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滤波环节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控制器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3819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497534.4

    申请日:2022-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滤波环节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控制器设计的方法,该方法将永磁同步电机及各控制器数学模型化,在电流环反馈回路上将低通滤波器和逆变器等效并利用控制器将环路设计成为典型一型系统以实现快速响应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将速度环滤波器和电流环等效成为一阶惯性环节,再设计控制器参数,使速度环成为典型二阶环节。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化;2)根据电流环滤波器和控制器设计电流环;3)将电流环等效成为惯性环节;4)根据速度环滤波器和控制器设计速度环,实现良好的抗干扰效果。本发明利用环路设计方法优化含滤波器的速度环和电流环,比单独的滤波方法有更快更好的环路响应能力。

    一种应用于含摩擦随动系统的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2627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500235.1

    申请日:2022-05-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含有参数摄动、时变负载、摩擦扰动因素的永磁同步电机随动系统控制。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含摩擦随动系统的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提高随动系统的跟踪性能,包括积分滑模面、积分滑模控制算法、自适应非线性趋近律算法、自适应估计、超螺旋滑模观测器、电机随动系统模型和摩擦模块。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首先,将扰动因素视为集中扰动,设计超螺旋滑模观测器估计含摩擦的扰动与自适应估计参数摄动,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其次,设计了基于积分滑模面构造积分滑模控制算法和自适应非线性趋近律算法,提高系统跟踪性能。

    一种应用于含摩擦随动系统的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2627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500235.1

    申请日:2022-05-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含有参数摄动、时变负载、摩擦扰动因素的永磁同步电机随动系统控制。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含摩擦随动系统的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提高随动系统的跟踪性能,包括积分滑模面、积分滑模控制算法、自适应非线性趋近律算法、自适应估计、超螺旋滑模观测器、电机随动系统模型和摩擦模块。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首先,将扰动因素视为集中扰动,设计超螺旋滑模观测器估计含摩擦的扰动与自适应估计参数摄动,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其次,设计了基于积分滑模面构造积分滑模控制算法和自适应非线性趋近律算法,提高系统跟踪性能。

    一种多层碳纳米颗粒/二硫化钼析氢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5830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23366.7

    申请日:2023-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碳纳米颗粒/二硫化钼析氢电极的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提出的电极结构如下:最下层为玻碳电极,然后沿着从下往上的方向二硫化钼薄膜和碳纳米颗粒层交替进行,类似二维超晶格结构。一方面,二硫化钼层间通过碳纳米颗粒隔开,这使得析氢反应可以在每层二硫化钼薄膜上发生,这将显著增加电催化活性点的数量,从而提高其电催化性能;另一方面,导电碳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每一层二硫化钼上,将有效促进析氢反应过程中层内和层间的电荷转移,从而提高其电催化性能。本发明制备的多层碳纳米颗粒/二硫化钼析氢电极无需添加粘结剂或采用压片工艺等额外工艺,有望促进二硫化钼在析氢电极上的进一步应用。

    一种电子通信设备用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772974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40713.X

    申请日:2023-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通信设备用散热器,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机构,箱体机构的一端间隔设置固定连接有支腿,散热机构安装在箱体机构的侧面;用于对箱体机构内部进行吹风散热,调节机构安装在散热机构的内部;用于调节散热机构的出风量,驱动机构安装在箱体机构靠近调节机构的一侧,且与调节机构传动连接;用于为调节机构提供转动动力;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电子通信设备用散热器不仅能够进行常规的散热作用,且装置还能够通过驱动机构以及调节机构调整散热机构内部出风管的内腔尺寸,从而能够根据实际的需要便捷的调整散热机构出风量,进而满足不同环境的使用需求,不仅提高了装置的多样性以及全面性,也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