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93742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25787.X
申请日:2013-04-12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7D307/93 , A61K31/365 , A61P35/00 , A61P9/10 , A61P29/00 , A61P3/10 , A61P33/06 , A61P2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4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下述通式(I)表示的苍耳亭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以接受的盐,Y代表Cl、Br、I、CN、CO2R1、CONR2R3或NR2R3,其中R1代表H、C1-C6的烷烃;R2、R3相同或不同,代表H、C1-C6的烷烃、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烃。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苍耳亭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以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肿瘤、缺血-再灌注病症、炎性疾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疟疾或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
-
公开(公告)号:CN101507735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810243499.3
申请日:2008-12-2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蛎的最佳炮制工艺,其工艺步骤为(1)将牡蛎粉碎,置于坩埚中;(2)选择毒性及药效为指标,筛选煅制温度;(3)选择煅制温度、煅制时间、粉碎粒度、铺垫厚度四个考察因素,各取三个水平,选择L18(37)正交表进行煅制;(3)对煅制的牡蛎分别测定相对硬度;相对密度、疏松度和CaCO3含量;(4)对上述测定结果进行得分计算,得出综合评分;(5)对综合评分进行方差分析,得到优选出的牡蛎炮制工艺为粉碎成粒度为5cm3的小块,铺至4cm厚,在550℃下煅制1.5小时;选择相对硬度、相对密度、疏松度及钙含量为评价指标,所得煅牡蛎相对硬度为30.67,相对密度为3.0,疏松度为0.86,CaCO3含量达到94.77%,重复性好,符合药典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555869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005919.0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12P21/06 , C07K1/14 , C07K1/34 , A61K38/01 , A61K47/26 , A61K9/12 , A61K8/64 , A61K8/04 , A61P1/00 , A61P1/04 , A61P29/00 , A61P31/04 , A61P39/06 , A61Q19/00 , A61K35/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蜚蠊多肽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蜚蠊鲜品酶解产物中富集的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500Da)且小于10000道尔顿(
-
公开(公告)号:CN111579736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010433378.6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针对现有技术中中药栀子在炮制生产过程中采取的以个人经验判断颜色作为唯一指标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引入了一种新的基于气味的栀子炮制控制新方法。利用可准确量化气味值的电子鼻技术采集栀子炮制过程中变化的传感器响应值,有效地解决了其在评价过程中缺乏客观性的技术问题,经过统计计算,确定了基于气味值为指标的数字化标准、模型化标准、“火候”判别函数的方式用于栀子饮片炮制过程中的在线控制。并借助于电子鼻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引起栀子炮制气味变化的指标性成分,并制定限量。将此法用于栀子的炮制生产中,可确保栀子饮片质量的稳定性,并具有客观、快速、可靠的优点,解决现有技术中人为判断缺乏客观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802884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711312219.5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L27/02 , A61L27/12 , A61L27/16 , A61L27/20 , A61L27/50 , A61L27/54 , A61L27/58 , A61L31/02 , A61L31/04 , A61L31/14 , A61L3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磷酸三钙与煅自然铜的3D打印支架,用于骨缺损修复,以质量百分比来算:β‑磷酸三钙55%‑80%,煅自然铜10%‑30%,聚丙烯酸钠2%‑10%、羟甲基丙基纤维素2%‑10%,聚丙烯酸钠是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为100‑1000万,上述4种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的复合物可以加工成骨缺损填充物、三维支架、骨螺钉、骨棒、骨修复融合器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在人体中吸收降解,避免二次手术及植入物的副作用,并且具有骨传导和骨诱导作用,促进骨组织再生,促进骨的愈合。
-
公开(公告)号:CN11157973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33378.6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针对现有技术中中药栀子在炮制生产过程中采取的以个人经验判断颜色作为唯一指标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引入了一种新的基于气味的栀子炮制控制新方法。利用可准确量化气味值的电子鼻技术采集栀子炮制过程中变化的传感器响应值,有效地解决了其在评价过程中缺乏客观性的技术问题,经过统计计算,确定了基于气味值为指标的数字化标准、模型化标准、“火候”判别函数的方式用于栀子饮片炮制过程中的在线控制。并借助于电子鼻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引起栀子炮制气味变化的指标性成分,并制定限量。将此法用于栀子的炮制生产中,可确保栀子饮片质量的稳定性,并具有客观、快速、可靠的优点,解决现有技术中人为判断缺乏客观性的技术问题。
-
-
公开(公告)号:CN106814146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611242593.8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02 , G01N30/06 , G01N2030/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黄蛰虫丸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供试品溶液制备、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的对照指纹图谱等步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检测方法的诸多不足,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出最佳的流动相组成,检测波长、色谱柱,柱温等分析条件,经多次实验验证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可建立良好的指纹图谱。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大黄蛰虫丸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大黄蛰虫丸中极性差异较大的多种活性成分,从而可以全面、客观、准确的检测和评价大黄蛰虫丸的质量,为保证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288653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801569.2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47/48 , A61K9/00 , A61K9/06 , A61K31/704 , A61P35/00 , A61K31/3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亲性寡聚多肽药物结合物,本发明将药物通过化学结构上的羟基或氨基直接与寡聚多肽C端的羧基缩合形成酯键或酰胺键,或者药物通过化学结构上的羧基与寡聚多肽N端的氨基缩合形成酰胺键,或者药物通过一定的链接分子与寡聚多肽结合。本发明以安全性高的氨基酸制备的寡聚多肽为主要构筑材料,与抗癌药物偶联,制备为寡聚多肽药物结合物,与传统的制剂相比,由于药物与载体材料直接结合,具有安全性好、载药量高的优点,进入体内后可以长时间发挥药效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