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9589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569818.4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可靠性高的电子部件。电子部件(11)具有素体(101)和电极端子(501a、501b),电极端子(501a、501b)具有沿着素体(101)的主面(101b)呈面状延伸的端子主体(511a、511b)、以及与端子主体(511a、511b)连续地一体形成且向主面(101b)的外侧突出的外方凸部(541a、541b)。
-
公开(公告)号:CN1159134C
公开(公告)日:2004-07-28
申请号:CN01811247.1
申请日:2001-06-15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37/013 , B24B37/048 , B24B49/04 , B24B49/10 , G11B5/1871 , G11B5/3103 , G11B5/3116 , G11B5/3163 , G11B5/3166 , G11B5/3173 , Y10S156/923 , Y10T29/49032 , Y10T29/49036 , Y10T29/49037 , Y10T29/49041 , Y10T29/49048 , Y10T29/4905 , Y10T29/49155 , Y10T29/49156 , Y10T29/49174 , Y10T29/53165 , Y10T29/53174 , Y10T29/53265 , Y10T156/1082 , Y10T156/116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和方法,当进行获得预定的槽缝高度值的一个加工过程或凸面加工等时,所述装置和方法可容易地形成辅助电极等和引导电极之间的连接并可测量要求的研磨量。为了实现该目的,使用一种柔性电极延伸板,所述电极延伸板由一用于保持形成有元件部分的陶瓷杆的部分和一其中形成有分别与所述元件对应并适合于与所述元件连接的电引线的部分构成,其中这些可容易地与外部测量系统连接的电引线与元件电连接,从而可容易地从研磨加工过程中元件的特征量中获得研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8766C
公开(公告)日:2004-12-08
申请号:CN01811248.X
申请日:2001-06-15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37/048 , B24B19/26 , B24B37/00 , B24B41/061 , G11B5/1871 , G11B5/3116 , G11B5/3163
Abstract: 提供一种研磨装置和一种研磨方法,可根据陶瓷杆上每个元件对局部研磨较大的陶瓷杆进行进一步加工,可降低加工所需的成本,而不使用任何用于保持陶瓷杆的夹具。陶瓷杆通过由橡胶等制成的弹性元件的一个表面保持。在该弹性元件的背面设有多个致动器。当陶瓷杆下降到研磨表面上时,通过这些致动器由弹性元件使陶瓷杆的一特定部分变形或强力变形,从而能够对应于每个元件进行研磨。
-
公开(公告)号:CN1436113A
公开(公告)日:2003-08-13
申请号:CN01811247.1
申请日:2001-06-15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37/013 , B24B37/048 , B24B49/04 , B24B49/10 , G11B5/1871 , G11B5/3103 , G11B5/3116 , G11B5/3163 , G11B5/3166 , G11B5/3173 , Y10S156/923 , Y10T29/49032 , Y10T29/49036 , Y10T29/49037 , Y10T29/49041 , Y10T29/49048 , Y10T29/4905 , Y10T29/49155 , Y10T29/49156 , Y10T29/49174 , Y10T29/53165 , Y10T29/53174 , Y10T29/53265 , Y10T156/1082 , Y10T156/116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和方法,当进行获得预定的槽缝高度值的一个加工过程或凸面加工等时,所述装置和方法可容易地形成辅助电极等和引导电极之间的连接并可测量要求的研磨量。为了实现该目的,使用一种柔性电极延伸板,所述电极延伸板由一用于保持形成有元件部分的陶瓷杆的部分和一其中形成有分别与所述元件对应并适合于与所述元件连接的电引线的部分构成,其中这些可容易地与外部测量系统连接的电引线与元件电连接,从而可容易地从研磨加工过程中元件的特征量中获得研磨量。
-
公开(公告)号:CN1436112A
公开(公告)日:2003-08-13
申请号:CN01811248.X
申请日:2001-06-15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37/048 , B24B19/26 , B24B37/00 , B24B41/061 , G11B5/1871 , G11B5/3116 , G11B5/3163
Abstract: 提供一种研磨装置和一种研磨方法,可根据陶瓷杆上每个元件对局部研磨较大的陶瓷杆进行进一步加工,可降低加工所需的成本,而不使用任何用于保持陶瓷杆的夹具。陶瓷杆通过由橡胶等制成的弹性元件的一个表面保持。在该弹性元件的背面设有多个致动器。当陶瓷杆下降到研磨表面上时,通过这些致动器由弹性元件使陶瓷杆的一特定部分变形或强力变形,从而能够对应于每个元件进行研磨。
-
公开(公告)号:CN11709589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568707.1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的电子部件。电子部件(11)具有素体(101)、埋入素体(101)的内部的电子元件(201)、以及以露出到素体(101)的外表面的方式与电子元件(201)连接的电极端子(501a)、(501b),电极端子(501a)、(501b)与埋入素体(101)的内部的电子元件(201)的电线(301)连续地一体形成,并且具有沿着素体(101)的主面(101b)以面状延伸的端子主体,电线(301)从素体(101)的主面(101b)向素体(101)的外部引出,形成电极端子(501a)、(501b)。
-
公开(公告)号:CN103180492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180049364.3
申请日:2011-10-12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41/183 , C04B35/18 , C04B35/195 , C04B2235/3206 , C04B2235/3208 , C04B2235/3213 , C04B2235/3215 , C04B2235/3217 , C04B2235/3251 , C04B2235/3286 , C04B2235/3289 , C30B15/00 , C30B15/04 , C30B15/08 , C30B29/34 , H01L41/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稳定地得到具有所希望的表面状态及外形的具有硅酸镓镧型结构的氧化物材料。通过对作为所希望的氧化物材料的制造所使用的组合物的原材料添加作为添加元素的Ir、Pt、Au或Rh之中的至少一种,能够控制坩埚下端的模具部和原材料的熔液之间的润湿性,一边控制从坩埚孔漏出的原材料熔液的润湿扩展状态一边实施氧化物材料的稳定的制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69070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0345360.4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充分确保端子部自身的强度和端子部与基板的接合强度两者的线圈部件和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线圈部件(1)包括由绕线(2)构成的线圈(C)、设置成覆盖线圈(C)的外装体(4)以及与绕线(2)相连的端子部(5)。端子部(5)的根端部分(11)埋设在外装体(4)内。比根端部分(11)靠前的前端部分(12)从根端部分(11)弯曲,沿着外装体(4)的安装面(M)位于比该安装面(M)靠外侧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180492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180049364.3
申请日:2011-10-12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41/183 , C04B35/18 , C04B35/195 , C04B2235/3206 , C04B2235/3208 , C04B2235/3213 , C04B2235/3215 , C04B2235/3217 , C04B2235/3251 , C04B2235/3286 , C04B2235/3289 , C30B15/00 , C30B15/04 , C30B15/08 , C30B29/34 , H01L41/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稳定地得到具有所希望的表面状态及外形的具有硅酸镓镧型结构的氧化物材料。通过对作为所希望的氧化物材料的制造所使用的组合物的原材料添加作为添加元素的Ir、Pt、Au或Rh之中的至少一种,能够控制坩埚下端的模具部和原材料的熔液之间的润湿性,一边控制从坩埚孔漏出的原材料熔液的润湿扩展状态一边实施氧化物材料的稳定的制作。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