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轮转向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27121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210023984.6

    申请日:2012-0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3/12 B62D3/06 B62D5/0427 B62D7/1581

    Abstract: 一种车辆后轮转向装置(100),包括:壳体(10);连杆(21),其相对壳体(10)不可回转并于连杆(21)轴向可移动方式得到支撑;以及,转换机构(40),其布置在连杆(21)与壳体(10)之间,以将旋转驱动装置(30)的旋转转换成轴向驱动力。壳体(10)包括布置于第一端(10a)的管状第一轴套(51)、以及布置于第二端(10b)的管状第二轴套(52)。各轴套(51、52)与连杆(21)外周以可滑动方式接合,并支撑连杆(21)以使其于轴向可移动。第一轴套(51)的连杆支撑刚度低于第二轴套(52)的连杆支撑刚度。第一轴套(51)布置有于连杆(21)径向变形的弹性体(51b)。第二轴套(52)布置有内周凸部(52a),连杆(21)于内周凸部(52a)处倾斜。

    稳定器控制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24282A

    公开(公告)日:2006-01-25

    申请号:CN200510086035.2

    申请日:2005-07-19

    Inventor: 种子田彰哉

    Abstract: 一种稳定器控制装置包括一对第一稳定杆(31)和第二稳定杆(32)及致动器(AC),其特征在于,该致动器(AC)包括:具有轴承部(25b)的第一构件(25),第一稳定杆(31)连接到该轴承部(25b)上;和第二构件(26),第二稳定杆(32)连接到该第二构件(26)上,其中该稳定器控制装置还包括:花键轴部(31s),该花键轴部具有在第一稳定杆(31)上形成的第一外部花键,在轴承部(25b)的内周面上形成的内部花键(25s),在花键轴部(31s)上形成的凹槽部(31c),以及带齿弹性构件(33),其设置在凹槽部(31c)内并具有第二外部花键,以便配合到轴承部(25b)的内部花键(25s)上。

    车辆的后轮转向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10544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227847.3

    申请日:2014-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安装在悬架机构上用于使后轮转向的后轮转向装置,该后轮转向装置形成能够恰当地吸收轴向的力的结构,并能够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该后轮转向装置具有容置于壳体内的电动马达、减速机构以及直线运动机构,直线运动机构具有螺母构件以及杆部,将螺母构件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杆部的直线运动。壳体具有筒体和连接盖,所述筒体在电动马达和减速机构之间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卡止部(弹性挡环),该后轮转向装置具有:筒状保持构件(支架),其将减速机构保持在筒体内,轴承,其将螺母构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在筒状保持构件上,轴承以及筒状保持构件夹持在筒体的卡止部和连接盖之间,筒状保持构件以不能旋转的方式保持在筒体上。

    车辆后轮转向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27121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210023984.6

    申请日:2012-0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3/12 B62D3/06 B62D5/0427 B62D7/1581

    Abstract: 一种车辆后轮转向装置(100),包括:壳体(10);连杆(21),其相对壳体(10)不可回转并于连杆(21)轴向可移动方式得到支撑;以及,转换机构(40),其布置在连杆(21)与壳体(10)之间,以将旋转驱动装置(30)的旋转转换成轴向驱动力。壳体(10)包括布置于第一端(10a)的管状第一轴套(51)、以及布置于第二端(10b)的管状第二轴套(52)。各轴套(51、52)与连杆(21)外周以可滑动方式接合,并支撑连杆(21)以使其于轴向可移动。第一轴套(51)的连杆支撑刚度低于第二轴套(52)的连杆支撑刚度。第一轴套(51)布置有于连杆(21)径向变形的弹性体(51b)。第二轴套(52)布置有内周凸部(52a),连杆(21)于内周凸部(52a)处倾斜。

    稳定器控制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76135A

    公开(公告)日:2005-02-09

    申请号:CN200410061837.3

    申请日:2004-06-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17/0185 B60G17/0162 B60G21/0555

    Abstract: 一种稳定器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车辆的右轮、左轮之间的一对稳定杆;一电动机;设置于该对稳定杆之间的一致动器,该致动器包括该电动机;以及用于依照车辆的转向状态控制该电动机的一控制装置;在该电动机中提供有线圈;至少一个电动机继电器与该电动机的线圈并联设置。当电动机的电源中断时,该电动机继电器被短路。

    车辆的后轮转向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10533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410227954.6

    申请日:2014-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在悬架机构上并使该后轮转向的后轮转向装置,能够恰当地保持构成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并且能够可靠地传递扭矩,从而能够使安装变得容易,能够实现低成本化以及轻量化。壳体具有:筒体,其容置电动马达以及行星齿轮机构并使它们直列配置,并且在两者之间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卡止部;连接盖,其具有第一连接构件,用于堵塞筒体的开口。该后轮转向装置具有:筒状保持构件(支架),其以阻止齿圈旋转的状态保持在筒体内,轴承,其将螺母构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所述筒状保持构件上;将轴承以及筒状保持构件夹持在筒体的卡止部和连接盖之间,将筒状保持构件以不能旋转的方式保持在筒体上。

    车辆的后轮转向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10544B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410227847.3

    申请日:2014-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安装在悬架机构上用于使后轮转向的后轮转向装置,该后轮转向装置形成能够恰当地吸收轴向的力的结构,并能够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该后轮转向装置具有容置于壳体内的电动马达、减速机构以及直线运动机构,直线运动机构具有螺母构件以及杆部,将螺母构件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杆部的直线运动。壳体具有筒体和连接盖,所述筒体在电动马达和减速机构之间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卡止部(弹性挡环),该后轮转向装置具有:筒状保持构件(支架),其将减速机构保持在筒体内,轴承,其将螺母构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在筒状保持构件上,轴承以及筒状保持构件夹持在筒体的卡止部和连接盖之间,筒状保持构件以不能旋转的方式保持在筒体上。

    车辆的后轮转向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10533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227954.6

    申请日:2014-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在悬架机构上并使该后轮转向的后轮转向装置,能够恰当地保持构成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并且能够可靠地传递扭矩,从而能够使安装变得容易,能够实现低成本化以及轻量化。壳体具有:筒体,其容置电动马达以及行星齿轮机构并使它们直列配置,并且在两者之间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卡止部;连接盖,其具有第一连接构件,用于堵塞筒体的开口。该后轮转向装置具有:筒状保持构件(支架),其以阻止齿圈旋转的状态保持在筒体内,轴承,其将螺母构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所述筒状保持构件上;将轴承以及筒状保持构件夹持在筒体的卡止部和连接盖之间,将筒状保持构件以不能旋转的方式保持在筒体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