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生产假性紫罗兰酮的缩合过程中提高丙酮回收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78165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010781210.4

    申请日:2020-0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生产假性紫罗兰酮的缩合过程中提高丙酮回收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经过Aldol缩合反应工艺制备假性紫罗兰酮的产物混合液进行静置分层,其中所得有机相依次经过有机相常压蒸馏与有机相减压蒸馏后,得到有机相中的丙酮;所得水相中加入碱性溶液,并依次经过水相常压蒸馏与水相减压蒸馏后,即得到水相中的丙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向经过Aldol缩合反应工艺制备假性紫罗兰酮的分层水相产物中加入碱性溶液并加热,使水相中的双丙酮醇分解为丙酮与水,一方面通过后续的常压分馏与减压分馏的方式,提高丙酮的回收率,另一方面避免双丙酮醇直接随水相排放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无机-纤维素原料制备的氮硫共掺杂层状多孔碳杂化材料及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83794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011627960.2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纤维素原料制备的氮硫共掺杂层状多孔碳杂化材料及制备和应用,制备过程包括:将纤维素与氨水在水浴条件下搅拌混合后,抽滤,所得产物洗涤、干燥后,得到氨化纤维素;将氨化纤维素与硫酸铁加入水中,水热反应,预碳处理,得到预碳化产物;将预碳化产物与活化剂、水混合均匀,高温煅烧,洗涤、干燥,即得到氮硫共掺杂层状多孔碳杂化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自然界大量存在的纤维素为碳前驱体,节约成本,属于绿色工艺,同时掺杂了金属元素提高多孔碳材料的赝电容性能,大幅增强了电极材料的储电能力。

    一种测定煤直接液化最优反应温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6703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42931.8

    申请日:2020-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煤直接液化最优反应温度的方法,包括S1:选出色泽明亮的煤样,得到富镜质组煤样;S2:对富镜质组煤样破碎细化,筛分,收集得到富镜质组颗粒;S3:对富镜质组颗粒研磨制成初级煤粉,脱灰,得到煤粉样品;S4:对煤粉样品进行液化试验;S5:基于S4中的液化数据,煤转化率及液化油收率达到最大值所对应的反应温度即为煤直接液化最优反应温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简单的测定方法得出煤直接液化反应最优温度,并有效提高煤的液化转化率及液化油收率,能更好的利用煤的液化性能,从资源利用和经济角度考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具有实际的工业和应用价值,推动了煤液化技术向前发展。

    一种半纤维素基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07202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2010066489.8

    申请日:2020-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纤维素基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柚子皮粉末;2)将柚子皮粉末加入至碱溶液中,搅拌均匀后抽滤,取滤液并调节pH至中性,之后加入乙醇并进行过夜沉淀;3)制备半纤维素;4)将半纤维素与三聚氰胺混合均匀,之后进行高温预碳化,得到碳前驱体;5)将碳前驱体与锌盐混合,之后进行高温煅烧,即得到半纤维素基氮掺杂多孔碳材料,该碳材料应用在超级电容器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生物质废弃物柚子皮作为原料,具有环境友好型特点,且制备过程简单方便,有效改善了材料的导电性和电荷转移能力,大大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电位型有机磷农药生物传感器用酶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30601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10906691.X

    申请日:2018-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位型有机磷农药生物传感器用酶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先制备脱乙酰基魔芋葡甘聚糖的溶胶,然后将脱乙酰基魔芋葡甘聚糖溶胶与乙酰胆碱酯酶混合,滴涂于聚碳酸酯核孔膜上,待溶胶凝固后即得到酶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制备的酶膜表面平整光滑,机械强度高,柔韧性好,耐酸及有机溶剂。该酶膜用作电位型有机磷农药生物传感器的测试条,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一种水性钢铁件防腐处理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646468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392900.7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钢铁件防腐处理剂及其应用,该处理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聚氨酯30‑50%、二氧化硅20‑40%、二氧化钛5‑10%、蜡乳液5‑10%、葡萄糖酸钙1‑2%,余量为去离子水,该处理剂用于钢铁件防腐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钢铁件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然后取出干燥;(2)再将钢铁件浸入到水性钢铁件防腐处理剂中处理;(3)最后将处理后的工件烘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含挥发性有机物;形成的膜层致密,与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强,经处理的钢铁件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处理工艺具有操作简单、工艺窗口宽的特点。

    聚甲基丙烯酸酯-乙酸乙烯酯柴油降凝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748385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489226.8

    申请日:2020-0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甲基丙烯酸酯-乙酸乙烯酯柴油降凝剂及其制备与应用,柴油降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甲基丙烯酸、高级醇及阻聚剂加入至溶剂中,并加热至55-65℃以充分溶解,之后加入催化剂并进行催化反应,得到甲基丙烯酸高碳酯;2)将甲基丙烯酸高碳酯及乙酸乙烯酯加入至溶剂中,之后加入引发剂并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甲基丙烯酸高碳酯-乙酸乙烯酯二元聚合物,即为聚甲基丙烯酸酯-乙酸乙烯酯柴油降凝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聚甲基丙烯酸酯-乙酸乙烯酯柴油降凝剂解决了单一甲基丙烯酸类降凝剂广谱性较差的问题,引入乙酸乙烯酯扩展了降凝剂的组成,提高了降凝效果,且柴油降凝剂的制备工艺简单,实验操作方便。

    一种煤的惰质组显微组分中可液化和不可液化成分的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36190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10022990.1

    申请日:2019-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的惰质组显微组分中可液化和不可液化成分的分离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是煤样选择通过肉眼挑选出灰黑色且色泽暗淡的煤,这些煤惰质组含量相对富集;然后对惰质组进行浮沉实验,收集1.35~1.50g/cm3密度之间的煤样,进行液化实验,由液化数据发现可以将惰质组的可液化和不可液化部分进行界定。本发明方法能促实现煤惰质显微组分的分选,提高煤惰质显微组分中可液化部分含量,具有实际的工业和应用价值。

    一种柴油降凝剂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05395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811043034.3

    申请日:2018-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降凝剂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降凝剂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十四酯40‑60%、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十六酯5‑25%、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5‑20%、司班805‑25%、二甲苯10‑30%。本发明的柴油降凝剂组合物不仅能够有效增强降凝剂在柴油中的溶解性,还能有效改善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将所得的柴油降凝剂组合物添加到市售0#柴油中,其冷凝点和冷滤点分别降低22‑26℃和8‑11℃,其他各项性能均可达国家标准,可满足各类柴油机动车在低温下正常工作的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