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40374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610134764.9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赵光正
Inventor: 赵光正
IPC: A61N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H39/002 , A61B5/0015 , A61B5/022 , A61B5/024 , A61B5/04085 , A61B5/4854 , A61B5/7235 , A61H2201/0157 , A61H2201/10 , A61H2201/165 , A61H2201/1688 , A61H2201/5005 , A61H2201/5007 , A61H2201/5035 , A61H2201/5043 , A61H2201/5076 , A61H2201/5097 , A61H2230/06 , A61H2230/08 , A61H2230/30 , A61N1/0456 , A61N1/0492 , A61N1/205 , A61N1/36014 , G16H10/60 , G16H20/30 , G16H20/90 , G16H40/63 , H04M1/72527
Abstract: 一种能对应中医人体经络产生气血共振的系统,包含一个包括一个操作接口及一个运算模组的控制单元、一个用于输出一笔相关于人体动脉搏动的脉搏信号的测脉单元,及一个共振单元。该共振单元包括一个具有一个调控模组及一个脉波模组的脉波产生器,及至少一个用于刺激所对应经络的电极贴片。其中,该调控模组解析该脉搏信号,而获得该动脉的一个搏动相位及一个搏动频率,并配合由该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以调变输出一笔调控信号给该脉波模组。使该脉波模组输出一笔相关于该调控信号的电气信号至该电极贴片,让该电极贴片下的肌肉产生间歇性收缩,而与该经络产生共振。
-
公开(公告)号:CN105616112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510387982.9
申请日:2015-07-03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H3/00 , A61H1/0244 , A61H2201/1215 , A61H2201/1628 , A61H2201/164 , A61H2201/165 , A61H2201/501 , A61H2201/5064 , A61H2201/5069 , A61H2201/5079 , A61H2201/5084 , A61H2201/5097 , A61H2230/085 , A61H2230/605 , A61H2230/625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辅助转矩设置设备以及步行辅助设备,其中,所述辅助转矩设置设备被配置为通过将用户的身体信息应用到预定的身体模型来生成参考步态模型,并通过基于参考步态模型调整从步行辅助设备提供给用户的辅助转矩来设置最佳辅助转矩。
-
公开(公告)号:CN109771225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324811.1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A61H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5/0102 , A61B2562/0219 , A61B2562/0252 , A61H1/0266 , A61H3/00 , A61H2201/164 , A61H2201/1642 , A61H2201/165 , A61H2201/5007 , A61H2201/5058 , A61H2201/5061 , A61H2201/5069 , A61H2201/5084 , B25J9/0006 , G16H20/30 , G16H50/20
Abstract: 提供一种步行辅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步行辅助装置的控制方法可:估计用户的脚的状态矢量和与状态矢量对应的方差矩阵;响应于从接触传感器接收到接触信号,基于估计的状态矢量所包括的至少一个估计来调节接触传感器的概率,来产生调节的概率;基于包括调节的概率的测量误差矩阵,计算加速度传感器的测量值与估计的状态矢量之间的结合率;基于计算的结合率,更新状态矢量和方差矩阵;基于更新的状态矢量和更新的方差矩阵,确定脚是否踏在地面上;基于确定的结果,改变步行辅助装置的操作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977047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0264294.7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福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A43B2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H3/00 , A61F2/70 , A61H1/0262 , A61H1/0266 , A61H2201/0192 , A61H2201/1207 , A61H2201/164 , A61H2201/165 , A61H2201/1671 , A61H2201/1676 , A61H2205/12 , B25J9/0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助行装置的鞋组件。所述鞋组件包含鞋垫及位于鞋垫上的鞋套。所述鞋套包含一凹部,以容置连接于助行装置的鞋套与小腿支架间的侧板的第一部分;所述鞋套还包含一支承板,位于该鞋垫上,以作为上述侧板的第二部分的支点。当第一部分容置于凹部内时,所述第二部分覆盖凹部。
-
公开(公告)号:CN10960258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088513.5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刘静
Inventor: 刘静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IPC: A61H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H1/0237 , A61H1/0266 , A61H2201/0157 , A61H2201/165
Abstract: 一种促进血液流动的装置,包括:绳带,用于套设于用户的足趾下方;致动器,用于将所述绳带间歇性地向下肢拉紧和放松;附着元件,用于将所述致动器附着在用户的下肢上。该装置是小型的、便携的、简单的机械装置,通过将能量特别是电能或者磁能转换为机械力,拉动足背曲和跖曲,从而带动小腿肌肉发生收缩和舒张运动,挤压小腿静脉,使得血液持续流动,达到防止血栓形成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562265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80046204.0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奥托·博克保健产品有限公司
IPC: A61N1/36 , A61F2/72 , A61F5/01 , A61N1/04 , A61F2/68 , A61B5/00 , A61B5/11 , A63B23/04 , A61F2/60 , A61F2/76 , A61F2/50 , A61F2/7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H3/00 , A61B5/112 , A61B5/6811 , A61B5/6828 , A61B2505/09 , A61B2562/0219 , A61F2/50 , A61F2/60 , A61F2/64 , A61F2/68 , A61F2/72 , A61F5/0102 , A61F5/0125 , A61F2002/5003 , A61F2002/5039 , A61F2002/607 , A61F2002/6818 , A61F2002/701 , A61F2002/7615 , A61F2002/7625 , A61F2002/7635 , A61F2002/764 , A61F2005/0167 , A61F2005/0169 , A61F2005/0188 , A61F2250/0001 , A61H1/024 , A61H2201/0165 , A61H2201/10 , A61H2201/1215 , A61H2201/1238 , A61H2201/164 , A61H2201/165 , A61H2201/1676 , A61H2201/5058 , A61H2201/5061 , A61H2201/5069 , A61N1/0452 , A61N1/0484 , A61N1/0504 , A61N1/36003 , A61N1/36014 , A61N1/36017 , A63B23/0482 , A63B23/04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矫形外科技术系统,具有:a.用于激活至少一个肌肉的至少一个刺激电极(10),b.矫形或假肢装置(20),该矫形或假肢装置能够施加在病人的身体上并且能够固定在其身体上,该矫形或假肢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关节(41、42),通过该关节使所述矫形或假肢装置(20)的近中部件和远中部件(21、22;22、23)能枢转地相互连接,c.至少一个能调整的阻力装置(30),该阻力装置布置在所述远中部件和所述近中部件(21、22)之间并且通过该阻力装置能够调节抵抗所述近中部件(21)相对于所述远中部件(22)的偏转的运动阻力,d.用于感测力、位置、加速度和/或和/或力矩的传感器(61、62、63、64、65、66),e.控制装置(50),该控制装置与所述传感器(61、62、63、64、65、66)和所述阻力装置(30)耦合,处理所述传感器(61、62、63、64、65、66)的传感器值,并且根据所述传感器值调整所述阻力装置(30)。
-
公开(公告)号:CN109498370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603026.X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A61H1/02 , A61B5/0488 , A61B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H1/0237 , A61B5/04012 , A61B5/0488 , A61B5/7203 , A61B5/7235 , A61B5/7253 , A61H2201/165 , A61H2205/10 , A61H2230/0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肌电小波关联维的下肢关节角度预测方法。首先,从人体下肢的相关肌肉组上采集表面肌电信号,运用能量阈值确定表面肌电信号的动作信号段。对动作信号段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小波降噪得到有效表面肌电信号。然后将有效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小波多尺度分解,提取每一层的低频系数,再对每一层低频系数计算关联维。结合低频系数和关联维数计算有效肌电信号的小波关联维系数特征,将这一特征作为预测网络的输入。先将提取到的肌电信号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按上述方法提取特征。训练集训练好网络之后,使用测试集验证预测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得了较高的人体下肢运动膝关节角度预测率,预测结果优于其它预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481238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619428.9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H1/0218 , A61F5/00 , A61H1/0292 , A61H2201/1238 , A61H2201/165 , A61H220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脊椎康复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弯曲型液动人工肌肉的脊椎康复装置。包括脊椎辅助模块、柔性垫、控制系统、绑带、柔性主骨及驱动系统,其中柔性主骨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脊椎辅助模块,相邻两个脊椎辅助模块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组件连接,柔性垫与设置于柔性主骨下端的脊椎辅助模块连接,柔性垫的两侧设有绑带,驱动系统与各脊椎辅助模块连接,用于驱动各脊椎辅助模块进行屈曲运动及侧向弯曲运动,控制系统设置于绑带上、且与驱动系统连接。本发明根据不同的人体上半身高,组合成需要的高度,且模块化有助力于更换模块;各个模块间的连接采用柔性材料连接,增加辅助装置的人机交互性及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64274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910009698.6
申请日:2019-01-05
Applicant: 孙敬蕾
Inventor: 孙敬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H15/0078 , A61F7/007 , A61F2007/0002 , A61F2007/0011 , A61F2007/003 , A61F2007/0071 , A61H39/04 , A61H2015/0035 , A61H2201/0207 , A61H2201/0235 , A61H2201/1207 , A61H2201/165 , A61H2205/02 , A61H220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摩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脑部按摩装置。包括支架Ⅰ、动力机构、执行机构、穿戴构件Ⅰ、穿戴构件Ⅱ、支架Ⅱ、辅助机构、穿戴构件Ⅱ和保护构件,穿戴构件Ⅰ、穿戴构件Ⅱ和穿戴构件Ⅱ便于将本装置穿戴在使用者的肩上,便于使用者在坐着、站立或移动时使用本装置,加热器Ⅰ、加热器Ⅱ、加热器Ⅲ和加热器Ⅳ给使用者的头部、颈部和肩部施加热量,具有安神和驱寒等保健功效,可以前后移动、转动并可以上下移动的按摩构件Ⅰ可以模仿按压头部的动作,按摩使用者头部的多个穴位,上下移动的三个按摩轮会对使用者的脑后和颈部进行滚推,模仿推拿中的推、按的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09363894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522466.2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李燕
IPC: A61H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H1/0288 , A61H2201/1207 , A61H2201/1638 , A61H2201/165 , A61H2205/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便捷式手指辅助护理康复器,包括固定板、电机、旋转轴、凸轮、安装板、滑杆、连接块、弹簧、连接板、绑带、固定带,该便捷式手指辅助护理康复器,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无需医护人员或陪护人员人工手动即可实现对患者手指的锻炼,不仅确保了患者的康复效果,还减少了医护人员或陪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