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导蓖麻子叶节丛芽高频发生组培体系的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8862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73188.5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导蓖麻子叶节丛芽高频发生组培体系的建立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快繁技术领域,是将蓖麻无菌苗的子叶节培养在加有0.2‑1.0mg/L 6‑BA的MS培养基进行暗培养后,转入光下继续培养,发现随着6‑BA浓度的提高,可以促进蓖麻子叶节丛芽的发生。将再生苗带有腋芽的茎段再次转入6‑BA的上述培养基之后,可以促进茎段芽的高频发生。将诱导出的幼苗转接入含有0.3mg/L IBA的1/2MS培养基,可以诱导出根,完成植株的再生。本发明无需特殊的培养设备,处理步骤简单,较短时间就可以获得大量无菌苗,为蓖麻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前提技术。

    黄瓜离体叶绿体电转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66255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27461.2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黄瓜离体叶绿体电转化方法。以黄瓜(Cucumis sativum)无菌子叶分离的叶绿体为材料,建立了在适宜体积和叶绿体浓度与表达载体比例下的黄瓜离体叶绿体电转化体系。转化后叶绿体经短时孵育、离心、DNase I消化后进行裂解,以提取的转化叶绿体DNA和RNA为模板进行PCR和RT-PCT鉴定,结果证明,叶绿体表达载体不仅能高效转入离体叶绿体中,而且在转录水平能检测到外源基因的表达。本发明克服了高等植物细胞内叶绿体转化周期长、技术难和成本高等难题,为高等植物叶绿体转化载体构建和关键元件的功能鉴定以及叶绿体基因表达调控和细胞工程等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新途径。

    一种可生物降解聚(α,β-L-天冬氨酸)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91890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13541.4

    申请日:2010-06-3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生物降解聚(α,β-L-天冬氨酸)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首先利用热缩聚反应制成聚琥珀酰亚胺,即以L-天冬氨酸为原料,以磷酸为催化剂,以环丁砜和1,3,5-三甲苯的混合溶剂为反应溶剂,在氮气氛围下进行加热反应,然后用DMF溶解产物,然后在甲醇中沉淀、离心、洗涤、干燥;2)以醇钠为亲核试剂,进攻聚琥珀酰亚胺进行开环反应,即将聚琥珀酰亚胺溶于DMF中,将醇钠溶液滴加到该溶液中,然后在丙酮中沉淀,抽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固体产物聚(α,β-L-天冬氨酸酯)。本发明的优点是:该制备方法合成简便、易于实施、制造成本低,制得的聚(α,β-L-天冬氨酸)含有较高的α-结构,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

    一种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31863C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510014748.8

    申请日:2005-08-1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可用于制备杀菌剂,其为结构式Ⅰ所示的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非毒性盐:在惰性溶剂水、1,4-二氧六环、二氯甲烷、氯仿、四氢呋喃、甲苯、三甲苯中的单一溶剂或混合溶剂存在下,反应温度保持在80-150℃,将结构式Ⅱ所示的化合物与结构式Ⅲ所示的化合物反应得到结构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其中:R1独立地选自烷基;R2、R3均独立地选自H原子、卤原子、烷基;X为N原子或CH。本发明化合物结构合理,制备方法简便,用于制备杀菌剂。

    1,2,3,6-四氢酞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749255A

    公开(公告)日:2006-03-22

    申请号:CN200510015167.6

    申请日:2005-09-2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可用于制备杀菌剂,其为结构式I所示的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非毒性盐,在惰性溶剂水、1,4-二氧六环、二氯甲烷、氯仿、四氢呋喃、甲苯、三甲苯中的单一溶剂或混合溶剂存在下,反应温度保持在80-150℃,将结构式II所示的化合物与结构式III所示的化合物反应得到结构式I所示的化合物,如上式其中,R1和R2独立地选自H原子、羟基、巯基、烷基、SCN、N3、芳基、杂芳基、稠杂芳基;R3独立地选自羟基、巯基、卤原子、SCN、非取代烷基、烷氧基、N3、芳基、杂芳基、稠杂芳基;X为N原子或CH。本发明化合物结构合理,制备方法简便,用于制备杀菌剂。

    一种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33758A

    公开(公告)日:2006-02-15

    申请号:CN200510014748.8

    申请日:2005-08-1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可用于制备杀菌剂,其为结构式I所示的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非毒性盐。在惰性溶剂水、1,4-二氧六环、二氯甲烷、氯仿、四氢呋喃、甲苯、三甲苯中的单一溶剂或混合溶剂存在下,反应温度保持在80-150℃,将结构式II所示的化合物与结构式III所示的化合物反应得到结构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中:R1独立地选自羟基、巯基、烷基、SCN、N3、芳基、杂芳基、稠杂芳基;R2、R3均独立地选自H原子、羟基、巯基、卤原子、SCN、烷基、烷氧基、N3、芳基、杂芳基、稠杂芳基;X为N原子或CH。本发明化合物结构合理,制备方法简便,用于制备杀菌剂。

    六氢酞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326849C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510015168.0

    申请日:2005-09-2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可用于制备杀菌剂,其为结构式I所示的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非毒性盐:在惰性溶剂水、1,4-二氧六环、二氯甲烷、氯仿、四氢呋喃、甲苯、三甲苯中的单一溶剂或混合溶剂存在下,反应温度保持在80-150℃,将结构式II所示的化合物与结构式III所示的化合物反应得到结构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中:R1独立地选自羟基、巯基、烷基、SCN、N3、芳基、杂芳基、稠杂芳基;R2、R3均独立地选自H原子、羟基、巯基、卤原子、SCN、烷基、烷氧基、N3、芳基、杂芳基、稠杂芳基;X为N原子或CH。本发明化合物结构合理,制备方法简便,用于制备杀菌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