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1584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21825.5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压力容器外部临界热流密度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解决无法通过简单有效的手段实现核反应堆严重事故下堆芯熔融物滞留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在堆芯出口温度高于事故临界值时,将氧化铝纳米流体注入到压力容器外部的流道中。本发明通过使用氧化铝纳米流体,基于纳米微粒沉积形成的覆盖层会影响接触角和毛细现象的原理,有效提升核反应堆严重事故下压力容器外部临界热流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913883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521035.9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反应堆非能动堆芯熔融物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贴附在压力容器下封头上的压力容器下封头余热换热器、设置在冷却环境中的辐射换热器,压力容器下封头余热换热器通过工质回流管道与辐射换热器内部连通,压力容器下封头余热换热器还通过工质蒸汽上升管道与辐射换热器内部连通,压力容器下封头余热换热器还连通有高位工质贮存箱。
-
公开(公告)号:CN114199908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111518799.X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碱金属热管相分布测量装置和方法,测量装置包括射线源、射线准直器和闪烁体探测器;所述射线源和闪烁体探测器分别置于碱金属热管径向的两端,所述射线源和接收闪烁体探测器分别用于发射伽马射线;所述射线准直器设置在射线源的前端,用于调整伽马射线的束流强度。本发明所述测量装置能够实现对碱金属热管的气液两相分布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50862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10356287.7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船用承压安全壳超压保护装置及其应用,超压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安全壳内的双向安全阀、爆破阀和可拆卸排放管,其中,可拆卸排放管与安全壳壁面连接,所述双向安全阀和爆破阀均安装在可拆卸排放管上,且双向安全阀位于安全壳壁面与爆破阀之间;爆破阀的开启定值低于安全阀起跳定值。本发明对内可实现在安全壳内面临超压时受控适当排出壳内流体,保证安全壳的完整性;对外当遭遇沉没等极端工况时,可以连通海水和安全壳,同时引海水入壳,保证安全壳的完整性对内可实现在安全壳内面临超压时受控适当排出壳内流体,保证安全壳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30548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1162586.3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动力装置自主控制系统,包括用于向动作协调层传达任务指令的组织规划层;组织规划层还用于接收动作协调层反馈的任务状态,并根据任务状态向动作协调层传达任务指令;动作协调层接收任务指令,根据任务指令向实时执行层传达动作指令;动作协调层也用于接收实时执行层反馈的测量参数及设备状态,并根据测量参数及设备状态向实时执行层传达动作指令;当任务指令的所有指令全部执行完毕,动作协调层还用于将任务状态反馈至组织规划层;实时执行层根据动作指令驱动设备动作,并将测量参数和设备状态反馈至动作协调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动力装置自主控制系统,使核动力装置控制系统具有更高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112840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911406819.7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2 , G21C15/18 , G21C15/25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核反应堆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热声电的热管反应堆系统,该热管反应堆系统包括形成一体化模块化装置的热管反应堆电源主系统、热声发电机冷却系统、通风空调系统、密封仓底部疏水收集系统、氦气维持系统、应急安全水冷系统、余热排出系统、密封仓。本发明的热管反应堆系统采用固体堆芯设计,热管导热,无系统回路和大功率机械转动设备,具有长寿期甚至全寿期无换料、高固有安全性、低噪音、高功率体积重量比、系统设备简单可靠、热电转换效率高、对冷源需求较小、可以模块化配置等技术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366013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1245780.8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王金雨 , 彭诗念 , 柴晓明 , 张卓华 , 张宏亮 , 余红星 , 杨洪润 , 何晓强 , 曾畅 , 苏东川 , 李松蔚 , 李文杰 , 李权 , 向玉新 , 徐涛忠 , 巨海涛 , 倪东洋 , 娄磊 , 谭怡 , 景福庭 , 田超 , 于颖锐 , 王小彬 , 李磊 , 何正熙 , 李垣明 , 邓坚 , 李兰 , 熊夫睿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热管反应堆的带核试验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按照热管堆设计比例通过热管将试验用堆芯与热电转换装置或冷却装置连接,形成热管堆带核试验装置;将热管堆带核试验装置与现有研究堆或中子源耦合连接,无需建设试验堆即可直接进行带核集成试验。本发明采用热管堆局部次临界模块,结合现有研究堆或其他中子源,不建设实验堆即可直接进行带核集成试验,对设计进行快速验证迭代,可有效降低试验成本,提高研发速度和设计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9990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18799.X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碱金属热管相分布测量装置和方法,测量装置包括射线源、射线准直器和闪烁体探测器;所述射线源和闪烁体探测器分别置于碱金属热管径向的两端,所述射线源和接收闪烁体探测器分别用于发射伽马射线;所述射线准直器设置在射线源的前端,用于调整伽马射线的束流强度。本发明所述测量装置能够实现对碱金属热管的气液两相分布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554425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0412152.8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D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核电厂极小破口失水事故应对方法,包括:检测压水堆核电厂的主系统过冷状态、二次侧热阱状态、主系统压力状态和稳压器水位状态;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满足终止安注准则,当满足终止安注准则时,则对安注泵依次执行停运操作;执行停运安注泵操作的过程中,实时监测主系统过冷状态和稳压器水位状态,若主系统过冷状态或稳压器水位状态不满足终止安注准则,则启动停运的安注泵;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安注泵均停止运行。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效的安注终止准则、制定合理的安注终止步骤等,实现了在发生一回路极小破口事故后,能够有效终止安注并维持核电厂处于安全稳定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1076579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1407692.0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柴晓明 , 马誉高 , 余红星 , 杨洪润 , 何晓强 , 邓坚 , 苏东川 , 张卓华 , 丁书华 , 冉旭 , 邱志方 , 刘余 , 李松蔚 , 王金雨 , 曾畅 , 张宏亮 , 李文杰
IPC: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工程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电磁泵辅助驱动的碱金属热管及其传热方法,包括:电源、电磁泵和热管202,所述电磁泵环套在热管202的外表面,电源连接电磁泵;所述热管202还包括:热管包壳4、热管吸液芯5、热管中心气腔6和保温层7;所述热管包壳4内部为热管中心气腔6;热管中心气腔6外壁设置有热管吸液芯5;热管包壳4的外部中部设置有保温层7;所述电磁泵还包括:电磁泵沟槽、初级铁芯201、内层铁芯203和绕组204;所述电磁泵沟槽的外壁设置有初级铁芯201和绕组204;所述电磁泵沟槽的内部中心固定有内层铁芯203。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