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的接合位置的优化解析方法、装置以及程序

    公开(公告)号:CN11676207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180092036.5

    申请日:2021-11-01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身的接合位置的优化解析方法是将车身模型的全部或一部分设定为解析对象模型(S1),针对解析对象模型,密集地设定接合候选点而生成优化解析模型(151)(S3),设定变动载荷条件(S5),将给定的目标疲劳寿命的倒数设定为目标累积损伤度(S7),将优化解析模型(151)的刚性的提高、接合候选点(155)的疲劳寿命的倒数即累积损伤度的降低、以及接合候选点(155)的点数的最小化设定为优化解析条件(S9),将变动载荷条件赋予优化解析模型(151)而进行优化解析,求出达成优化解析条件的接合点(157)的最佳配置(S13)的方法。

    热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和热冲压成形品

    公开(公告)号:CN107000020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7089.6

    申请日:2015-09-08

    Abstract: 一种热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其具备:准备在表面形成有Zn‑Ni镀层的第一表面处理钢板上局部地重叠表面形成有Zn‑Ni镀层的第二表面处理钢板并进行焊接而得到的、具备单张部和两张重叠部的热冲压用构件的工序;将热冲压用构件加热至第一表面处理钢板的基底钢板的Ac3相变点以上且1000℃以下的温度范围的工序;使热冲压用构件的单张部和两张重叠部的温度均为第一表面处理钢板和第二表面处理钢板的Zn‑Ni镀层的凝固点以下且第一表面处理钢板的基底钢板的Ar3相变点以上,开始热冲压用构件的冲压成形而得到成形体的工序;和将成形体在用模具夹持的状态下保持于成形下止点,对成形体进行淬火而得到热冲压成形品的工序,将热冲压用构件的板厚比设定为1.4以上且5.0以下。

    冲压成形品的反冲对策效果确认方法以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4789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280040471.4

    申请日:2012-08-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压成形品的反冲对策效果确认方法以及装置,其能够容易且明确地确认冲压成形时的反冲对策效果。本发明的反冲对策效果确认方法的特征在于,以预先设定的成形条件运算成形对象物的分型前的残留应力分布,根据该结果进行分型后的成形对象物的残留应力分布的运算,根据这些结果运算残留应力分布的差值,同样地以变更的成形条件求出残留应力分布的差值,根据这些残留应力分布的差值的结果来求出因成形条件的变更引起的残留应力分布的变化量,并对其进行云图显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