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47784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180070990.0
申请日:2011-05-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D4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2474 , F01N3/18 , F02D41/0235 , F02D41/1441 , F02D41/1456 , F02D41/2438 , F02D41/2441 , F02D41/24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燃比传感器的补正装置,其具备:空燃比控制单元,其以将与被设置在内燃机的排气路径上的催化剂(6)相比靠上游侧的废气的空燃比在相对于理论空燃比而过浓的过浓空燃比、和相对于理论空燃比而过稀的过稀空燃比之间进行切换的方式,对与被设置在内燃机的排气路径上的催化剂(6)相比靠上游侧的废气的空燃比进行控制;空燃比传感器(12),其产生对应于排气路径中的与催化剂(6)相比靠下游的废气的空燃比的输出。还具备补正系数计算单元,所述补正系数计算单元根据由空燃比控制单元实施的空燃比控制中的预定的期间内的空燃比传感器(12)的输出、与相当于理论空燃比的基准输出之间的差异,而计算对空燃比传感器(12)的输出进行补正的补正系数,所述预定的期间为,被设置在与催化剂(6)相比靠下游的位置处的空燃比传感器(12)的输出平衡化的期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027579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011473953.1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既能抑制排气排放性的恶化又能检测催化剂的贵金属的劣化的催化剂劣化检测装置。催化剂劣化检测装置(1)具有:配置于催化剂(20)的下游侧并检测从催化剂流出的排气气体的空燃比的空燃比检测装置(41)、对流入催化剂的流入排气气体的空燃比进行控制的空燃比控制部(71)、以及判定催化剂的劣化的劣化判定部(72)。空燃比控制部执行使流入排气气体的空燃比比理论空燃比稀的稀控制、以及使流入排气气体的空燃比比理论空燃比浓的浓控制。劣化判定部基于空燃比检测装置的输出,算出通过稀控制和浓控制而从催化剂流出的排气气体的空燃比的振幅,在振幅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催化剂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691613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810289895.3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能够抑制在空燃比为浓的情况下从催化剂流出的未燃气体的量。一种内燃机(100、100a、100b、100c)的排气净化装置,具备:催化剂(20),其配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22)、且能够吸藏氧;氨检测装置(46、71),其在排气通路中配置在催化剂的排气流动方向下游侧;和空燃比控制部,其将向催化剂流入的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控制为目标空燃比。空燃比控制部执行使目标空燃比比理论空燃比浓的浓控制,在浓控制中,氨检测装置的输出值上升至基准值时,使目标空燃比比理论空燃比稀。
-
公开(公告)号:CN108362755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711202111.0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G01N27/419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在具备排气传感器的内燃机中,防止由沾水引起的排气传感器的元件破裂,并且实现传感器元件的早期活性化。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控制如下内燃机,该内燃机具备配置于排气通路并且检测排气中的特定成分的排气传感器。控制装置具备:马达拖动装置,驱动曲轴旋转;马达拖动控制部,控制马达拖动装置;加热器控制部,控制向加热器的电力供给;以及温度推定部,推定传感器元件的温度。马达拖动控制部,在通过加热器控制部向加热器供给电力的期间,当由温度推定部推定出的传感器元件的温度处于预先确定的元件破裂温度区域外时,以预定时间驱动马达拖动装置,当传感器元件的温度处于元件破裂温度区域内时,停止马达拖动装置的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06574890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580045371.4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G01N1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656 , G01N15/0606 , G01N27/4067 , G01N27/409 , G01N27/41
Abstract: 一种内燃发动机包括ECU、在低于PM燃烧温度且预先设定的第一温度下活化的A/F传感器和用于将所述A/F传感器加热至在所述PM燃烧温度以上且预先设定的第二温度的加热器。所述ECU基于在所述第一温度下的所述A/F传感器的输出值与在所述第二温度下的所述A/F传感器的输出值之差来检测PM。所述ECU可进行在所述输出值比阈值高时判定为PM蓄积量在基准量以下并且在所述输出值是在阈值以下的值时判定为所述PM蓄积量在所述基准量以上的判定。
-
公开(公告)号:CN106574563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580037910.X
申请日:2015-07-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2454 , F01N3/101 , F01N11/00 , F01N11/007 , F01N2550/00 , F01N2550/02 , F01N2900/1402 , F01N2900/1624 , F02D41/0295 , F02D41/1402 , F02D41/1441 , F02D41/1456 , F02D41/1495 , F02D41/2441 , F02D2041/1418 , F02D2200/0814 , Y02T10/22 , Y02T10/47
Abstract: 基于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信号的自适应空燃比控制。当由所述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检测到的空燃比被维持为过度稀时,执行粘附学习控制以便减小学习值(stbg)以降低空燃比。基于所述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信号执行自适应学习值更新控制,以便当上游空燃比偏向浓侧时增大学习值(stbg),并且当上游空燃比偏向稀侧时减小学习值(stbg)。当重复(S62、S66、S70)所述学习值减小特定值或更大(S64)和所述学习值增大特定值或更大(S60)时,判定所述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为异常(71)。
-
公开(公告)号:CN108691625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250166.7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N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222 , F01N3/0814 , F01N3/2066 , F01N9/005 , F01N11/00 , F01N11/002 , F01N11/007 , F01N2550/00 , F01N2550/05 , F01N2560/021 , F01N2560/025 , F01N2560/026 , F01N2560/06 , F01N2900/1402 , F02D41/0235 , F02D41/068 , F02D41/08 , F02D41/126 , F02D41/1445 , F02D41/1446 , F02D41/1447 , F02D41/1454 , F02D41/1463 , F02D41/1475 , F02D41/16 , F02D2041/1468 , F02D2200/0802 , F02D2200/0804 , Y02T10/24 , Y02T10/47 , F01N261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地诊断氨检测装置的异常的氨检测装置的异常诊断装置。氨检测装置(46、71)的异常诊断装置(1、1’、1”)具备:空燃比检测装置(41、72),其在排气通路(22)上配置于催化剂(20)的排气流动方向下游侧;空燃比控制部(51),其控制向催化剂流入的流入排气的空燃比;及异常判定部(52),判定氨检测装置的异常。空燃比控制部执行使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比理论空燃比浓的浓控制以使得催化剂的氧吸藏量减少。在浓控制开始后,在由空燃比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空燃比下降至比理论空燃比浓的浓判定空燃比之前氨检测装置的输出值没有上升至基准值的情况下,异常判定部判定为氨检测装置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04956057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380071466.4
申请日:2013-01-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1454 , F02D41/1401 , F02D41/1441 , F02D41/1456 , G01N27/4065 , G01N27/419
Abstract: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具备:空燃比传感器,其设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和内燃机控制装置,其根据空燃比传感器的传感器输出电流来控制内燃机。空燃比传感器具备:被测气体室,其供作为空燃比检测对象的排气流入;泵元件,其根据泵电流,对被测气体室内的排气进行氧的泵入以及泵出;以及基准元件,其被检测的基准元件输出电流根据被测气体室内的空燃比而变化。基准元件具备:第一电极,其暴露于被测气体室内的排气;第二电极,其暴露于基准气氛;以及固体电解质层,其配置在所述电极间。空燃比传感器具备:基准元件电压施加装置,其在电极间施加传感器施加电压;和基准元件输出电流检测装置,其检测在电极间流动的电流作为所述基准元件输出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4350263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280073596.7
申请日:2012-05-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D4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1/007 , F01N2550/02 , F01N2560/025 , F02D41/0235 , F02D41/1441 , F02D41/1454 , F02D41/1456 , F02D2200/0816 , G01M15/104 , Y02T10/47
Abstract: 在进行具有氧吸藏能力的排气净化催化剂的劣化判定的催化剂劣化判定系统中,基于排气净化催化剂的氧吸藏能力来进行劣化判定。在该系统中,在催化剂下游设置有具有随着排气中的浓气体成分增加将该排气中的氧浓度作为更浓空燃比侧的氧浓度检测出的特性的氧浓度传感器。在劣化判定时,基于氧浓度传感器的检测值来执行使排气空燃比从稀空燃比侧向浓空燃比侧转移的浓转移模式和利用该排气空燃比调整单元使排气空燃比从浓空燃比侧向稀空燃比侧转移的稀转移模式。而且,该浓转移模式和该稀转移模式之中至少该稀转移模式中的排气空燃比的变化率被限制为规定的变化率以下,并且该浓转移模式中的排气空燃比的变化率被设定得大于该稀转移模式中的排气空燃比的变化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593485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80048503.4
申请日:2014-08-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N13/16 , F01N3/20 , F01N3/28 , G01N27/4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2828 , F01N3/2026 , F01N3/2825 , F01N13/16 , F01N2240/16 , F01N2330/06 , F01N2560/025 , G01N27/4072 , G01N27/4077 , Y02T10/26 , F01N3/20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优异性能以配置来自内燃机的排气流路中的排气系统部件,特别是一种具有延长的使用寿命的排气系统部件。用于内燃机的本发明的排气系统部件具有自愈合陶瓷材料和用于加热该自愈合陶瓷材料的电加热器。特别是,本发明的排气系统部件是具有检测元件(111)和电加热器(112)的氧传感器(110),其中该检测元件(111)具有固体电解质层、基准侧电极层、排气侧电极层及扩散层和/或捕集层,该扩散层和/或捕集层每个由自愈合陶瓷材料构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