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25723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280053233.7
申请日:2012-10-30
Applicant: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Inventor: 龙田岳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1/0296 , H05K1/0287 , H05K3/105 , H05K3/1208 , H05K3/1241 , H05K3/125 , H05K3/18 , H05K2201/09272 , H05K2203/11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形成导电性图案而得到电路基板的导电性图案形成用基材(10)、由该基材(10)得到的电路基板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用于得到电路基板的导电性图案形成用基材(10)具有支持体(12)和保持区域(14),该保持区域(14)形成于该支持体(12)的一个端面上,其通过相对用于得到导电性图案的流体(40)显示出适当的润湿性而保持该流体(40)。保持区域(14)至少具有第1直线组(18)和第2直线组(22),该第1直线组(18)由沿第1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的2个以上的第1直线(16)构成,该第2直线组(22)由沿第2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的2个以上的第2直线(20)构成,由第1直线组(18)和第2直线组(20)形成格子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4661762B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380049991.6
申请日:2013-07-08
Applicant: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Inventor: 龙田岳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1/092 , B05D5/00 , B33Y80/00 , B41J2/01 , B41J2202/04 , H05K1/0274 , H05K1/0287 , H05K3/1208 , H05K3/125 , H05K2201/09272 , H05K2201/09681 , H05K2203/013 , H05K2203/0545 , H05K2203/11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案形成方法、电子配线基板、光学组件及图案形成装置。本发明的图案形成方法是利用喷墨法将油墨滴注于基材上。基材(Z)包括表面能量不同的第1区域(42)与第2区域(44)。油墨中使用具有挥发特性的第1油墨(52a)与具有硬化特性的第2油墨(54a)的至少2种油墨。第1油墨(52a)与第1区域(42)为亲液性,第2油墨(54a)与第2区域(44)为亲液性。图案形成方法包括如下滴注工序:以多遍方式,将第1油墨(52a)滴注于第1区域(42),同时将第2油墨(54a)滴注于第2区域(44)。
-
公开(公告)号:CN103033960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210535087.3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2F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52 , H01L27/3297 , H01L51/5212 , H01L51/5228 , H01L51/5246 , H05K1/025 , H05K3/28 , H05K2201/09236 , H05K2201/09272 , H05K2201/09281 , H05K2201/09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走线结构,走线结构包括多条金属走线,金属走线延伸设置在连续分布的第一走线区域、第二走线区域和第三走线区域上;设置在第二走线区域上的第n条金属走线的线宽为a,第n条金属走线与第n+1条金属走线之间的线距为b,其中,n≥1,且在n的取值为不同数值时,a/(a+b)的比值保持不变。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及其走线结构能够使得设置在框胶涂布区域上的金属覆盖率不变,避免框胶固化不均匀,进而影响显示面板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134406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42155.3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1/0393 , G02F1/13452 , H05K1/0248 , H05K1/0296 , H05K1/09 , H05K1/115 , H05K3/06 , H05K2201/0391 , H05K2201/09227 , H05K2201/09245 , H05K2201/09263 , H05K2201/09272 , H05K2201/10128 , H05K2201/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显示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驱动芯片和显示面板的布线板、柔性显示屏及显示装置,所述驱动芯片和所述显示面板上成对设置有信号输出接口和信号输入接口,所述布线板包括用于连接成对设置的信号输出接口和信号输入接口的扇出线,所述布线板包括一基板,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设置有多段具有第一电阻率的第一连接线,在所述基板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设置有多段具有第二电阻率的第二连接线,所述扇出线中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连接形成。本发明的扇出线的至少一部分由位于基板不同表面上具有不同电阻率的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连接形成,从而可以控制扇出线的电阻。
-
公开(公告)号:CN103633052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369566.7
申请日:2013-08-22
Applicant: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00 , B41M3/06 , H01L23/48 , H01L24/24 , H01L24/25 , H01L24/76 , H01L24/80 , H01L24/82 , H01L25/0657 , H01L2224/24145 , H01L2224/24227 , H01L2224/321 , H01L2224/32145 , H01L2224/32225 , H01L2224/76155 , H01L2224/82102 , H05K1/092 , H05K1/181 , H05K3/125 , H05K3/32 , H05K2201/09272 , H05K2201/10151 , H05K2201/10454 , Y02P7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造电子组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一个电子衬底安装在另一个电子衬底上,其中一个衬底上的表面横向于另一个衬底的表面定向。该方法还包括在表面上喷墨印刷将一个衬底上的电触点和另一个衬底上的电触点连接的导电轨迹线。电子组件可以包括上面具有多个第一电触点的一般平坦表面的第一衬底;上面具有多个第二电触点的一般平坦表面的第二衬底,第二衬底的表面横向于第一衬底的表面延伸;以及电连接多个第一电触点中至少一个和多个第二电触点中至少一个的至少一个连续导电油墨轨迹线。
-
公开(公告)号:CN103033960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35087.3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2F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52 , H01L27/3297 , H01L51/5212 , H01L51/5228 , H01L51/5246 , H05K1/025 , H05K3/28 , H05K2201/09236 , H05K2201/09272 , H05K2201/09281 , H05K2201/09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走线结构,走线结构包括多条金属走线,金属走线延伸设置在连续分布的第一走线区域、第二走线区域和第三走线区域上;设置在第二走线区域上的第n条金属走线的线宽为a,第n条金属走线与第n+1条金属走线之间的线距为b,其中,n≥1,且在n的取值为不同数值时,a/(a+b)的比值保持不变。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及其走线结构能够使得设置在框胶涂布区域上的金属覆盖率不变,避免框胶固化不均匀,进而影响显示面板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291926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078660.8
申请日:2011-03-30
Applicant: 富士通株式会社
IPC: H05K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1/0248 , H05K1/024 , H05K1/0245 , H05K1/0269 , H05K1/0366 , H05K2201/029 , H05K2201/09272 , H05K2203/166 , H05K2203/167
Abstract: 一种配线基板,所述配线基板包括差动配线;邻近差动配线一侧的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包括与差动配线平行的第一纤维束;邻近差动配线另一侧的第二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包括与差动配线平行的第二纤维束,第二纤维束以与第一纤维束相同的节距布置;在第一绝缘层的与所述差动配线相对的侧上的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包括与差动配线平行的第三纤维束;以及在第二绝缘层的与差动配线相对的侧上的第四绝缘层,第四绝缘层包括与差动配线平行的第四纤维束。第三纤维束的间隔和第四纤维束的间隔分别比第一纤维束的间隔和第二纤维束的间隔窄。差动配线布置在相邻的第一纤维束之间、并且布置在相邻的第二纤维束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959954B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0610143913.4
申请日:2006-11-02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H01L21/768 , H01L21/288 , H01L21/3205 , H01L21/00 , H01L23/52 , H05K1/02 , H05K1/16 , H05K3/10 , H05B33/10 , H05B33/12 , B41J2/01 , B41M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3/1258 , G02F2001/136295 , H05K3/125 , H05K2201/09272 , H05K2201/09727 , H05K2203/013 , H05K2203/0568
Abstract: 本发明的膜图案形成方法能够确保规定功能并且稳定地形成图案。形成有:将功能液配置在基板上而形成线状的第一膜图案(40)和比该第一膜图案(40)宽度窄且以基端部与第一膜图案(40)连接的第二膜图案(41)。具有:形成间壁(34)的工序,间壁(34)具有与第一膜图案(40)对应的第一开口部分(55)和与第二膜图案(41)对应的第二开口部分(56);和在第一开口部分(55)配置功能液的液滴,通过功能液的自流动将功能液配置在第二开口部分(56)的工序。第二膜图案(41)的前端部具有欠缺部分(41a),欠缺部分(41a)具有欠缺了矩形轮廓的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1010831A
公开(公告)日:2007-08-01
申请号:CN200680000725.4
申请日:2006-06-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3/081 , H05K1/0245 , H05K1/0253 , H05K2201/092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动传送线路,其包括:基板(101)、在基板(101)的背面侧形成的接地导体层(105)、以及并行地配置于基板(101)的表面侧的第一信号导体(102a)和第二信号导体(102b)。第一信号导体(102a)和接地导体层(105)构成第一传送线路,第二信号导体(102b)和接地导体层(105)构成第二传送线路。由第一传送线路和第二传送线路形成差动传送线路(102c)。差动传送线路(102c)包括弯曲区域(104a),在弯曲区域(104a)的两端连接有直线区域(104b)。令弯曲区域(104a)中的第一信号导体(102a)的线路宽度为(Wb1)、第二信号导体(102b)的线路宽度为(Wb2)、第一信号导体(102a)与第二信号导体(102b)之间的间隙宽度为(Gb),令直线区域(104b)中的第一信号导体(102a)的线路宽度为(Ws1)、第二信号导体(102b)的线路宽度为(Ws2)、第一信号导体(102a)与第二信号导体(102b)之间的间隙宽度为(Gs),令从弯曲区域的曲率中心(115)到弯曲区域的第一信号导体(102a)的曲率中心侧的线边的延长直线的最短距离为(Rb1),令从弯曲区域的曲率中心(115)到直线区域的第一信号导体(102a)的曲率中心侧的线边的垂线距离为(Rs1),此时,设定成(Wb1)窄于(Ws1),(Wb2)窄于(Ws2),(Gb)窄于(Gs),(Rb1)大于(Rs1)的值。
-
公开(公告)号:CN1959954A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610143913.4
申请日:2006-11-02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H01L21/768 , H01L21/288 , H01L21/3205 , H01L21/00 , H01L23/52 , H05K1/02 , H05K1/16 , H05K3/10 , H05B33/10 , H05B33/12 , B41J2/01 , B41M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3/1258 , G02F2001/136295 , H05K3/125 , H05K2201/09272 , H05K2201/09727 , H05K2203/013 , H05K2203/0568
Abstract: 本发明的膜图案形成方法能够确保规定功能并且稳定地形成图案。形成有:将功能液配置在基板上而形成线状的第一膜图案(40)和比该第一膜图案(40)宽度窄且以基端部与第一膜图案(40)连接的第二膜图案(41)。具有:形成间壁(34)的工序,间壁(34)具有与第一膜图案(40)对应的第一开口部分(55)和与第二膜图案(41)对应的第二开口部分(56);和在第一开口部分(55)配置功能液的液滴,通过功能液的自流动将功能液配置在第二开口部分(56)的工序。第二膜图案(41)的前端部具有欠缺部分(41a),欠缺部分(41a)具有欠缺了矩形轮廓的形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