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6255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294549.6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C23C14/50 , C23C16/4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环境下转台稳定支撑结构,涉及转台支撑领域,包括若干组多段螺栓连接组合的支撑立柱和连接若干组支撑立柱的安装板,支撑立柱采用殷钢材料制成,每组支撑立柱总长介于1.5~2m,支撑立柱外设有热控系统以使支撑立柱温度变化介于20±1℃;转台固定在支撑立柱顶部,支撑立柱底部伸出真空罐与气浮平台固连,本发明具有能够在真空罐内最大化降低立柱热变形对转台精度的影响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44305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63225.4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星敏感器光轴基准在轨感知及传递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基于光学自准直监测原理,综合参考光点的个数及分布位置与精度的关系设计参考光全视场圆环分布方案;然后在星敏感器既有星光探测系统中引入参考光源、分光以及引光组件,构建一体化光轴自主感知测量装置,并利用转台、基准镜完成自感知系统精细化标定;最后根据多矢量定姿原理,建立光轴基准感知测量模型,解算光轴基准变化矩阵并传递给整星控制系统或载荷。本发明方法直接利用了星敏感器自身精密星光探测系统以及数据处理单元,可最大程度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光轴在轨实时监测及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11788995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33902.9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束照度均匀性测试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沿光路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光源、多个平行光管和一个光学检测单元,每个光源均位于一个平行光管的入光侧,光源用于为平行光管提供照明,以使平行光管发出平行光束;光学检测单元包括一个聚光器、一个分束镜和两个光学探测器;聚光器用于将平行光束汇聚在分光镜上;分光镜用于对平行光束进行分束,得到两个分束光,一个分束光在第一光学探测器上形成第一光斑,另一个分束光在第二光学探测器上形成第二光斑;第一光学探测器设置于聚光器的基准焦平面;第二光学探测器设置于聚光器的焦面前半个波长的离焦处。本方案能够提高光束照度均匀性测试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09931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0657404.7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航天器上的多模式一体化光机系统天线,该系统通过各部的合理布局,一体化结构设计,能够基于可见光、红外、微波和激光实现目标的多波段复合探测。极大的降低航天器系统资源需要,在实现同一功能目标探测时,航天器安装的探测仪器由四种减少为一种,航天器安装接口由四种减少为一种,供电信号由四种减少为一种。将航天器力学、热学等空间环境试验条件由四种,统型为一种,将原来的四种试验多次开展试验,降低为一种一次试验,将空间环境试验费用降低1/4。将原有的可见光、红外、激光、微波四种探测波段设备一体化设计为一种一体化光机系统天线,极大的降低了整体的重量、功耗和体积,降低航天器的包络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77273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37427.9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尺寸结构真空环境内的变形监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由至少四台监测相机采集的待监测区域中待监测点的监视图像;其中,不同监测相机对应的监视区域不同,且监测相机固定安装在可移动的转台上;确定采集监视图像的监测相机所在转台的位置信息;根据各监测相机之间的位姿关系、监视图像和位置信息,确定待监测点的三维坐标;根据不同时刻下待监测点的三维坐标,确定变形结果。本方案提供的大尺寸结构真空环境内的变形监测方法能在真空环境下对大尺寸结构的自动化变形监测,提高变形监测效率。
-
-
公开(公告)号:CN11604766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00007.2
申请日:2023-01-02
Abstract: 设计一种针对暗弱星光模拟器的星点能量细分调节装置,主要由光纤I、光纤扩束连接器、星点能量衰减器、光阑位置调整机构、光纤收束连接器和光纤II组成,通过星点能量衰减器实现在不影响模拟光谱特征、不降低光源稳定性的前提下,对星点能量的细分调节。同时通过光纤扩束连接器、光阑位置调整机构和光纤收束连接器控制光束传播路径相对于光阑的位置,从而提高星点能量调节范围与细分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88070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68770.7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对形变加载下获得的图像进行处理的方法,包括:从星敏感器的指向测量仪获取其所捕获的在应力应变作用下所成的图像;从图像中提取成像物体的三维模型以及利用传感器检测到的应力应变的方向和大小;建立三维模型的位移(x,y,z)与力矩r和角位移ψ的对应关系;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成像物体的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得到网格线和网格节点,利用多点约束方法和边界条件及成像物体的工况,确定成像物体的位于网格线或网格节点上的预设约束点的集合以及与成像物体相连接的物体上的应力施加点;根据对应力施加点施加的应力应变,计算成像物体的预设约束点上的应力应变。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准确标定星敏感器的指向测量仪。
-
公开(公告)号:CN105890625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610206650.0
申请日:2016-04-05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1C25/00
Abstract: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遮光罩的星敏感器的杂光测试方法,包括:步骤一、安装测试系统;步骤二、记录待测星敏感器(9)光轴与杂散光阑(5)入射光束垂直时待测星敏感器(9)探测器的杂光图像IMG90;步骤三、改变待测星敏感器(9)和杂散光阑(5)入射光束间的夹角,测试不同角度θi对应的待测星敏感器(9)探测器上的杂光图像IMGNi;步骤四、将IMGNi与IMG90相减,得到不同角度θi对应的图像数据IMGi;步骤六、计算图像数据IMGi的图像灰度数据平均值DN;步骤七、计算杂光照度Eccd(i):步骤八、计算获得点源透射比PST曲线。本发明解决了高吸收率碳纳米管涂层的杂光抑制能力测试问题,测试准确度高,适用于各类型光学系统的杂光抑制能力测试,通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5806239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610323690.3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1B11/14
Abstract: 一种激光扫描式星敏感器离焦量快速检测方法,步骤为:一、将激光器(1)对准星敏感器的光学系统(2)入瞳圆周上的一点照射,星敏感器探测器采集激光器(1)光束汇聚在星敏感器探测器上的弥散斑,记录此时激光器(1)位置a1和弥散斑位置h1;二、将激光器(1)沿光学系统(2)直径方向移动,移动距离为光学系统入瞳直径D,记录此时激光器(1)位置a2和星敏感器探测器上弥散斑位置h2;三、计算弥散斑位置h1和弥散斑位置h2间的距离Lo,判断弥散斑运动方向;四、计算星敏感器探测器相对于光学系统工程焦面(4)的离焦量Δf。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无法定量测量星敏感器焦面离焦量的问题,同时可以满足快速、非接触的使用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