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背板互连系统及通信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882955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1010158509.0

    申请日:2010-04-2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背板互连系统及通信设备。该光背板互连系统包括背板、前插板、后插板和连接器;所述前插板与所述后插板分别位于所述背板的两侧且相互正交,所述前插板和后插板均设置有光波导通道,且通过连接在所述背板上的连接器对接形成光通路,用于光信号通过所述光通路进行传输。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线路板中的前、后插板分立在背板两侧且相互正交设置,将前、后插板中的光波导通道直接通过连接器对接形成光通路,实现光信号的传输,缩短了光链路,降低了光信号的损耗,同时,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光波导通道,使该系统有了更好的加工性能,减少了高密度光纤背板的物理实现的复杂度。

    高速印刷电路板中传输线的布线架构

    公开(公告)号:CN100518436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510036445.6

    申请日:2005-08-05

    Inventor: 许寿国 李政宪

    Abstract: 一种高速印刷电路板中传输线的布线架构,将星型拓扑架构应用于北桥芯片与外部设备扩展接口插槽的连接上,其中所述北桥芯片经由一主传输线连接至一连接点,该连接点再分别经由若干分支传输线连接至若干外部设备扩展接口插槽,所述主传输线上串接一阻尼电阻,所述北桥芯片与所述外部设备扩展接口插槽之间可通过所述主传输线与分支传输线互相传递信号,所述分支传输线的长度的差异值小于信号传输速度与信号上升时间乘积的二分之一。本发明可以有效的解决高速印刷电路板上北桥芯片与外部设备扩展接口插槽之间采用传统的菊花链布线架构中的传输线效应问题,提高信号的传输品质。

    数据处理系统
    9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52324A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810182913.4

    申请日:2008-1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185 H05K1/14 H05K2201/044 H05K2201/101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处理系统(100),其具有主板(200),该主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多路连接端子板(300),在该第一多路连接端子板中容纳有第一RISER卡(330),第一子卡(360)容纳到该第一RISER卡中,使得该第一子卡与主板(200)平行地设置。该数据处理系统具有第二多路连接端子板(400),在该第二多路连接端子板中容纳有第二RISER卡(430),在该第二RISER卡中容纳有第二子卡(460),使得该第二子卡与该主板平行地设置。第一多路连接端子板和第二多路连接端子板分别设置在该主板的彼此对置的外侧上。每个子卡(360,460)分别包括I/O接口(365,465),这些子卡的I/O接口分别与共同的背侧电路板(600)共同作用,并且朝向共同的背侧电路板。第一子卡相对于第二子卡绕平行于该主板走向的轴线(500)旋转180°地设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