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13576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352982.6
申请日:2013-08-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3/3315 , G21C3/322 , Y02E3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组件上管座,主要由连接板、固定在连接板边缘的围板和固定在围板上的框板构成,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燃料组件导向管的连接孔A和用于安装仪表管的连接孔B,在所述连接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整体上呈长条形的流水孔,流水孔包括流水孔A和流水孔B,流水孔A和流水孔B的轴线之间存在大于0°的夹角。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改变流水孔的形状和布置方式,使流水孔能够均匀布置,同时增大了流通面积比例,解决了上管座经济性不好和对燃料组件出口的流场分布不利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021478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210557895.X
申请日:2012-12-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352 , G21C5/06 , G21C15/2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3/352 , G21C3/322 , G21C2003/3432 , Y02E3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核燃料组件中具有流动交混协调作用的结构格架,包括由若干条条带相互垂直交织构成的格架,所述条带相交处的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一对搅混翼,每条条带内凹形成半扣形的刚凸结构一。采用半扣形的刚凸结构,实现了夹持系统与搅混系统的协调性,增强了结构格架的交混性能,从而提高了燃料组件的临界热流密度;斜通道式的成对半扣形的刚凸结构,有效地对结构格架内部的流动进行整流,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压力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2750990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50522.8
申请日:2012-07-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加工的核燃料组件下管座滤板,主要由滤板本体(5)、以及贯穿设置在滤板本体(5)上的滤孔(1)和连接孔(4)构成,所述滤孔(1)由两个长条形槽或至少两个长条形孔呈空间交叉结构形成。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核燃料组件下管座滤板的加工工艺。本发明不仅能获得良好的过滤效果,冷却剂流通面积份额高,结构强度足够,便于安装固定的滤板;而且加工难度低,加工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14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72026.2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9/02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3/08 , G06F111/0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蒸汽发生管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步骤1: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蒸汽发生管及配套结构的数字样机仿真模型;步骤2:使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对步骤1中所建立的蒸汽发生管在温度载荷、压力载荷、热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及应变响应,从而确定蒸汽发生管的考核部位;步骤3:根据蒸汽发生管结构的概率疲劳寿命曲线,构建蒸汽发生管疲劳失效分析模型;步骤4:基于步骤2和步骤3利用子集模拟结合自适应Kriging估算蒸汽发生管的疲劳可靠性。该方法最终实现核用蒸汽发生管疲劳可靠性的评估,同时提升了蒸汽发生管的疲劳可靠性分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09360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211707563.5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件阻氢渗透涂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件阻氢渗透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管件表面抛光与清洗;步骤二、Y2O3/TiO2复合涂层制备;步骤三、Y2O3/TiO2涂层进行退火处理。本发明与有机化学气相沉积、电化学沉积磁控溅射等传统涂层制备技术方法相比,本发明优势在于管件阻氚涂层的制备,涂层厚度均匀、涂层致密。此外,此方法工艺流程简单,经济性好,可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038595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111333210.9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卢川 , 杨雯 , 何航行 , 冉旭 , 刘余 , 邓坚 , 于颖锐 , 巨海涛 , 李垣明 , 张林 , 黄慧剑 , 辛素芳 , 刘卢果 , 倪东洋 , 王连杰 , 辛勇 , 王浩煜 , 刘松亚 , 张吉斌 , 李鹏飞 , 付冉 , 高希龙 , 陈建国 , 吕新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堆芯流量和功率两分区控制方法,涉及核反应堆堆芯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压水堆堆芯的横切面沿径向向外扩展依次设有第一流量区和第二流量区,第一流量区包裹第二流量区;所述第一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二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本发明采用堆芯功率和流量分两区设计,在堆芯全寿期内中心区域始终保持较高功率水平以及外围区域始终保持较低功率水平,相比于现有的三区控制技术而言,在保证压水堆堆芯冷却剂流量降低性能以及堆芯出口温度的提高性能不削弱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堆芯设计复杂程度高,实际应用过程中压水堆堆芯流量和功率协同控制的灵活性更强,同时降低实际使用成本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69641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18309.X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氢化物材料表面阻氢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核反应堆控制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对金属氢化物基体的表面进行预处理;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或热喷涂法在金属氢化物基体上形成氧化铒涂层、氧化铝涂层以及氧化铒和氧化铝混合层中的至少一种的阻氢涂层。本发明提供的金属氢化物材料表面阻氢涂层,与传统的将氧化铒掺于核燃料芯块和将阻氢涂层置于包壳表面的方式不同,该发明将铒以氧化铒阻氢涂层的方式置于金属氢化物表面,同时添加或调整氧化铝的含量以满足阻氢性能的需求,形成含阻氢涂层金属氢化物慢化材料,可同时实现金属氢化物慢化材料持续的高温慢化能力和反应性控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20195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445231.4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16K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阀门阀位指示方法及阀位指示系统,包括判断电动阀门的当前状态以执行开阀动作或关阀动作;开阀到位的判断方法包括通过实时拔插力信号和标准拔插力模型判断阀门是否完成开阀动作;通过时间数据信号和标准开阀时间模型判断阀门是否开启到位;关阀到位的判断方法包括通过实时拔插力信号和标准拔插力模型判断阀门是否完成关阀动作;本发明通过实时拔插力和标准拔插力模型的匹配情况来判断电动阀门的动作情况,从而确定阀门是否故障;通过时间数据信号和标准开阀时间模型的匹配情况来判断阀门的开阀到位情况,从而如果在环境和使用情况发生改变时,可以通过修正模型来避免出现判断精度不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4501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710284.4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ZrO2颗粒增强304L不锈钢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球磨混粉,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ZrO2颗粒与304L不锈钢粉末放入球磨罐中,加入适量配比的无水乙醇;步骤二、球磨之前在球磨罐中通入氩气,待氩气充满球磨罐内部后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步骤三、球磨结束后,将混合均匀的ZrO2颗粒与304L不锈钢粉末装入石墨模具预压;步骤四、将装好混合粉末的模具置于放电等离子烧结炉进行烧结成型。本发明所得的复合材料具备优良的性能,材料的成分均匀性得到较大提高,能够解决ZrO2P/304L不锈钢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弱及热导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627577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505989.7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能动设备事故环境下性能评价的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包括设置在环境箱中的能动设备,所述环境箱用于模拟失水事故环境下的环境工况,还包括主回路、切换回路,所述主回路、切换回路、能动设备三者串联,所述主回路用于模拟回路压差和温差,所述切换回路用于检测能动设备的动作切换能力。当环境箱内建立起失水事故环境后,一直待命的能动设备克服回路压差、温差启动工作并稳定运行,验证安全相关的能动设备在该环境工况下带压差启动及稳定运行能力,保证具备启动辅助安全系统的能力;通过切换回路,可以试验出能动设备的切换动作能力,验证失水事故后辅助安全系统是否正常工作防止堆芯熔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