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支承结构
    8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78939A

    公开(公告)日:2005-10-05

    申请号:CN03820384.7

    申请日:2003-05-14

    Abstract: 一种微机电器件,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带条或者悬臂结构形式的可动微结构(704)。该带条或者悬臂结构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支承区域(703)与基板(701)相连,该支承区域具有多个固定支承部件(711,711’)和多个柱支承部件(713,713’)。该微机电器件是带有多个可动带条结构的光学微机电器件,每个带条结构相对两端由支承区域(703)支承,每个支承区域具有多个固定支承部件(711,711’)和多个柱支承部件(713,713’)。

    在微机电结构应用中形成间隙的牺牲层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522223A

    公开(公告)日:2004-08-18

    申请号:CN02813191.6

    申请日:2002-06-27

    Inventor: Q·马 P·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1C1/00126 B81C2201/0109 H03H3/0072

    Abstract: 一种方法,包括:在衬底的一定区域上形成多个三维第一结构;在形成第一结构之后,在所述衬底的区域上共形引入牺牲材料;在牺牲材料上引入第二结构材料;以及清除牺牲材料。一种装置,包括:处于衬底上的第一结构;以及处于衬底上被清除的薄膜的厚度所确定的未被填充的间隙与第一结构分隔的第二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