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3684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753153.1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深圳通感微电子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0005 , C23C14/02 , C23C14/14 , C23C14/30 , C23C14/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独立金属薄膜制备方法及金属薄膜,该方法包括:S1、旋涂转移涂层:选择表面满足光学级平整度的衬底,对衬底进行清洗烘干并在衬底表面上旋涂转移涂层;S2、固化:蒸发并冷却旋涂转移涂层后的衬底,以固化转移涂层;S3、沉积:选用金属材料,在固化的转移涂层表面沉积以生成预设厚度的金属薄膜;S4、剥离:在常温下将带有金属薄膜的衬底置于可溶解转移涂层的有机溶剂中,以分离金属薄膜;S5、转移:保持金属薄膜为展开状态并转移金属薄膜至无氧条件下烘干,以得到最终的独立金属薄膜。实施本发明能够获取满足要求的独立金属薄膜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且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368469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80071810.3
申请日:2016-10-07
Applicant: 加利福尼亚大学校董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58 , C23C14/024 , C23C14/04 , C23C14/18 , C23C14/30 , C23C16/01 , C23C16/0227 , C23C16/26 , G01L1/18 , G01N27/028 , G01N2021/651
Abstract: 一种复合膜结构体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用于复合膜结构体的金属层的期望的形态;基于上述确定选择第一金属基材;将石墨烯层转移至第一金属基材上;将金属层沉积在石墨烯层上以实现所述期望的形态;和从石墨烯和沉积的金属层移除第一金属基材从而形成复合膜结构体。第一金属基材和沉积的金属层之间的表面能差导致金属层的期望的形态。
-
公开(公告)号:CN108344725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212353.6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南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58 , B82Y40/00 , C23C14/20 , C23C14/205 , C23C14/30 , C23C14/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端包覆贵金属的柔性纳米柱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制备方法:将聚合物溶液浇筑于单通氧化铝模板的孔道中;使聚合物溶液在模板孔道中固化成型;将浇筑聚合物成型后的氧化铝模板置于活性低于铝的氯化物溶液中浸润5~10 min,去除模板背面的铝层;将孔中置有聚合物纳米柱且去除背面铝层后的模板置于酸溶液中腐蚀掉氧化铝模板,制得尺寸可控的柔性透明纳米柱阵列薄膜;通过电子束蒸发或磁控溅射的方式将贵金属颗粒置于柔性透明纳米柱阵列一面,制得顶端包覆贵金属的柔性纳米柱阵列。本发明操作简便、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33045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027164.1
申请日:2018-01-11
Applicant: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IPC: C23C14/30 , C23C14/54 , H01M8/0228 , H01M8/0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0209 , C23C14/021 , C23C14/24 , C23C14/542 , C23C14/562 , C23C14/568 , C23C14/30 , C23C14/54 , H01M8/021 , H01M8/0228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造耐腐蚀基底的方法和系统执行以下步骤:(1)提供基底;(2)经由输送机将基底移动到清洁室;(3)对基底进行清洁;(4)将基底移动到第一压力室中;(5)将基底从第一压力室中移出;(6)确定在第一压力室处的基底中的第一温度变化;(7)基于第一温度变化调节在第二压力室处的第二热源;以及(8)将基底移动到第二压力室中。该系统包括容纳热源的至少一个压力室,其中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压力室的入口处和出口处。控制单元可以与温度传感器和热源进行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08179384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416464.0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30 , C23C14/044 , C23C14/28 , C23C14/58
Abstract: 一种表面梯度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表面梯度薄膜制备装置,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真空腔室抽真空,源内的靶材通过坩埚加热或电子束加热气化,成为离散态的微观粒子,向四周扩散;在经过遮板位置时,部分微观粒子会被遮挡,通过调节遮板的大小、方向来控制经过的微观粒子的含量和扩散的主次方向;遮板可以保持一定姿态,使各个方向源的辐射强度不同,在某个方向形成线性梯度,也可以在制备过程中保持转动,使各个方向源的辐射强度均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但不仅限于气象沉积或溅射等制备工艺,使用二元到四元甚至更多元素种类的源材,在基质上制备出横向梯度线性变化,且厚度均匀的表面梯度薄膜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168722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466319.3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贵阳航发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K7/02 , C23C14/30 , C23C14/541 , G01K1/02 , G01K1/022
Abstract: 一种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测温方法,涉及测量计量技术领域,在装料盘上的任意两个工位之间,安装一个壁厚和叶片壁厚相同的测温管(1),将热电偶的温度感应端插入测温管(1)的右端空腔(3)中,在喷涂过程,测温管(1)与叶片围绕同一轴心进行转动,但是自身不转动,测得的温度和插入叶片内腔的热电偶测得的温度近似。每炉完成涂层生产后,将测温管(1)表面的涂层去除干净后重复利用,因测温管(1)较长,便于操作,且直径较小,去除涂层只需较短时间。本发明易于操作,方便快捷,无需直接测量叶片的温度,增加了喷涂时叶片的装夹数量,提高了喷涂加工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149162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449020.7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宁波市江北吉铭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IPC: C22C49/06 , C22C49/14 , C22C47/14 , C22F1/04 , C23C28/02 , C23C18/32 , C23C14/16 , C23C14/30 , C22C10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49/06 , C22C47/14 , C22C49/14 , C22F1/04 , C23C14/16 , C23C14/30 , C23C18/32 , C23C28/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向器,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导向器,属于机械材料领域。本发明高强度导向器由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铝合金材料具体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Si:0.45-0.6%,Fe:0.55-0.65%,Cu:0.1-0.2%,Mg:0.85-0.95%,Zn:0.15-0.2%,Mn:0.18-0.25%,Ti:0.15-0.25%,Be:0.01-0.02%,Sr:0.04-0.06%,SiBN纤维:2.1-2.5%,余量为Al;所述铝合金表面涂覆有Ni-P过渡层和MgCoCrAlYSi涂层。本发明高强度导向器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且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05555994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480051603.2
申请日:2014-12-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爱发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30 , H01J37/06 , H01J37/3053 , H01J2237/3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产生多个电子束且能够简化设备的电子枪装置以及真空蒸镀装置。电子枪装置具有第1丝极、第2丝极、电源单元、切换单元以及控制部。第1和第2丝极能够产生第1和第2电子束。电源单元具有:加热电流供给部,其供给用于使第1丝极或者第2丝极产生电子束的加热电流;偏压供给部,其将偏压施加给加热电流。切换单元构成为,能够选择性地切换第1状态和第2状态,其中,第1状态为向第1丝极供给驱动电流的状态;第2状态为向第2丝极供给驱动电流的状态。控制部控制第1状态和第2状态的切换,其中,驱动电流是对加热电流施加偏压后形成的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8070825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1084964.9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卡尔蔡司光学国际有限公司
Inventor: F.马雄奇克
IPC: C23C14/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246 , C23C14/08 , C23C14/243 , C23C1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真空蒸镀装置(10),具有-真空室(2);-用于接收蒸镀材料(11)的坩埚(31);-具有用于蒸镀材料(11)的储存容器(41)的补充装置(40);以及-定位装置(50),该定位装置被形成为用于使该坩埚(31)在蒸镀位置(33)与补充位置(34)之间往复运动,该补充位置用于从该储存容器中补充蒸镀材料;其中该蒸镀位置(33)和该补充位置(34)位于该真空室内部。
-
公开(公告)号:CN108018527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353476.3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奥特路(漳州)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晓彤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30 , C23C14/08 , C23C14/081 , C23C14/083 , C23C14/10 , C23C14/20 , C23C28/322 , C23C28/3455 , G02B1/115 , G02B1/14 , G02C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强光镜片镀膜方法,制造方法是在高分子树脂材料成型的基片外表面和内表面分别蒸镀膜系形成防蓝光光学镜片,制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对基片进行清洗;2)基片清洗后的干燥:3)基片镀膜前在真空蒸镀机的真空舱内的再次清洗:4)基片的镀膜:基片的镀膜包括在基片的外表面镀膜系和在基片的内表面镀膜系。本发明可以达到减少镜片表面的反射从而增加光的透过率提高佩戴舒适度的良好效果,AR膜层中包括琥珀层,琥珀具有耐磨、抗腐蚀的特性,蒸镀琥珀层可以起到良好的防强光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