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6124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96252.5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壳应力腐蚀开裂的模拟分析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涉及核反应堆燃料元件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包壳结构的初步几何参数,根据初步几何参数构建该包壳结构的初步几何模型,其中,包壳结构的初步几何参数是指基于芯轴试验进行应力开裂直至包壳结构失效时所测得的几何参数;对包壳结构的初步几何模型进行腐蚀开裂耦合作用模拟,获得包壳结构的剩余材料参数;基于剩余材料参数建立有效几何模型;对有效几何模型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获得应力分析结果。以上实施方式不仅能够模拟包壳结构的实际PCI过程,而且能够表征包壳结构在应力开裂和腐蚀开裂两种因素耦合作用下的行为,从而提高该行为下结果分析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0996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72496.7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克服芯块包壳机械相互作用的燃料棒及燃料组件,本发明的燃料棒包括包壳和燃料芯块,所述包壳与燃料芯块之间的间隙包含了预设热膨胀差空间。本发明通过在燃料棒中预设热膨胀差空间使其在较大的功率变化幅度下依然不产生芯块包壳机械相互作用,缓解和消除燃料棒的芯块包壳机械相互作用,使其具有适应快速功率变换的能力,进而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同时简化反应堆的操作,减少反应堆的运行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036598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810877090.0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棒控堆芯的反应堆冷却剂水质控制方法,该水质控制方法包括向反应堆冷却剂中加入硼酸,且所述硼酸为富集硼‑11硼酸,且富集硼‑11硼酸中,11B丰度范围为80.2%~100%;冷却剂中,B元素的浓度范围为10mg/kg~300mg/kg。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核电站一回路结构材料腐蚀,改善碱化剂局部浓缩对锆合金腐蚀的不利影响,减少腐蚀产物在燃料包壳表面的沉积和活化,提高燃料组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可降低对寿期、经济性、安全性等总体指标的负面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7766641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959109.1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UO2燃料裂变气体热释放率的方法,包括:计算在当前时刻与前一时刻之间新产生的裂变气体浓度和不考虑释放的当前时刻的燃料基体裂变气体浓度;计算晶界气体浓度的上下阈值以及上下阈值对应的等效燃耗;判断当前时刻局部燃耗和时间步平均局部温度是否达到热释放开启的条件,达到开启条件时计算时间步平均局部温度下的裂变气体原子晶格扩散系数D、时间-燃耗转换系数TBU;计算当前时刻t的燃耗系数和当前时刻的热释放率FGRth(t)。本发明重新推导建立了晶界气体浓度和裂变气体热释放率的关系,相比于以前假设晶界浓度恒定不变的计算方法,与实验中发现的晶界气泡连通过程符合的更好,可以更准确的计算裂变气体热释放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931678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303241.2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内插束棒型控制棒的燃料组件,主要解决了现有具有十字形通道的燃料组件均不能同时满足堆芯顶部插入和实现控制棒组件的水力缓冲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呈2×2的方式排列的四个单元组件,该四个单元组件的壁面构成十字形通道(1),其特征在于:该十字形通道(1)内设置有紧密排列且便于控制棒插入的导向管(3)。本发明具有既可以实现控制棒组件从堆芯顶部插入,又可以实现控制棒组件的水力缓冲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94344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888447.7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张坤 , 王坤 , 焦拥军 , 陈平 , 任全耀 , 李垣明 , 范航 , 庞华 , 秋博文 , 何梁 , 王严培 , 高士鑫 , 李华 , 邢硕 , 廖浩宇 , 郑美银 , 邱玺
IPC: G21C3/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核反应堆燃料元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体式可拼接燃料元件,包括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基体内的燃料体,每个基体内至少设有一个燃料体,多个所述燃料体在所述基体内均匀排布,所述基体上设有多个连接结构,多个所述基体可通过连接结构在纵向和横向方向拼接。本申请具有为了消除棒状结构需引入夹持系统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扩展燃料元件的应用场景以适应固态堆芯的需求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6012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495110.X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32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管座结构和核燃料组件,用于核燃料组件的管座结构包括了连接板、围板和顶板。其中连接板包括板体、多个加强筋、管孔和过水孔,导向管孔开设在板体上,多个加强筋布置在管孔的周侧,多个加强筋之间的间隔形成过水孔。连接板包括了布置在管孔周侧的多个加强筋,且多个加强筋之间的间隔形成了过水孔,基于此能够保障连接板具备足够大的过水面积,同时能够提高连接板的强度,使得连接板与导向管的连接更加可靠,使得连接板与仪表管的连接更加可靠,使得管座结构与导向管和仪表管的连接更加可靠,进而提高核燃料组件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0046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83070.7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燃料组件可拆卸快速连接结构,包括:管座,所述管座上开设有连接腔;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在工作状态下连接于所述连接腔内;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套管内,且用于将所述连接套管与所述管座相连接或解除连接。在需要对管座与连接套管之间进行安装时,将连接套管插接于连接腔内,随后通过连接组件将管座与连接套管相连接,以使管座与连接套管相对固定,完成安装;在需要对管座与连接套管之间进行拆卸时,通过连接组件将管座与连接套管解除连接,随后朝背离连接套管的方向拔出管座,使得连接套管从连接腔内脱出即可,完成拆卸,整个拆装过程简单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4861245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396252.5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壳应力腐蚀开裂的模拟分析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涉及核反应堆燃料元件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包壳结构的初步几何参数,根据初步几何参数构建该包壳结构的初步几何模型,其中,包壳结构的初步几何参数是指基于芯轴试验进行应力开裂直至包壳结构失效时所测得的几何参数;对包壳结构的初步几何模型进行腐蚀开裂耦合作用模拟,获得包壳结构的剩余材料参数;基于剩余材料参数建立有效几何模型;对有效几何模型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获得应力分析结果。以上实施方式不仅能够模拟包壳结构的实际PCI过程,而且能够表征包壳结构在应力开裂和腐蚀开裂两种因素耦合作用下的行为,从而提高该行为下结果分析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0442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279861.7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泡沫金属的金属合金包壳棒状燃料元件,包括芯块,所述芯块外套设有包壳,所述包壳和所述芯块之间设置有泡沫金属层;所述泡沫金属层的厚度为0.1mm‑2mm,所述泡沫金属层的气孔平均直径为0.01mm‑1mm;所述包壳的材质为金属合金。泡沫金属层将在燃料元件使用的过程中吸收芯块变形能同时改善芯块和包壳之间的换热效率,并为芯块裂变产生的裂变气体提供更大的的包容空间,即在保证燃料元件不发生PCMI现象的基础上同时增加裂变气体的包容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