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传动系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899832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80072304.7

    申请日:2014-1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传动系,尤其是用于载货车或轨行机车的机动车传动系,其具有带驱动轴并且产生废气流的驱动发动机;具有定位在废气流中的用于将废气能量转化成驱动功率的动力涡轮机;其中,动力涡轮机能切换成与驱动轴驱动连接,用于以动力涡轮机的驱动功率驱动所述驱动轴或者在驱动功率流中接在驱动轴之后的机组;具有液力缓行器,包括驱动的装有叶片的主轮和固定的或者在装有叶片的主轮的反向方向上的驱动的装有叶片的副轮,它们共同地形成可填充以工作介质的工作空间,用于通过借助工作介质回路从主轮传递到副轮的扭矩传递液力地制动主轮。按本发明的机动车传动系的特征在于,设有机械分离离合器,借助该机械分离离合器能将动力涡轮机和液力缓行器的主轮与机动车传动系中的驱动功率流断开连接。

    一种气压液体式转子在线自动平衡执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02840949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110457792.1

    申请日:2011-12-30

    Inventor: 吴海琦 潘鑫 高晖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气压液体式转子在线自动平衡执行器,属于液体式平衡领域的一种新型结构。4个储液室一次性充入平衡液,用压力气体驱动平衡液在相对的储液室之间定向转移,取代了目前液体式平衡执行器从外界注液的过程。转动部分没有电磁阀、止逆阀等可动部件,轴承只起动、静两部分之间的连接作用,无载荷。气体压力在非接触的静、动面之间传递,无需密封材料。可选择密度适宜且性能稳定的液体作为平衡液,其消耗近于零。本发明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成多种结构形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安装方式和不同的平衡性能要求。本发明在平衡精度、平衡速度等平衡性能以及平衡能力的大小与持久稳定性等方面均具优势。

    带浮动磁环的挤压油膜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04455200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807426.8

    申请日:2014-12-23

    Inventor: 王洪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6 F16F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浮动磁环的挤压油膜阻尼器,它包括:壳体;油膜轴颈,所述油膜轴颈包括固定磁环和径向可摆动的固定支架,固定磁环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的外壁上,所述的固定支架内用于可旋转地支承转轴,并且固定支架的一端通过其上装有的弹性轴固定;浮动磁环,所述浮动磁环设置在固定磁环的外围,并且浮动磁环和固定磁环均径向充磁,浮动磁环和固定磁环相对的一面为同性磁极,所述浮动磁环位于壳体内,并且浮动磁环的外圈与壳体之间以及浮动磁环的内圈与固定磁环之间分别设置有挤压油膜。本发明能够有效改善刚度与阻尼随着转子偏心率的增大而呈现出的强非线性特性的现象,使之更适合高速工况下工作。

    扭振减振器或转动弹性联轴器

    公开(公告)号:CN103671598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260306.6

    申请日:2013-06-27

    Abstract: 一种扭振减振器或转动弹性联轴器,包括带有法兰(13)的外壳(11);内部部件(12);分布在内部部件周围相隔的中间片(16),并形成充满减震液的空腔(15);板簧组件(18)设置在空腔内、其外部端(21)与相邻中间片(16)间的凹槽(22)连接,板簧组件(18)的内部端(23)与内部部件(12)连接;围绕中间片(16)和板簧组件(18)延伸的压圈(26);凹槽(22)和对应板簧组件(18)的外部端(21)沿径向向内逐渐变细;中间片(16)与法兰(13)一体成型;板簧组件(18)的径向外部端(21)被压圈(26、26’)压入凹槽(22)内。这种结构简化了减振器或者联轴器的装配,提供了板簧组件的准确位置。进一步,还能获得小公差范围的阻尼特性。

    扭振减振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84849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910178714.0

    申请日:2009-09-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振减振器,其在采用至少一个联接件(3)的情况下包括两个可彼此相对旋转的元件(4、5),该联接件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壳体(2)内,该壳体(2)通过联接件(3)划分成一个第一压力室(D1)和一个第二压力室(D2),其中第一压力室具有至第一减振室(12)的连接部并且第二压力室具有至第二减振室(13)的连接部并且第一压力室用减振介质(10)填充以及第一减振室(12)用减振介质(10)和/或第一减振元件(14)填充;并且第二压力室用减振介质(10)填充以及第二减振室(13)用减振介质(10)和/或第二减振元件(15)填充。

    扭振减振器或转动弹性联轴器

    公开(公告)号:CN103671598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10260306.6

    申请日:2013-06-27

    Abstract: 一种扭振减振器或转动弹性联轴器,包括带有法兰(13)的外壳(11);内部部件(12);分布在内部部件周围相隔的中间片(16),并形成充满减震液的空腔(15);板簧组件(18)设置在空腔内、其外部端(21)与相邻中间片(16)间的凹槽(22)连接,板簧组件(18)的内部端(23)与内部部件(12)连接;围绕中间片(16)和板簧组件(18)延伸的压圈(26);凹槽(22)和对应板簧组件(18)的外部端(21)沿径向向内逐渐变细;中间片(16)与法兰(13)一体成型;板簧组件(18)的径向外部端(21)被压圈(26、26’)压入凹槽(22)内。这种结构简化了减振器或者联轴器的装配,提供了板簧组件的准确位置。进一步,还能获得小公差范围的阻尼特性。

    扭振减振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84849B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0910178714.0

    申请日:2009-09-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振减振器,其在采用至少一个联接件(3)的情况下包括两个可彼此相对旋转的元件(4、5),该联接件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壳体(2)内,该壳体(2)通过联接件(3)划分成一个第一压力室(D1)和一个第二压力室(D2),其中第一压力室具有至第一减振室(12)的连接部并且第二压力室具有至第二减振室(13)的连接部并且第一压力室用减振介质(10)填充以及第一减振室(12)用减振介质(10)和/或第一减振元件(14)填充;并且第二压力室用减振介质(10)填充以及第二减振室(13)用减振介质(10)和/或第二减振元件(15)填充;并且第一减振室和第二减振室环绕壳体,和/或第一和第二减振元件(14、15)环绕壳体。

    扭振减振器和具有扭振减振器的旋转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01725666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0910309073.8

    申请日:2009-10-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3/80 F16D3/56 F16F15/1215 F16F15/16

    Abstract: 扭振减震器(10′)包括具有纵向轴(A)的外壳(11′),与外壳(11′)同轴的内部部件(12′),在外壳(11′)和内部部件(12′)之间形成的多个腔体(13′),腔体(13′)中充满减振介质,多个腔体(13′)通过流体通道(14′)互相连通,以及多个设置在腔体(13′)中的板簧部件(15′),将外壳(11′)和内部部件(12′)以扭转柔性的方式相互连接。具有旋转轴(B)的旋转部件(20′)包括用于与扭振减振器的内部部件(12′)相连接的法兰(21′)。扭振减振器(10′)的纵向轴(A)相对于所述旋转部件(20′)的旋转轴(B)偏心设置。例如在传动系统中,可以使用较少的材料和低的生产成本,通过扭振减振器得到自由力和/或扭矩补偿。

    一种用于缓冲中空驱动轴的扭振激励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09301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880108940.5

    申请日:2008-09-03

    Inventor: G·诺尔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2 F16F15/16 F16F15/167

    Abstract: 一种用于缓冲中空驱动轴的扭振激励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沿驱动轴的内部延伸的细长元件,元件的一端被固定至驱动轴的一端,元件的另一端被设置在驱动轴的另一端;以及固定至驱动轴的另一端用于缓冲元件另一端振动的液压缓冲设备(11),液压缓冲设备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液压腔(45a,47a或65a,65b)的活塞和液压缸装置(25);液压流体容器(19);以及液压管路,液压腔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流体容器(19)相连通,其中液压缓冲设备被设置为使得从第一和第二液压腔通过活塞/液压缸接触面渗漏的任何液压流体都流至液压流体容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