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桥墩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577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29066.4

    申请日:2022-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桥墩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组合式桥墩包括:桥墩基础、第一墩身结构、第二墩身结构和支撑块;第一墩身结构设置在桥墩基础上,第一墩身结构垂直桥墩基础设置,第一墩身结构与桥墩基础固定相连;第二墩身结构设置在第一墩身结构的上方,第二墩身结构的底部与第一墩身结构的顶部固定相连;支撑块设置在第二墩身结构的上方,支撑块的一侧与第二墩身结构相连,支撑块的另一侧与桥梁相连,本发明适用于水中桥墩,通过组合桥墩下部实体墩替代了传统空心墩用于水中时在其内部后填充素混凝土的方式,有效的解决了水渗入墩身内存在于墩身内壁与后填充素混凝土之间裂缝,造成后期安全隐患的问题。

    一种组合式桥墩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577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529066.4

    申请日:2022-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桥墩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组合式桥墩包括:桥墩基础、第一墩身结构、第二墩身结构和支撑块;第一墩身结构设置在桥墩基础上,第一墩身结构垂直桥墩基础设置,第一墩身结构与桥墩基础固定相连;第二墩身结构设置在第一墩身结构的上方,第二墩身结构的底部与第一墩身结构的顶部固定相连;支撑块设置在第二墩身结构的上方,支撑块的一侧与第二墩身结构相连,支撑块的另一侧与桥梁相连,本发明适用于水中桥墩,通过组合桥墩下部实体墩替代了传统空心墩用于水中时在其内部后填充素混凝土的方式,有效的解决了水渗入墩身内存在于墩身内壁与后填充素混凝土之间裂缝,造成后期安全隐患的问题。

    一种轨道交通爬升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0582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151663.3

    申请日:2021-0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爬升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爬升架,爬升架上设置有爬升轨道,用于承载车辆及爬升机的荷载;爬升机,爬升机支撑于爬升轨道上,用于沿着爬升轨道进行爬升;爬升机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爬升机处于第一位置时,爬升机与第一线路轨道相匹配连接,当爬升机处于第二位置时,爬升机与第二线路轨道相匹配连接,第一线路轨道与第二线路轨道处于不同高度;驻车轨道,驻车轨道设置于爬升机上,用于使车辆从第一线路轨道或第二线路轨道驶入爬升机并进行停驻;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爬升机的爬升。本发明实现了车辆在运营过程的整体爬升,避免了因车辆自身爬坡能力不足导致的展线工程,缩短了线路长度,降低了工程造价。

    一种直线电机列车驱动导向系统、方法及其轨道交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7707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447396.4

    申请日:2021-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线电机列车驱动导向系统、方法及其轨道交通系统,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括反应轨道和定子模块。定子模块包括第一线圈组、第二线圈组;反应轨道包括第一反应板、第二反应板、第三反应板和第四反应板,第一反应板和第二反应板沿着列车运行的方向排列并间隔设置构成第一次级组,第三反应板和第四反应板沿着列车运行的方向排列并间隔设置构成第二次级组;线圈通电后,第一线圈组与第一次级组之间和第二线圈组与第二次级组之间产生电磁斥力,电磁斥力在纵向和横向的分力提供驱动力和导向力,竖直分力提供举升力。同时,通过反应板的感应面斜置,增强电磁力导向作用,提高导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种直线电机列车驱动导向方法及其轨道交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77078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447396.4

    申请日:2021-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线电机列车驱动导向系统、方法及其轨道交通系统,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括反应轨道和定子模块。定子模块包括第一线圈组、第二线圈组;反应轨道包括第一反应板、第二反应板、第三反应板和第四反应板,第一反应板和第二反应板沿着列车运行的方向排列并间隔设置构成第一次级组,第三反应板和第四反应板沿着列车运行的方向排列并间隔设置构成第二次级组;线圈通电后,第一线圈组与第一次级组之间和第二线圈组与第二次级组之间产生电磁斥力,电磁斥力在纵向和横向的分力提供驱动力和导向力,竖直分力提供举升力。同时,通过反应板的感应面斜置,增强电磁力导向作用,提高导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种用于大跨度的高铁站台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364852U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21609595.1

    申请日:2023-06-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大跨度的高铁站台梁装置,涉及高铁站台梁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正线箱梁;以及整体箱梁,所述整体箱梁设置在所述正线箱梁的两侧,所述整体箱梁包括承载站台箱梁和多个承载到发线箱梁,所述承载到发线箱梁设置在所述承载站台箱梁的顶部,且两个相邻的承载到发线箱梁之间设置有π形站台,所述承载站台箱梁的顶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内设置有多个卡接台,所述π形站台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卡接固定在多个所述卡接台内。本装置一方面能够保证站台梁整体的受力性能,另一方面保证了站台梁中站台的结构稳定性。

    一种直线电机悬挂系统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431229U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22384706.5

    申请日:2022-09-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线电机悬挂系统,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括车架、初级和次级,所述初级通过柔性组件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柔性组件约束所述初级与所述车架在沿轨道长度方向的相对位移;次级,所述次级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次级与所述初级相互耦合,产生的电磁斥力推动所述车架沿着轨道移动。在本申请中通过侧向限位组件和上卡轮将直线电机初级与次级相对位置关系予以限制,在侧向限位组件、上卡轮和电机法向吸力共同作用下,列车正常运行时初级与次级间的间隙(电机气隙)的变化量近似为0,使电机气隙可以采用≤6mm的额定值,远小于常规轨道交通直线电机气隙(10~12mm),牵引效率提高60%~9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