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2485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733901.2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厚软土地区滨河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将泡沫轻质土应用于软土路基结构中,利用泡沫轻质土材料的轻质、高强、固化可直立、高流动性和自密实的优势,有效解决滨河软土路基稳定、耐久和沉降开裂等问题。通过轻质材料替代普通土进行路基填筑,大幅度减轻路基自重,减小地基附加应力,从而达到控制路基工后沉降的目的,避免了大规模使用复合地基,有效节约工程投资和缩短施工工期。同时,通过相关构造对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科学管理,不仅可加强河道水流与外侧区域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形成动态补给;还可以使道路表面雨水经过初步沉淀与过滤后汇入河流,以避免河流水体遭受路面面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3216132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390576.3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08
Abstract: 本发明在建筑施工领域,为加快平板荷载试验的效率,公开了一种荷载板拼装方法,采用第一荷载单元至第六荷载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拼装成至少18中不同尺寸规格的荷载板;其中18中不同尺寸规格的荷载板的尺寸规格分别为0.4m*0.4m、0.5m*0.5m、0.6m*0.6m、1.0m*1.0m、1.2m*1.2m、1.3m*1.3m、1.4m*1.4m、1.5m*1.5m、1.6m*1.6m、1.8m*1.8m、2.0m*2.0m、2.2m*2.2m、2.3m*2.3m、2.4m*2.4m、2.5m*2.5m、2.6m*2.6m、2.8m*2.8m、3.0m*3.0m;第一荷载单元的尺寸规格为200mm*200mm;第二荷载单元的尺寸规格为1000mm*200mm;第三荷载单元的尺寸规格为300mm*300mm;第四荷载单元的尺寸规格为1000mm*400mm;第五荷载单元的尺寸规格为1000mm*1000mm;第六荷载单元的尺寸规格为500mm*500mm;应用上述荷载板拼装方法,能够有效加快平板荷载试验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8242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38480.8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00、安装安全护栏,完成施工围挡,开挖基坑放坡平台;S110、安装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S120、安装水泥土搅拌封底桩和水泥土搅拌桩;S130、原位现浇第一节沉井分段;S140、第一节沉井下沉;S150、在第一沉井分段上现浇第二沉井分段;S160、第二节沉井分段下沉;S170、沉井水下封底混凝土施工,地下通道底板浇筑、基坑肥槽素砼回填;S180、拆除第二道钢管支撑后,完成地下通道侧壁及顶板施工;S190、待结构顶板及侧壁刚度达到预定值,回填结构与沉井壁间隙,拆除第一道砼支撑;S200、回填顶板以上场地;应用上述沉井施工方法,能够保障沉井安全、顺利、精准下沉到预定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02700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468017.9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穿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下穿道路领域,本下穿道路结构包括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设置在桥梁两侧的纵坡上,雨水排水系统用于收集输送径流雨水。地下水排水系统,地下水排水系统设置在桥梁两侧纵坡下方,地下水排水系统与雨水排水系统连通,地下水排水系统标高低于雨水排水系统,地下水排水系统包括若干盲管,若干盲管上开设有若干过水孔,若干盲管用于降低地下水水位。通过防水支档结构,阻挡地下水向纵坡覆盖区域渗流,通过地下水排水系统降低地下水位,进而减小运维期间泵站抽排量,有效降低路基范围稳定地下水位高度,隔断路基工作区毛细水,根除涉水路面病害问题,延长路面结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298242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38479.5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形沉井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在基坑底部,安装多个第一封底桩和多个第二封底桩,第一封底桩位于第二封底桩的外围;S200,在第一封底桩上安装异形沉井分段侧壁,异形沉井分段侧壁具有多个延伸部;S300,在第一封底桩上安装第二沉井分段侧壁,使得第二沉井分段侧壁与其中一个延伸部对接,应用上述异形沉井施工方法,能够便于异形沉井的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298242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37100.9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段式沉井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在基坑底部,安装多个第一封底桩和多个第二封底桩,第一封底桩位于第二封底桩的外围;S200,在第一封底桩上安装第一沉井分段侧壁;S300,在第一封底桩上安装第二沉井分段侧壁,使得第一沉井分段侧壁与第二沉井分段侧壁对接,应用上述分段式沉井施工方法,能够便于超长沉井的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2647431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617270.9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22/00 , E01D11/02 , E01D19/16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为解决桥梁工程领域中存在的主缆腐蚀问题,提供一种自锚式悬索桥可更换主缆的施工方法和一种自锚式悬索桥可更换主缆的设计方法,通过在设计阶段即考虑主缆更换以及设计一种增设临时支墩的主缆更换方式。从而使得旧主缆拆除和新主缆安装过程完全独立,新旧主缆间不存在力的传递,更换主缆全过程结构体系受力明确,不存在安全隐患;主缆更换全过程施工工艺常规,实际可操作性强;从根本上解决主缆腐蚀后不可更换从而影响全桥使用寿命的问题;在桥梁设计时充分考虑主缆更换工况,从理论上实现主缆可更换,并且确保主缆更换过程简单,不存在安全隐患,使小跨径自锚式悬索桥主缆更换具备实际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31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445642.2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E02B3/04 , E02B3/10 , E02B3/12 , E02B3/14 , G06F30/28 , G06Q50/08 , G06Q50/26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防洪工程岸堤设计方法,具体为:步骤一:收集和分析选定区域防洪工程设计背景资料,分析选定区域的工程地质,并根据防洪工程现状设计水位和流量;步骤二:通过分析防洪工程现状确定防洪能力,从而布置防洪工程规模;步骤三:根据防洪工程规模布置进行主要建筑物设计进而实现防洪工程的总体布置。发明解决了现有西部高原水道堤岸安全问题整治,规范防洪工程堤岸结构提高生态稳定性同时提高岸堤汛情有效组织和应对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5151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43306.4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F18/2433 , G06N7/02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大数据湖泊生态健康评价方法,包括:将预先获取的当前湖泊水质生态数据输入训练获得的湖泊生态健康模型,获得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等级。训练获得湖泊生态健康模型,包括:获取湖泊水质生态数据,湖泊水质生态数据包括监测数据、区域性天气数据和水文数据;基于假设检验的异常检测方法与基于预测的异常检测方法结合,对监测数据中所存在的异常值进行异常值识别和清洗,获得更新的湖泊水质生态数据;将更新的湖泊水质生态数据输入构建的湖泊生态健康模型,更新构建的湖泊生态健康模型的权重,获得训练完成的湖泊生态健康模型。本发明为湖泊生态健康保护和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3995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48857.7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口滨海湿地多源陆海环境信息集成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河口滨海湿地的多数据源遥感影像数据、海图数据、生态数据和气候数据;步骤2:利用河口滨海湿地的多数据源遥感影像数据和海图数据,计算得到河口滨海湿地的土地利用状况、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其叶面光谱特征;步骤3:采用大数据技术,将生态数据、气候数据、土地利用状况、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其叶面光谱特征进行融合,得到河口滨海湿地多源陆海环境信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