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0027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04282.X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E01D21/00 , E01D19/00 , E01D101/26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承受拉或主拉应力的节段混凝土构件及其连接方式,其主体为混凝土节段,所述混凝土节段内部浇筑一体化设有竖向钢筋、横向钢筋和竖向加强钢筋;所述的横向钢筋采用环箍形式,实现在接缝处的闭合,所述横向钢筋之间通过竖向钢筋连接,所述横向钢筋转弯半径处放置竖向加强钢筋,在所述混凝土节段腹板处预留孔洞,通过锚栓连接方式用钢板将两个相邻的节段梁连接。本发明通过和钢板传递两个节段梁之间的受力,这种方式使得环形的箍筋和螺栓及其共同包围的混凝土形成承受围压的混凝土柱,同时加强钢筋提高了受压柱的弯剪强度,这种形式且施工更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017538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425311.5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拉桥主、边跨恒载配置方法,涉及土木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桥跨上一期恒载和二期恒载,所述主、边跨恒载配置是指调整主、边跨恒载达到合理的比例,使斜拉桥的变形和受力达到理想的状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设定拉索在主梁和索塔上的设计参数;(2)、按梁平、塔直原则计算恒载配置修正系数k、比例系数C;(3)、计算边跨与主跨的恒载线比重比q2/q1;(4)、进行q2/q1与C值关系判断,调整主、边跨恒载的配置。本发明基于结构力学中索塔底拉索力弯矩积归零的算法,提出一种对斜拉桥主、边跨恒载按比例进行准确定量配置的方法,推动了斜拉桥的精确化设计和标准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290027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10104282.X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E01D21/00 , E01D19/00 , E01D101/26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承受拉或主拉应力的节段混凝土构件及其连接方式,其主体为混凝土节段,所述混凝土节段内部浇筑一体化设有竖向钢筋、横向钢筋和竖向加强钢筋;所述的横向钢筋采用环箍形式,实现在接缝处的闭合,所述横向钢筋之间通过竖向钢筋连接,所述横向钢筋转弯半径处放置竖向加强钢筋,在所述混凝土节段腹板处预留孔洞,通过锚栓连接方式用钢板将两个相邻的节段梁连接。本发明通过和钢板传递两个节段梁之间的受力,这种方式使得环形的箍筋和螺栓及其共同包围的混凝土形成承受围压的混凝土柱,同时加强钢筋提高了受压柱的弯剪强度,这种形式且施工更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401639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84100.8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E01D19/02 , E01D21/00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桥梁下部结构快速化建造系统及施工方法,涉及桥梁工程领域,包括预制盖梁和预制管桩,所述预制盖梁中设有盖梁开孔,所述预制管桩采用桩柱一体设计,预制管桩桩内设有管桩开孔,管桩开孔的孔洞与预制盖梁的盖梁开孔的孔洞对接,将竖向钢筋和螺旋箍筋组成的钢筋笼放置于管桩开孔的孔洞内并穿过盖梁开孔的孔洞,浇筑内浇混凝土进行连接。利用混凝土浇筑形成一体,施工较为便捷,对施工精度和灌浆质量要求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51953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06301.2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nventor: 王胜斌 , 胡可 , 徐宏光 , 陈修林 , 徐栋 , 邱体军 , 唐国喜 , 胡胜来 , 曹光伦 , 郑建中 , 朱玉 , 田帅帅 , 李夫凯 , 何玉柱 , 王林凯 , 任金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梁式桥桥跨之间桥面纵向快速连接结构,所述梁式桥桥跨之间桥面纵向快速连接结构包括梁式桥梁相邻两个主梁的梁体、上钢板和沥青铺装层,两个梁体端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梁体内预埋锚固钢筋与锚固钢板,所述锚固钢板位于锚固钢筋上方,所述上钢板分别与两个梁体内的锚固钢板连接,所述沥青铺装层铺设在上钢板以及梁体的桥面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钢结构组件,相较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具有施工快捷,安全耐久的优点。上钢板与锚固钢板之间在端部采用坡口角焊缝将会大大改善钢板及其焊缝的受力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017538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910425311.5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拉桥主、边跨恒载配置方法,涉及土木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桥跨上一期恒载和二期恒载,所述主、边跨恒载配置是指调整主、边跨恒载达到合理的比例,使斜拉桥的变形和受力达到理想的状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设定拉索在主梁和索塔上的设计参数;(2)、按梁平、塔直原则计算恒载配置修正系数k、比例系数C;(3)、计算边跨与主跨的恒载线比重比q2/q1;(4)、进行q2/q1与C值关系判断,调整主、边跨恒载的配置。本发明基于结构力学中索塔底拉索力弯矩积归零的算法,提出一种对斜拉桥主、边跨恒载按比例进行准确定量配置的方法,推动了斜拉桥的精确化设计和标准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216410473U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23110858.8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包括加压组件、组合梁、测量组件、固定支座、中部支撑组件;所述加压组件位于所述组合梁上方,且所述加压组件与所述组合梁连接,所述测量组件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测量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组合梁两端底部,所述固定支座与所述测量组件底部连接,所述中部支撑组件一端支撑于所述组合梁中部,且所述中部支撑组件另一端与地面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均匀作用力于所述组合梁上,且能够对所述组合梁上的力进行实时检测;可以准确测量出所述组合梁两端部的位移变化量,且能够对所述组合梁进行支撑;可以防止所述测量组件在工作时发生偏移或侧翻,大大加强了设备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14530161U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20213158.2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E01D19/00 , E01D10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承受拉或主拉应力的节段混凝土构件,其主体为混凝土节段,所述混凝土节段内部浇筑一体化设有竖向钢筋、横向钢筋和竖向加强钢筋;所述的横向钢筋采用环箍形式,实现在接缝处的闭合,所述横向钢筋之间通过竖向钢筋连接,所述横向钢筋转弯半径处放置竖向加强钢筋,在所述混凝土节段腹板处预留孔洞,通过锚栓连接方式用钢板将两个相邻的节段梁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和钢板传递两个节段梁之间的受力,这种方式使得环形的箍筋和螺栓及其共同包围的混凝土形成承受围压的混凝土柱,同时加强钢筋提高了受压柱的弯剪强度,这种形式且施工更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213389673U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21461074.2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E01D11/04 , E01D19/00 , E01D19/14 , E01D101/30
Abstract: 一种模块化结构斜拉桥,包括节段主梁和节段主塔,所述节段主梁之间通过焊接形成桥梁主体,将主塔外塔壁模块同主梁制作模块对齐顶焊,形成塔梁固结模块,节段主梁上的拉索锚固系统制作模块与塔上锚固系统制作模块之间通过拉索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模块化斜拉桥,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思路,可方便通过改变模块数量调整桥长,改变翼梁尺寸调整桥宽。
-
公开(公告)号:CN210262720U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20731367.9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向回转拉索结构,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所述主跨拉索和边跨拉索在索塔的两侧采用竖琴形式布置,每一层所述主跨拉索和每一层所述边跨拉索在索塔的两侧采用不等高布置且相互对应;所述主跨拉索以及所述边跨拉索均为同向回转拉索,且在索塔内进行180°回转;形成具有构造优势和力学优势的同向回转拉索结构。该实用新型利用拉索自身具有结构状态调节功能的同层主、边跨拉索不等高锚固模式,将同向回转拉索进行模块化设计,简化结构形式,规格统一,降低设计、制造和安装难度,促进斜拉桥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的发展,有利于使该技术得到推广,提升同向回转拉索的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