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纳米级混合制备MXene-氧化铝纳米复合粉末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6438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46667.9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液纳米级混合制备MXene‑氧化铝纳米复合粉末的方法,首先制备氧化铝溶胶和MXene水溶液,再将两者进行溶液纳米级混合得到MXene‑氧化铝混合液;再混合液快速完全冻结,再真空冷冻干燥使混合液中的溶剂升华,获得MXene‑氧化铝纳米复合粉末。本发明能实现溶液分子级混合MXene和氧化铝,避免了球磨工艺的问题,提高了纳米增强体的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CuO/ZnO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50687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041923.6

    申请日:2022-0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CuO/ZnO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1)将ZIF‑8粉体进行退火处理,得到ZnO粉体;(2)将所述ZnO粉体、硝酸铜和2‑甲基咪唑加入至N,N‑二甲基甲酰胺中混匀后并进行反应,得到铜锌复合材料;(3)对所述铜锌复合材料进行退火处理,得到所述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CuO/ZnO纳米材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CuO/ZnO纳米材料对硫化氢具有优异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150℃时对浓度为10ppm的硫化氢的响应灵敏度能达到900,且制备方法简单、周期短、成本低,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一种纵波横波一体化相控阵探头及基于其的缺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1899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633984.7

    申请日:2021-06-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纵波横波一体化相控阵探头及基于其的缺陷检测方法,属于超声相控阵探头领域,相控阵探头包括纵波模块和横波模块;纵波模块与横波模块以预设的分布方式排列形成阵列;纵波模块是由纵波压电晶片和纵波透波单元组成,纵波模块用于产生沿厚度方向振动的初始纵波,传输至待测试件上聚焦,并接收超声信号中的纵波;横波模块是由横波压电晶片和横波透波单元组成,横波模块用于产生沿与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振动的初始横波,传输至待测试件上聚焦,并接收超声信号中的横波;纵波模块和横波模块的激励时间支持重叠或者交叉。本发明可获得更全面的检测模态、更高的缺陷检测精度、更高的检测效率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一种含有螺旋结构的碳纤维/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2671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94332.9

    申请日:2024-0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螺旋结构的碳纤维/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在聚四氟乙烯薄膜上将碳纤维束进行展纱,得到碳纤维无纬布;在碳纤维无纬布的表面刷涂陶瓷浆料,然后覆盖聚四氟乙烯薄膜;将得到的夹层结构浸泡在液氮中以脱除聚四氟乙烯薄膜,得到陶瓷薄膜;将多个陶瓷薄膜按照预设角度以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进行顺次水平叠放,使相邻陶瓷薄膜的碳纤维束之间的夹角为预设角度;将得到的坯体预制体在真空环境下模压固化;将得到的陶瓷坯体进行高温裂解和PIP工艺致密化,制得含有螺旋结构的碳纤维/陶瓷材料。本发明制得的碳纤维/陶瓷材料的断裂韧性和断裂功等得到大幅提高。

    用于超声探头的喷墨打印墨水、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90362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86102.3

    申请日:2024-01-22

    Abstract: 本发明为用于超声探头的喷墨打印墨水、制备方法及应用。所制备墨水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如下:环氧树脂20‑40wt%、稀释剂30‑60wt%、固化剂20‑30wt%、纳米粉末0‑60wt%、分散剂1‑2wt%;偶联剂:0.5‑1wt%。所制备的墨水通过喷墨打印喷头沉积在陶瓷基板上,经过固化后形成匹配层薄膜和背衬层薄膜。本发明稳定性优良,长时间静置后墨水不沉降,且在进行喷墨打印时,墨水从喷头喷射通畅,不产生堵塞。匹配层薄膜的声阻抗范围为2.7—42MRayl,声衰减的范围为5—9.3dB/cm;背衬层薄膜的声阻抗范围为3—45MRayl,声衰减的范围为18—32.8dB/cm。与传统的匹配层和背衬层制备方法相比,由本发明制备的匹配层和背衬层薄膜具有高表面光滑度、组分高均匀性,可用于超声探头的制备。

    一种光催化产氢的铁@BCN陶瓷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17045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1544719.3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光催化产氢的铁@BCN陶瓷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海藻酸钠、硼酸和尿素加入到水中溶解,得到混合溶液;(2)将铁离子溶液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得到交联溶液;(3)将交联溶液冷冻、干燥;(4)在管式炉中1100~1200℃的温度下高温裂解4~5h,得到铁@BCN陶瓷。本发明制备的铁@BCN陶瓷在紫外光照射的条件下,比原有的BCN陶瓷析氢效率提高了1~2倍;在可见光照射的条件下,比原有的BCN陶瓷析氢效率提高了2~3倍。

    连续纤维/陶瓷复合材料坯体的3D打印成型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7622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23673.6

    申请日:2021-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纤维/陶瓷复合材料坯体的3D打印成型设备及成型方法,用于解决现有连续纤维/陶瓷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中陶瓷在纤维束内填充不均匀的问题。所述成型设备包括外框架、传动机构、超声展丝浸渗装置、成型组件、两级加热组件和控制组件,通过超声展丝浸渗装置连续纤维束在浸渗浆料中被展开和浸渗,浸渗浆料的纤维束和基础浆料经两进一出喷头挤出至加热板固化成丝束,按预设程序执行打印路径获得预定纤维排布方式和外形尺寸的连续纤维/陶瓷复合材料坯体。本发明实现了陶瓷在纤维束内和束间充分填充、连续纤维/陶瓷丝束的自动铺放,提高了成型效率和精度,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后续致密化提供性能稳定、陶瓷充分填充纤维的坯体。

    一种螺旋微观结构碳纤维增韧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4524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249388.8

    申请日:2019-12-09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螺旋微观结构碳纤维增韧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含氧化石墨烯的层状碳纤维/陶瓷坯体:在砂芯过滤装置上放上展纱后的碳纤维单向布,然后加入浆料,使用真空抽滤装置抽滤,得到含氧化石墨烯的碳纤维/陶瓷坯体;(2)将上步得到的含氧化石墨烯的碳纤维/陶瓷坯体,叠放形式装入筒状的石墨模具中,每个坯体片的纤维束朝向与前一个坯体片的纤维束朝向均呈逆时针或顺时针固定角度,然后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得到具有螺旋微观结构的含石墨烯的碳纤维/陶瓷材料。本发明便于对碳纤维增韧陶瓷材料的螺旋微观结构进行调控,制备出的碳纤维/陶瓷材料的韧性和断裂功得到大幅提高。

    一种用于舵类结构件表面缺陷的视觉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9247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111571264.9

    申请日:2021-12-21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舵类结构件表面缺陷的视觉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检测方法以图像重建网络为基础,直接对重建图像和原图像进行残差计算,再对残差进行HOG特征计算,通过与特征阈值比较的方式检测出缺陷,该方法以实际工程中实际使用的结构件图像为训练和检测对象,具有实际工程的适用性。利用了制造过程中缺陷样本数量较少且形态各异,而正样本量大且形态近乎一致的特点,使用图像重建网络作为舵类结构件表面缺陷检测方法的核心算法,在训练过程中只依赖于充足的正样本量,对负样本没有要求。除了符合制造过程的实际情况,又省去了对大量样本加注标签的时间成本。本发明有利于实际应用。

    一种碳纤维增韧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24360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0734409.0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增韧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将二硼化锆、碳化硅和陶瓷先驱体进行混匀,得到第一陶瓷浆料;将包括二硼化锆和碳化硅的固相组分和无水乙醇进行混匀,得到第二陶瓷浆料;将第一陶瓷浆料刷涂在展纱后的碳纤维无纬布上,并进行交联固化处理,得到预制碳纤维陶瓷复合层;采用第二陶瓷浆料对预制碳纤维陶瓷复合层进行挂浆处理,得到碳纤维陶瓷复合层;将预设层数的碳纤维陶瓷复合层按照预设角度以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进行顺次水平叠放,得到具有螺旋结构的碳纤维陶瓷坯体;对碳纤维陶瓷坯体进行裂解和热压烧结,得到碳纤维增韧陶瓷材料。本发明提供的碳纤维增韧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韧性,且制备工艺简单、周期短、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