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9641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18309.X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氢化物材料表面阻氢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核反应堆控制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对金属氢化物基体的表面进行预处理;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或热喷涂法在金属氢化物基体上形成氧化铒涂层、氧化铝涂层以及氧化铒和氧化铝混合层中的至少一种的阻氢涂层。本发明提供的金属氢化物材料表面阻氢涂层,与传统的将氧化铒掺于核燃料芯块和将阻氢涂层置于包壳表面的方式不同,该发明将铒以氧化铒阻氢涂层的方式置于金属氢化物表面,同时添加或调整氧化铝的含量以满足阻氢性能的需求,形成含阻氢涂层金属氢化物慢化材料,可同时实现金属氢化物慢化材料持续的高温慢化能力和反应性控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206557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795462.1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刘孟龙 , 郑美银 , 陈平 , 蒲曾坪 , 焦拥军 , 李垣明 , 粟敏 , 朱发文 , 茹俊 , 任全耀 , 韩元吉 , 李华 , 雷涛 , 李云 , 黄山 , 邱玺 , 张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曲面通道的燃料组件下管座及过滤组件,燃料组件下管座,包括下管座外框体,所述下管座外框体内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若干相邻设置的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多个旋转肋和多个直肋,多个直肋构成通道,多个旋转肋置于该通道内,且多个旋转肋的一侧相交,另一侧均与通道内壁连接,所述旋转肋沿高度方向呈旋转变化,且多个旋转肋使过滤单元中无直线贯穿过滤单元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通孔。本发明所述过滤组件在确保下管座结构强度和冷却水流通能力的前提下,
-
公开(公告)号:CN116259427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279865.5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泡沫金属的非金属包壳棒状燃料元件,包括芯块,所述芯块外套设有包壳,所述包壳和所述芯块之间设置有泡沫金属层;所述泡沫金属层的厚度为0.1mm‑2mm,所述泡沫金属层的气孔平均直径为0.01mm‑1mm,所述包壳的材质为碳化硅。整个棒状燃料元件抵御事故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14501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710284.4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ZrO2颗粒增强304L不锈钢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球磨混粉,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ZrO2颗粒与304L不锈钢粉末放入球磨罐中,加入适量配比的无水乙醇;步骤二、球磨之前在球磨罐中通入氩气,待氩气充满球磨罐内部后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步骤三、球磨结束后,将混合均匀的ZrO2颗粒与304L不锈钢粉末装入石墨模具预压;步骤四、将装好混合粉末的模具置于放电等离子烧结炉进行烧结成型。本发明所得的复合材料具备优良的性能,材料的成分均匀性得到较大提高,能够解决ZrO2P/304L不锈钢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弱及热导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3861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390814.1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棒状燃料元件及其应用,棒状燃料元件包括包壳,所述包壳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肋条,所述包壳内仅封装有若干燃料芯块。燃料芯块包括块状或柱状的燃料核芯,所述燃料核芯外依次包覆有疏松热解炭层、内致密热解炭层、支撑层以及外致密热解炭层。从改进耐事故燃料的结构方面出发,具体改变棒状燃料元件的包壳结构,更具体为在包壳的外表面上设置若干肋条,以增大换热面积来增加换热效率,从而降低棒状燃料元件中心的温度,以避免棒状燃料元件的过度膨胀,增加其和包壳之间的作用力而出现磨蚀开裂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5662658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83890.X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层包覆结构的燃料芯块、棒状燃料元件及其应用,燃料芯块块状或柱状的燃料核芯,所述燃料核芯外依次包覆有疏松热解炭层、内致密热解炭层以及支撑层,所述疏松热解炭层与所述燃料核芯贴合。棒状燃料元件包括包壳,所述包壳内仅封装有若干上述燃料芯块。当将燃料芯块直接封装于包壳内时,由于不需要使用基体,因此没有了基体对性能的影响,棒状燃料元件整体的换热性能和抗PCI(燃料芯块与包壳间作用)性能均得到了更加明显的改善。不同于球形包覆颗粒还需弥散在其他基体中,其整体性能仍会受到基体材料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44871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43873.9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C04B35/50 , C04B35/48 , C04B35/626 , G21C7/2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铪酸铕材料、制备方法及用途,包括:将含铕离子的溶液与含铪离子的溶液混匀,得到含铕和铪离子的混液;将含铕和铪离子的混液进行共沉淀反应,得到氢氧化铕和氢氧化铪共沉淀前驱体;将干燥的氢氧化铕和氢氧化铪共沉淀前驱体于马弗炉中煅烧,得到氧化铕和氧化铪的混合粉体;将氧化铕和氧化铪的混合粉体进行球磨,球磨后过筛得到球磨细粉,即得铪酸铕材料。本发明实施例的铪酸铕材料氧化铕、氧氯化铪溶解为稀溶液后再进行混合沉淀可以显著改善材料化学成分的均匀性,有助于提高材料在工况条件下服役的稳定性,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铪酸铕材料在烧结制备过程中材料均匀性难以保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3388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34124.7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Eu铁基中子吸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含Eu铁基中子吸收体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5.00%~20.00%Eu,10%~40.00%Ni,0.00%~3.00%Zr,0.00%~8.00%Al,余量为Fe;所述含Eu铁基中子吸收体材料在熔炼制备过程中采用了预先制备Eu‑Ni中间合金的方式,可有效降低Eu的挥发,使Eu含量得到准确控制;所述含Eu铁基中子吸收体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050499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36494.4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陶瓷包覆燃料及制备方法,以基体陶瓷颗粒和弥散燃料颗粒为原料制备混合粉体;以混合粉体为原料依次经凝胶注模工艺和烧结工艺处理获得全陶瓷包覆燃料;混合粉体中,弥散燃料颗粒的含量为40vol%‑50vol%。本发明通过近净成型/高温烧结的方法,有效减少陶瓷燃料元件的加工量,解决复杂结构燃料元件制备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276265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1911414581.2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燃料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铀‑氢化钇燃料的棒型燃料元件,包括:包括:上端塞、包壳管、包壳管内涂层、气腔弹簧、垫块、若干块燃料芯块、燃料芯块涂层和下端塞;所述包壳管顶部与上端塞定位固定连接;所述包壳管下端内部由下至上依次堆叠若干块燃料芯块,并形成芯块摞,所述芯块摞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垫块,所述芯块摞上端的垫块上部设置包壳裂变气体气腔;所述包壳裂变气体气腔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气腔弹簧;所述包壳裂变气体气腔下端的气腔弹簧与芯块摞上端的垫块接触;所述包壳裂变气体气腔上端的气腔弹簧与上端塞接触;所述包壳管底部与下端塞焊接连接;所述燃料芯块材料为铀‑氢化钇U‑YHx。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