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86309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349513.7
申请日:2017-05-17
Applicant: 赣南师范大学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12 , C01B2201/22 , C01B2201/24 , C01B2201/62 , C01B2201/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面积均匀分布臭氧发生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臭氧产生区、气体分配区、外部电源和外部气源,所述臭氧产生区包括两个方形电极,分别为顶部方形电极和底部方形电极,所述两个方形电极分布有筛网状通气孔;所述气体分配区包括绝缘封盖和所述顶部方形电极;所述绝缘封盖用于封闭并固定所述气体分配区和所述臭氧发生区。其主要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方形电极为尺寸相同的金属电极,最大电极面积可达800mm×800mm;所述两个方形电极上均匀分布有0.5~5mm的网孔,所述网孔可以为圆孔、方孔或六边形孔,使空气通过所述网孔后均匀分布。针对不同的处理对象及要求可提供不同的设计参数及工作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4105659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280069495.2
申请日:2012-08-30
Applicant: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B01J35/004 , B01J35/02 , C01B2201/10 , C01B2201/20 , C01B2201/64 , C01B2201/70 , C01B2201/9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副产品的产生且低成本的臭氧生成系统。在本发明中,具备对臭氧产生装置(1)输出原料气体的气体流量调整装置(7)。气体流量调整装置(7)具备多个流量调整部(71、72、73、75),并将由从第一氧流量调整部(71)输出的氧气和从混合气体流量调整部(75)输出的第一混合气体构成的第二混合气体作为原料气体而对臭氧产生装置(1)输出。在此,在气体流量调整装置(7)中生成的原料气体由氧气和氮气构成,氮相对于氧气的添加率比0ppm大且为100pp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459308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180070004.1
申请日:2011-04-13
Applicant: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12 , C01B2201/64 , C01B2201/66 , C01B2201/76 , C01B2201/9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谋求无氮添加臭氧产生器单元的小型化的无氮添加臭氧产生单元,该无氮添加臭氧产生器单元附带具有用于输出高纯度、高浓度的臭氧气体的多个机构的功能。而且,在本发明中,气体配管集成模块(30)具有多个内部配管路线(R30a~R30f),通过将上述多个内部配管路线与向放电面涂敷有用于生成臭氧的光催化剂物质的无氮添加臭氧产生器(1)、控制机构(MFC(3)、气体过滤器(51)及APC(4))、原料气体供给口(14)、臭氧气体输出口(15)连结起来,形成从原料气体供给口经由APC而到达无氮添加臭氧气体产生器的原料气体输入配管路线及从无氮添加臭氧产生器经由气体过滤器、MFC而到达臭氧气体输出口的臭氧气体输出配管路线实现一体化的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2496442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110459288.5
申请日:2007-12-17
Applicant: 普利莫宗产品公司
Inventor: 米卡埃尔·汉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13/115 , C01B2201/64 , C01B2201/90 , H01F27/24 , H02M7/5381 , Y02B70/1441 , Y02P2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变压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电能提供至电容性负载的电源设备。该设备具有变压器;正半周期驱动器和负半周期驱动器,向第一线圈提供电压的正负半周期。第二线圈形成电谐振电路并且提供电压至负载。从变压器上的第三线圈确定提供至第一线圈的电压的过零点,并且在提供至第一线圈的电压的过零点处进行提供至第一线圈的电压的正负半周期之间的交替。
-
公开(公告)号:CN102770369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080053584.9
申请日:2010-09-06
Applicant: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088 , B01J2219/0805 , C01B13/11 , C01B2201/64 , C01B2201/76 , C01B2201/9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臭氧发生单元及上述臭氧发生单元,其中上述臭氧发生单元可实现具有用于输出臭氧气体的多个元件且设有控制元件的臭氧发生器单元的小型化。此外,在本发明中,气体配管集成块(30)具有多个内部配管路径(R30a~R30f),通过将上述多个内部配管路径与臭氧发生器(1)、控制元件(MFC(3)、气体过滤器(51)及APC(4))、原料气体供给口(14)、臭氧气体输出口(15)及冷却水出入口(13A、13B)连接,从而形成将从原料气体供给口经由APC直至臭氧气体发生器的原料气体输入配管路径、及从臭氧发生器经由臭氧过滤器、臭氧浓度计(5)、MFC(3)直至臭氧气体输出口的臭氧气体输出配管路径一体化的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2712472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080043675.4
申请日:2010-09-21
Applicant: 住友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32 , C01B2201/34 , C01B2201/64 , C01B2201/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气体发生装置。该臭氧气体发生装置在一对电极(14、14)的各相向面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电介质(13)。在一对电介质(13、13)之间形成有放电间隙(20),该放电间隙(20)与原料气体供给通路和臭氧气体排出通路连接。在一对电介质(13、13)上设置有面向放电间隙(20)的功能膜(17)。功能膜(17)中包含:选自铌、钽、钼、铬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的第一金属氧化物、以及选自钛、钨、锌、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的第二金属氧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534869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780041065.9
申请日:2007-09-04
Applicant: 艾尔廸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奕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A61L9/22 , B03C3/41 , B03C3/49 , B03C2201/08 , B03C2201/10 , C01B2201/14 , C01B2201/22 , C01B2201/32 , C01B2201/34 , C01B2201/60 , C01B2201/90 , F24F2003/1635 , F24F2003/1682 , H05H1/2406 , H05H2001/2412 , H05H2001/2437 , H05H2001/2443 , H05H2245/121 , Y02A50/21 , Y02A50/22 , Y02A50/2327
Abstract: 用于进行空气处理和材料加工的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扩散式等离子体反应器,每个扩散式等离子体反应器具有绝缘电极(13,16)和限定在电极(13,16)之间的反应室(12);位于电极(13,16)之间的反应室(12)内的扩散器(19);以及电源(40),其提供高电压的交流电给电极(13,16);其中电极(13,16)在反应室(12)内产生等离子体,从而处理流经反应室(12)的空气或加工置于反应室(12)内的材料。还提供了用于进行空气处理和材料加工的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128964A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680006165.3
申请日:2006-03-1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T19/00 , C01B13/11 , C01B2201/12 , C01B2201/14 , C01B2201/22 , C01B2201/24 , C01B2201/32 , C01B2201/34 , C01B2201/60 , C01B2201/64 , C01B2201/76 , C01B2201/90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无声放电式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包括电介体、夹着电介体而相对地配置的1组电极、向电极之间施加交流电压而使其放电的交流电源,向产生放电的放电空间供给气体而形成等离子体。电极的至少一个由形成在电介体上的导电性供电薄膜构成,在电介体破损而在电极之间产生了电弧放电的情况下,使产生了电弧放电的部分的供电薄膜消失或氧化,使得停止产生电弧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393394A
公开(公告)日:2003-01-29
申请号:CN02102061.2
申请日:2002-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5 , C01B3/382 , C01B2201/12 , C01B2201/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效产生高浓度臭氧并线性控制臭氧浓度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氧气发生器、平板型臭氧发生器、高压变压器、高频逆变器、冷却水供给器、以及控制信号发生器。高频逆变器通过将根据预定开/关时间比产生的高频电压脉冲经由高压变压器施加到平板型臭氧发生器上而线性控制臭氧浓度,该预定的开/关时间比对应于控制信号的电平。平板型臭氧发生器把平板型陶瓷用作电介质,从而优化了臭氧发生的效率以及臭氧发生器的寿命,于是同时使其尺寸减至最小。
-
公开(公告)号:CN1393393A
公开(公告)日:2003-01-29
申请号:CN02102060.4
申请日:2002-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采用无声放电技术的装置中利用双频的臭氧产生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产生用于控制臭氧产生速率的控制信号;响应控制信号而产生调节过的信号,此信号具有根据控制信号而得以调节的开/关时间比;响应调节过的信号而产生低频脉冲和高频信号;以及控制高频信号的开/关时间比。该装置包括开/关时间比调节单元、低频脉冲振荡电路、高频振荡电路、以及放大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