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1423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0529215.6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T11/00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48 , G06V10/44 , G06V10/77 , G06N5/01 , G06N20/20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自编码器网络的C‑Mn钢显微组织图像生成方法,属于钢铁显微组织图像预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C‑Mn数据集;对C‑Mn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及扩充;对自编码器进行改进;构建编码器与解码器网络模型;应用编码器模型进行特征提取;构建PCA模型;构建XGBoost模型;将自设定的成分工艺数据依次输入到训练完毕的XGBoost模型、PCA模型及解码器模型中,得到预测的显微组织预测图像。本发明通过在传统的自编码器结构中引入稠密卷积块构成DCB‑AE网络,通过基于DCB‑AE网络的数据降维与升维方法解决了传统AE网络对于大尺度图像拟合的问题,此外,结合机器学习模型提高了显微组织图像生成模型的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897227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10444584.6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 湖南华菱涟钢特种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4 , G06F18/23213 , G06F18/2431 , G06F30/27 , G06F18/24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改进随机森林算法的多钢种力学性能预报方法,涉及热轧带钢轧制生产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搭建综合数据平台,采集一段时间内的热轧带钢生产数据样本,获得完整生产数据样本集合;并对完整生产数据样本集合进行特征信息筛选及数据清洗;然后基于改进随机森林方法构建多钢种力学性能预报模型并进行模型训练;将待预测的完整生产数据样本输入多钢种力学性能预报模型,得到待预测的完整生产数据样本的力学性能值。该方法利用已建立好的力学性能预报模型可以实现力学性能的实时预测,降低产品的检测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68250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07256.5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位数回归森林的HRB400E钢材力学性能预测方法,数据样本的选取;数据处理;数据划分:将实际数据集按照数据划分策略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分位数回归森林模型:利用分位数回归森林模型对训练数据进行计算,结合贝叶斯优化方法确定模型最优超参数组合,从而得到最终预测模型;HRB400E钢材力学性能预测:利用最终的预测模型对待预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待预测HRB400E钢材的力学性能预测值。本发明采用上述步骤,通过在随机森林模型中引入分位数回归从而实现区间预测,并结合贝叶斯优化确定最优参数组合,得到最优预测模型,可以反向对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和指导,对提高产品质量起到了有利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6886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16777.7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温环境薄板试样准原位拉伸测试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杆,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带动传动杆转动的动力元件,动力元件通过连接件与传动杆连接,传动杆的底端设置有滑块,滑块与传动杆之间螺纹传动连接,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对滑块的滑动具有导向作用的导向结构,壳体的底部内壁上拆卸的设置有定位块,薄板试样固定在定位块与滑块之间;壳体的内部填充有液氮,液氮覆盖薄板试样。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超低温环境薄板试样准原位拉伸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本发明采用上述超低温环境薄板试样准原位拉伸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超低温准原位拉伸装置价格高、操作复杂、超低温环境难实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41409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79286.7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超低温环境下的金属圆柱试样疲劳测试装置,包括低温环境箱、液氮箱、动夹头和定夹头,液氮箱穿过低温环境箱,液氮箱为圆柱形,液氮箱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动夹头,动夹头与液氮箱之间设置有动夹头座板,液氮箱中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位于动夹头与定夹头之间,进气口与液氮泵低温导管连通,液氮箱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定夹头,定夹头与液氮箱螺纹连接,动夹头和定夹头分别与圆柱疲劳试样的两端螺纹连接。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适用于超低温环境下的金属圆柱试样疲劳测试装置,能够实现实验环境的持续低温,且大幅降低液氮消耗量,成本低且结构可靠,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468863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416777.7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温环境薄板试样准原位拉伸测试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杆,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带动传动杆转动的动力元件,动力元件通过连接件与传动杆连接,传动杆的底端设置有滑块,滑块与传动杆之间螺纹传动连接,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对滑块的滑动具有导向作用的导向结构,壳体的底部内壁上拆卸的设置有定位块,薄板试样固定在定位块与滑块之间;壳体的内部填充有液氮,液氮覆盖薄板试样。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超低温环境薄板试样准原位拉伸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本发明采用上述超低温环境薄板试样准原位拉伸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超低温准原位拉伸装置价格高、操作复杂、超低温环境难实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1067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96623.X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高硅梯度硅钢薄带及其制备方法,薄带包括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C 0.001~0.08%、Si 4.5~6.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厚度为0.1~0.35mm,宽度≤1000mm,磁感应强度(B8)/T 1.25‑1.56,铁损P10/400 5.1‑12W/kg,强度470‑720MPa,延展率2.5‑10%。制备时,取硅钢薄带原料经表面处理,依次经过特定温度的预热,还原操作后,进行第一阶段渗硅处理,退火后进行第二阶段渗硅与退火处理,并以特定冷速冷却至室温,制得高硅梯度硅钢薄带。该工艺使用极薄低硅钢薄带为初始原料,避免了高硅钢轧制过程脆性开裂,且能够制备出表面和心部Si含量一致或Si含量逐步降低的高硅浓度梯度薄带产品,制备的硅钢薄带具有优异的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281074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77915.1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密度LNG储罐用高锰中厚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LNG储罐用高锰中厚板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30~0.68%,Si:0.15~0.54%,Mn:17.00~24.50%,Al:1.98~8.03%,P:≤0.020%,S:≤0.006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方法:1)冶炼和铸造;2)铸锭均质化处理;3)钢坯的控制轧制;4)钢板的快速冷却,得到低密度LNG储罐用高锰中厚板。本发明中的LNG储罐用高锰中厚板相对于常规的LNG储罐用高锰钢可减重约3.00%~11.54%,可有效降低LNG储运设备自重,采用Al合金化代替Cr、Cu等贵重金属,合金成本也进一步降低。另外,本发明的低密度LNG储罐用高锰中厚板同样具有高的强度和优异的超低温韧性,可满足LNG储运设施的建造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10074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66431.9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7 , G06K9/62 , G06N20/10 , G06F113/26 , G06F119/14 , G06F11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LDA理论的汽车大梁钢力学性能预测方法,涉及汽车大梁钢轧制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材的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预测模型建立方法。热轧高强钢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历史生产数据,并根据历史生产数据构建模型训练数据样本集;训练数据样本集包括携带特征属性(工艺、成分参数)及所对应的力学性能参数;利用训练数据样本集建立力学性能预测模型,最后将预测数据样本集的特征属性参数(工艺、成分参数)输入力学性能预测模型得到预测数据样本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719146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910017644.4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1B45/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58 , C22C38/06 , C22C38/50 , C22C38/48 , C22C38/44 , C22C38/54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针对高表面质量中厚板产品的高效除鳞方法,通过相应装置设置,结合“气雾喷淋+高压水除鳞”的复合除鳞方式实现了中厚板产线加热及轧制过程中钢板表面氧化铁皮全部去除。本发明方法是基于FeO高温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及实验室模拟除鳞试验,提出的一种高效除鳞方法,根据各阶段氧化铁皮厚度及各除鳞位置钢板表面氧化铁皮所处温度区间调整气雾喷淋装置相关参数,在不降低钢板基体温度的条件下快速降低钢板表面氧化铁皮温度,使其由塑性材料转变为脆性材料并产生大量热应力裂纹,然后采用高压水去除已经开裂氧化铁皮。该除鳞技术应用于中厚板生产线,使钢板除鳞效果大幅度提高,从而消除了钢板表面缺陷并改善了钢板表面氧化铁皮状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