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5062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01446.5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
IPC: B25J9/16
Abstract: 一种基于扫描仪的机器人手眼标定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机器人末端工具坐标系相对于机器人基座标系的第一变换矩阵;建立扫描仪坐标系相对于机器人的基座标系的第二变换矩阵;结合第一变换矩阵和第二变换矩阵获得扫描仪坐标系与机器人末端工具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完成机器人基于扫描仪的定位精度的标定。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扫描仪的机器人手眼标定方法完成了机器人基于扫描仪的定位精度的标定,以此来计算扫描仪相对于机器人的固定位置关系,从而再利用扫描仪来对机器人末端加持工具进行扫描,得到机器人末端的工具相对于机器人末端坐标系的实际位置,使得标定后的工业机器人能够在不同的场合完成对工件的精确扫描提高了加工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81304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12951.X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4093 , G06F30/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编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功能集成数控程序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生成方法包括:获取工件工艺参数,根据工件工艺参数建立工件工艺模型;获取若干工件找正参数,工件找正参数均包括工件找正特征参数和对应的工件找正特征标识;获取若干工件测量参数,工件测量参数包括工件测量特征参数和对应的工件测量特征标识;S4:识别并按照预设排列顺序排列工件找正参数、工件测量参数和工件工艺参数;S5:根据工件工艺模型,按照预设排列顺序,将工件找正特征参数、工件测量特征参数和工件工艺参数转换为数控机床对应的NC代码文件,得到功能集成数控程序。减少了生成过程中的人为干预,提高了编程效率,保证数控程序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026706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0753206.6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抛光方法及系统,在叶片三维模型上选择若干点位保存为理论点云数据;根据理论点云数据将待抛光叶片实际工件放置到对应位置,测量对应点位的位置,根据实际测量结果调整待抛光叶片实际工件的位置,根据此时的机器人位姿计算对应的实际点云数据;基于理论点云数据和实际点云数据的点云匹配算法,计算实际叶片需要调整到的位置和姿态,基于调整后的实际叶片位姿,规划抛光路径,开始抛光。基于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对叶片的位姿进行校准,可以适应较为复杂的叶片结构,校准后的曲面更加贴合,提高了叶片校准的精度,保证了抛光精度和产品合格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产品质量稳定性差,合格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1498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07848.3
申请日:2019-11-13
Applicant: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4B27/00 , B24B21/16 , B24B21/18 , B24B21/20 , B24B29/02 , B24B41/06 , B24B49/12 , B24B51/00 , B24B55/06 , B23D71/00 , B25J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片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包括工业机器人、力控装置、夹持工装、第一抛磨机、第二抛磨机、第三抛磨机,力控装置安装在工业机器人的机械臂端部,夹持工装与力控装置连接,第一抛磨机、第二抛磨机和第三抛磨机分布在工业机器人周围;夹持工装用于夹持叶片,力控装置用于调节叶片与抛磨机之间的接触压力,第一抛磨机用于打磨叶片型面,第二抛磨机用于打磨叶片进气边和排气边,第三抛磨机用于打磨叶片缘板,并用于给叶片型面、叶片进气边和排气边上光。力控装置设定了叶片与抛磨机的接触压力,保证了打磨过程中,不同叶片截面的去除量,抛磨机的不同工位满足了叶片不同位置和精度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814983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911107848.3
申请日:2019-11-13
Applicant: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4B27/00 , B24B21/16 , B24B21/18 , B24B21/20 , B24B29/02 , B24B41/06 , B24B49/12 , B24B51/00 , B24B55/06 , B23D71/00 , B25J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片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包括工业机器人、力控装置、夹持工装、第一抛磨机、第二抛磨机、第三抛磨机,力控装置安装在工业机器人的机械臂端部,夹持工装与力控装置连接,第一抛磨机、第二抛磨机和第三抛磨机分布在工业机器人周围;夹持工装用于夹持叶片,力控装置用于调节叶片与抛磨机之间的接触压力,第一抛磨机用于打磨叶片型面,第二抛磨机用于打磨叶片进气边和排气边,第三抛磨机用于打磨叶片缘板,并用于给叶片型面、叶片进气边和排气边上光。力控装置设定了叶片与抛磨机的接触压力,保证了打磨过程中,不同叶片截面的去除量,抛磨机的不同工位满足了叶片不同位置和精度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702611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10100036.X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与张紧力联合控制的砂带磨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装置包括接触轮组件、第一气缸、驱动轮组件、张紧轮组件、第二气缸、第二惰轮组件和砂带,接触轮组件与第一气缸的气缸推杆的伸出端连接,第一气缸用于调节接触轮组件的接触压力;张紧轮组件与第二气缸的气缸推杆的伸出端连接,第二气缸用于调节张紧轮组件的张紧力;砂带依次绕经驱动轮组件的驱动轮、张紧轮组件的张紧轮、第二惰轮组件的第二惰轮和接触轮组件的接触轮后张紧。本发明控制接触轮组件和张紧轮组件完成相应的位移,消除法向磨削压力改变对张紧力的影响,保持磨削过程的磨削力恒定,从而有效减少了磨削过程振动,保障了加工表面质量和砂带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427419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41498.7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5B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对中定位压紧装置,属于液压夹紧器元件技术领域。包括周向对中定位机构和端面压紧机构;周向对中定位机构包括设于主体的中心通道结构;斜推杆置于主体的中心通道结构内,斜推杆上端为具有斜面的圆台结构,斜面上向内开设用于插入拉块一端的凹槽;顶杆的内端端面与斜推杆的斜面平行配合,顶杆的内端上开设有用于插入弹性圆柱销和拉块另一端的插孔;斜推杆下端的柱体结构底部设有活塞;主体的上端面上设有导向盖;端面压紧机构包括设于主体的杠杆油缸缸体;杠杆活塞的活塞端设于杠杆油缸缸体内,杠杆活塞的杠杆端穿过并伸出主体上端面,杠杆活塞的杠杆端顶部设有压紧部。解决了壳体类零件的快速自动对中定位与夹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42408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0551421.6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嘴壳体的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用增材制造在基板上分别成形出喷嘴壳体和试棒,喷嘴壳体的隔热腔区域设置有通孔,通孔数量至少为两个,试棒与通孔直径和长度相同;步骤二,清理基板、喷嘴壳体表面和试棒的金属粉末,通过通孔清理隔热腔内的金属粉末;步骤三,将试棒插入通孔内,进行密封。解决了喷嘴壳体封闭隔热腔内金属粉料无法清除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42408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551421.6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嘴壳体的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用增材制造在基板上分别成形出喷嘴壳体和试棒,喷嘴壳体的隔热腔区域设置有通孔,通孔数量至少为两个,试棒与通孔直径和长度相同;步骤二,清理基板、喷嘴壳体表面和试棒的金属粉末,通过通孔清理隔热腔内的金属粉末;步骤三,将试棒插入通孔内,进行密封。解决了喷嘴壳体封闭隔热腔内金属粉料无法清除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702611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100036.X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与张紧力联合控制的砂带磨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装置包括接触轮组件、第一气缸、驱动轮组件、张紧轮组件、第二气缸、第二惰轮组件和砂带,接触轮组件与第一气缸的气缸推杆的伸出端连接,第一气缸用于调节接触轮组件的接触压力;张紧轮组件与第二气缸的气缸推杆的伸出端连接,第二气缸用于调节张紧轮组件的张紧力;砂带依次绕经驱动轮组件的驱动轮、张紧轮组件的张紧轮、第二惰轮组件的第二惰轮和接触轮组件的接触轮后张紧。本发明控制接触轮组件和张紧轮组件完成相应的位移,消除法向磨削压力改变对张紧力的影响,保持磨削过程的磨削力恒定,从而有效减少了磨削过程振动,保障了加工表面质量和砂带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