不再出现发黑现象,同时解决了镀层表面存在较多针孔的问题,银镀层外观、结合力及导电性均能达到要求,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328467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09897.8
申请日:2014-11-03
Applicant: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C25D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表面处理技术,涉及高纯铝合金1933和1973硫酸阳极化时给电方法的改进。其特征在于,给电方法为:确定硫酸阳极化时间T;零件下槽通电;硫酸阳极化。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高纯铝合金1933和1973硫酸阳极化时的给电方法,能防止出现零件烧黑、氧化膜层厚度误差大的缺陷,保证了阳极化膜的耐蚀性符合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