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
    1.
    发明授权
    悬架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242400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1980043286.2

    申请日:2019-06-07

    Abstract: 提供一种悬架,该悬架不仅能够在簧上与簧下之间产生衰减力,还能够使车轮转向。悬架(3)具备:轴(5),其与车辆的簧上连结,且形成有螺纹槽(5a)和花键槽(5b);滚珠丝杠螺母(6),其经由滚珠(17)而组装于轴(5);滚珠花键螺母(7),其经由滚珠(10)而组装于轴(5);滚珠丝杠用马达(8),其与滚珠丝杠螺母(6)连接;滚珠花键用马达(9),其与滚珠花键螺母(7)连接;以及壳体(18),其与车辆的簧下连结,且对滚珠丝杠用马达(8)和滚珠花键用马达(9)进行保持。滚珠花键用马达(9)使滚珠花键螺母(7)和轴(5)相对于壳体(18)相对旋转。

    线性电动机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05139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580067394.5

    申请日:2015-1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推力且也能降低齿槽效应的线性电动机。固定件(1)在冲程方向上具备多个铁心单元(21a、21b、21c)。各铁心单元(21a、21b、21c)具备:具有第磁极(34a)及极性与第磁极(34a)不同的第二磁极(34b)的第铁心(31);卷绕于第铁心(31)的线圈(41a、41b);具有第三磁极(35a)及极性与第三磁极(35a)不同的第四磁极(35b)的第二铁心(32);卷绕于第二铁心(32)的线圈(42a、42b)。第三磁极(35a)与第磁极(34a)对置,第四磁极(35b)与第二磁极(34b)对置。可动件(2)被夹在第磁极(34a)与第三磁极(35a)之间,并且被夹在第二磁极(34b)与第四磁极(35b)之间。

    线性同步电动机以及线性电动机促动器

    公开(公告)号:CN101278467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680036187.4

    申请日:2006-0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4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使三相交流电通过移动元件的线圈时可使各相所产生的推力均匀、尽可能缩小推力变化的线性同步电动机,由使N极和S极直线地交替排列的固定磁铁(4)、和与该固定磁铁(4)相对并随着三相交流电的通电产生移动磁场而向上述固定磁铁(4)施加推力的移动元件(5)构成,上述移动元件(5)由铁心部件(50)和线圈(51)构成,铁心部件(50)排列有上述交流电的相数的自然倍数的数量的齿(52);线圈(51)卷绕在各齿(52)上并通有上述交流电的任何一相电流,在上述铁心部件(50)具有的多个齿(52)中,与通过卷绕在该铁心部件(50)两端的齿(52)上的线圈(51)的交流电的u相、w相对应的齿(52)的前端比其余的v相的齿(52)的前端更向上述定子磁铁(4)突出。

    致动器或悬架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59989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080074787.X

    申请日:2020-11-02

    Abstract: 提供能够缩短全长的致动器。致动器(2)具备:外壳(7);中空轴(8),其经由轴承(9a、9b)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外壳(7),且具有底部(8b);丝杠轴(14),其与中空轴(8)的底部(8b)连结,且具有与中空轴(8)共同的中心线;螺母(15),其与丝杠轴(14)螺纹卡合。螺母(15)沿着丝杠轴(14)的轴向移动而能够进入中空轴(8)与丝杠轴(14)之间。

    车高调整方法及车高调整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9574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80039146.4

    申请日:2023-0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在送电单元的埋没距离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接受所期望的电力的车辆的车高调整方法及车高调整系统。该车高调整方法是车辆的车高调整方法,且具有:受电单元,其与埋设于道路的送电单元对应;以及车高调整单元,其对距所述道路的车高进行调整,其中,所述车高调整方法包括:对所述送电单元的送电侧逆变器电压进行检知的送电侧逆变器电压检知工序;算出与所述送电侧逆变器电压对应的所述送电单元与所述受电单元的耦合系数的耦合系数算出工序;以及将所述车高调整单元驱动至与所述耦合系数对应的车高的车高调整工序。

    线性编码器装置以及基准位置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90250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480025253.2

    申请日:2014-0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5/165 G01D5/244 G01D5/2457

    Abstract: 线性编码器装置(60)具备:同步信号生成部(83),基于与线性标度(61)对置设置的第1传感器(66)所输出的信号,在第1传感器(66)沿着线性标度(61)移动时生成与移动距离同步的周期性的同步信号;参考信号生成部(82),基于与第1传感器(66)一同设置的第2传感器(67)所输出的信号,生成表示检测到参考标记的脉冲信号;和基准位置检测部(84),在参考信号生成部(82)生成了脉冲信号之后,若同步信号变化为给定值,则生成表示检测到预先规定的基准位置的基准位置信号。

    线性电动机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39703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180028790.9

    申请日:2011-05-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不加长电枢在移动方向上的长度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齿槽效应的线性电动机。线性电动机具备:励磁部(5),其以N极和S极交替形成的方式将多个永磁铁排列为直线状;电枢(10),其具有磁芯(14)和多个线圈(16),所述磁芯(14)具有与励磁部(5)隔着间隙而对置的多个齿(14a),所述多个线圈(16)卷绕在磁芯(14)的多个齿(14a)上。所述线性电动机的特征在于,卷绕有线圈(16)的多个齿(14a)中,位于电枢(10)的相对移动方向两端的齿(14a-1)在相对移动方向上的宽度(TW1)从其根部(18)至前端部(19)比其余的齿(14a-2)在相对移动方向上的宽度(TW2)细。

    线性电动机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39703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180028790.9

    申请日:2011-05-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不加长电枢在移动方向上的长度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齿槽效应的线性电动机。线性电动机具备:励磁部(5),其以N极和S极交替形成的方式将多个永磁铁排列为直线状;电枢(10),其具有磁芯(14)和多个线圈(16),所述磁芯(14)具有与励磁部(5)隔着间隙而对置的多个齿(14a),所述多个线圈(16)卷绕在磁芯(14)的多个齿(14a)上。所述线性电动机的特征在于,卷绕有线圈(16)的多个齿(14a)中,位于电枢(10)的相对移动方向两端的齿(14a-1)在相对移动方向上的宽度(TW1)从其根部(18)至前端部(19)比其余的齿(14a-2)在相对移动方向上的宽度(TW2)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