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85565A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610077868.7

    申请日:2006-05-09

    Abstract: 一种齐纳二极管结构,包括:用于生成pn结而形成的n型半导体层(2)及p型半导体层(3、4)、覆盖pn结部分的绝缘膜(5)、与n型半导体层(2)电连接的阴极电极布线(6a)、和与p型半导体层(4)电连接的阳极电极布线(6b)。由p型半导体层(3、4)构成的p型半导体区域具有使持有第1扩散深度和第1峰值浓度的第一p型杂质浓度分布和持有比第1扩散深度浅的第2扩散深度和比第1峰值浓度高的第2峰值浓度的第二p型杂质浓度分布重合的杂质浓度分布。第一p型杂质浓度分布的pn结部分中的浓度比第二p型杂质浓度分布的pn结部分中的浓度高。这样,即便微细化也能防止漏电流增大和杂质区域的电阻上升。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10558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910007504.5

    申请日:2009-0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393 H01L29/063 H01L29/66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用半导体装置,可以确保足够的基板强度,同时,可以形成低导通电阻、高耐压,提高开关速度。它包括:形成在P型半导体基板(1)上的N型表面降场区(2);在半导体基板(1)上部、与表面降场区(2)相邻的P型基区(3);在基区(3)上、离开表面降场区(2)的N型发射极/源极区(8);在基区(3)上、与发射极/源极区(8)相邻的P型基极连接区(10);从发射极/源极区(8)上起、在基区(3)上和表面降场区(2)上形成的栅绝缘膜(6)和栅极(7);以及在表面降场区(2)上、离开基区(3)的P型集电区(4)。半导体基板(1)被导入了晶格缺陷,使得其电阻值变为由添加在半导体基板(1)的杂质浓度决定的电阻值的2倍以上。

    半导体器件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50270A

    公开(公告)日:2006-03-22

    申请号:CN200510099298.7

    申请日:2005-09-14

    Abstract: 在源极电极70和漏极电极80上的钝化膜90中设置离子穿越区100、102,作为第一开口。用密封树脂涂敷钝化膜90,以封装半导体器件。此时,用密封树脂填充离子穿越区100、102,以使密封树脂与源极电极70和漏极电极80直接接触。采用该结构,在高温和高湿的环境下聚集在密封树脂与钝化膜90的界面处的可移动离子经由离子穿越区100、102,放电到源极电极70和漏极电极80,由此不影响N-型扩展漏极区30。因此,可以改善漏极击穿电压。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04284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10168914.3

    申请日:2008-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823462 H01L21/823418

    Abstract: 本发明以低成本提供混载有周边电路和抑制导通电阻的上升、具有高ESD抵抗性、闭锁抵抗性的横型高耐压晶体管的半导体装置。N型高浓度源极区域(107)的扩散层深度比N型低浓度源极区域(105b)的更深。另外,在N型低浓度源极区域(105b)的扩散层的下侧形成有P型基板接点区域(115a)。N型MOSFET的N型源极/漏极区域(105a)和横型高耐压MOS晶体管区域(203)的N型低浓度源极区域(105b)通过同一工序形成,P型MOSFET的P型源极/漏极区域(106)和P型基板接点区域(115a、115b)通过同一工序形成。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半导体器件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72805C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510099298.7

    申请日:2005-09-14

    Abstract: 在源极电极70和漏极电极80上的钝化膜90中设置离子穿越区100、102,作为第一开口。用密封树脂涂敷钝化膜90,以封装半导体器件。此时,用密封树脂填充离子穿越区100、102,以使密封树脂与源极电极70和漏极电极80直接接触。采用该结构,在高温和高湿的环境下聚集在密封树脂与钝化膜90的界面处的可移动离子经由离子穿越区100、102,放电到源极电极70和漏极电极80,由此不影响N-型扩展漏极区30。因此,可以改善漏极击穿电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