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00052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598459.6

    申请日:2014-10-30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装置,其中,多个第1配线层(M1)配置在基板(SUB)的主表面上,第1绝缘膜(SO12)配置为覆盖多个第1配线层(M1)的上表面,第2绝缘膜(SO13)配置为覆盖第1绝缘膜(SO12)的上表面,多个第2配线层(M2)配置在第2绝缘膜(SO13)上。金属电阻元件层(Rmn)配置在多个第2配线层(M2)中的至少一个第2配线层(M2)的正下方。多个导电层(CP1)分别从多个第2配线层(M2)沿与主表面交叉的Z方向朝向金属电阻元件层(Rmn)延伸。金属电阻元件层(Rmn)包括金属配线层(Rm)。多个导电层(CP1)中的至少一个导电层(CP1)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金属配线层(Rm)连接。

    半导体器件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76717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410553520.5

    申请日:2014-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可以提高短路能力同时抑制整体电流能力下降的半导体器件。在该半导体器件中,在半导体衬底的主表面上在一个方向上布置成行的多个IGBT(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包括在该一个方向上位于最端部的IGBT和相比于位于最端部的IGBT位于更中间的IGBT。位于最端部的IGBT的电流能力高于位于中间的IGBT的电流能力。

    半导体器件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44008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110408212.X

    申请日:2011-1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088 H01L21/823481 H01L27/02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其抑制电子从输出晶体管的形成区域向其它元件的形成区域的移动的效果高、并能够抑制元件的错误动作。具备半导体衬底(SUB)、一对注入源元件(DR)、有源势垒结构(AB)以及p型接地区域(PGD)。半导体衬底(SUB)具有主表面且在内部具有p型区域。一对注入源元件(DR)形成在p型区域上且形成在主表面上。有源势垒结构(AB)配置在主表面上被一对注入源元件(DR)夹持的区域上。p型接地区域(PGD)是如下的区域:形成在避开主表面上被一对注入源元件(DR)夹持的区域而与一对注入源元件(DR)和有源势垒结构(AB)相比更靠近主表面的端部侧,并且与p型区域电连接,能够施加接地电位。p型接地区域(PGD)在与一对注入源元件(DR)所夹持的区域相邻的区域上断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