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角度陷光绒面及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13500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83960.0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全角度陷光绒面及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所述全角度陷光绒面的制备方法包括:S1、采用碱刻蚀制绒工艺,在单晶硅片表面形成正金字塔结构绒面;S2、在制绒后的单晶硅片表面沉积介质层;S3、采用湿法沉积工艺,在介质层表面沉积金属纳米颗粒;S4、采用退火工艺,对金属纳米颗粒进行修饰以形成金属掩膜颗粒;S5、采用等离子体刻蚀工艺,以金属掩膜颗粒作为掩膜,对单晶硅片表面的介质层进行等离子体刻蚀;S6、去除介质层表面残留的金属掩膜颗粒,形成全角度陷光绒面。本发明在具有正金字塔结构绒面的硅片上,通过等离子体刻蚀介质层的方式能够制备均匀的全角度陷光微纳复合绒面,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一种等离子射流装置和组件以及一种晶硅电池表面氧化和除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83806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510100653.1

    申请日:2015-03-0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射流装置和组件以及一种晶硅电池表面氧化和除污的方法,其包括接地的空心杆状金属外管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管(3)、金属阴极体(4)、金属阳极体(6)、进气通道(8)。本发明能够阻挡封装玻璃中的钠离子进入硅片表面,从而防止钠离子在晶硅表面的堆积造成了晶硅表面微米级的缺陷位造成电池组件中载流子的大量复合,导致电池组件的功率输出降低,同时,也为了消除电池片表面的指纹等污染物。

    一种硅光阴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86933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610599052.4

    申请日:2016-07-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光阴极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S1)在硅电极与光阳极相对的表面上进行析氢催化剂修饰,得到修饰后的硅电极;S2)在步骤S1)得到的修饰后的硅电极不含析氢催化剂层的表面上制备钝化保护层,得到硅光阴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析氢催化剂直接与硅表面接触,能形成较好的欧姆接触,可以减少电极的串联电阻,使其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提高了光阴极的填充因子以及光解水效率。

    一种电解型杀菌消毒装置、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909436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0315154.4

    申请日:2015-06-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张桂菊 王俊 辛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型杀菌消毒装置、制备方法及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涂覆功能纳米复合陶瓷电极材料的泳池杀菌消毒装置与使用方法。将氯铱酸、氯化钴、氧化钴、柠檬酸和乙二醇按摩尔比0.1~0.5:0.01~0.2:0.01~0.2:0.3~0.7:12~20混合均匀,涂覆于金属电极板的表面,再经烘烤、烧结处理,得到一种具有纳米复合陶瓷涂层、用于电解型杀菌消毒装置的功能电极,将其组装成杀菌消毒的功能模块,放入泳池中,将功能模块与电源控制模块连接。通过功能模块的电极电解水的作用产生大量的羟基自由基,并在水的循环对流下,对泳池水进行杀菌、消毒和净化处理。本发明提供的电解型杀菌消毒装置结构精致,无毒副作用,杀菌、消毒和净化的效果好,安装使用方便,可替代目前泳池常规的消毒方法。

    一种等离子射流装置和组件以及一种晶硅电池表面氧化和除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83806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100653.1

    申请日:2015-03-0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射流装置和组件以及一种晶硅电池表面氧化和除污的方法,其包括接地的空心杆状金属外管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管(3)、金属阴极体(4)、金属阳极体(6)、进气通道(8)。本发明能够阻挡封装玻璃中的钠离子进入硅片表面,从而防止钠离子在晶硅表面的堆积造成了晶硅表面微米级的缺陷位造成电池组件中载流子的大量复合,导致电池组件的功率输出降低,同时,也为了消除电池片表面的指纹等污染物。

    一种用于超光滑表面的等离子体加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503177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23727.X

    申请日:2011-10-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解滨 辛煜 皱帅

    Abstract: 一种用于超光滑表明的等离子体加工装置,包括:真空系统、感性耦合等离子体发生系统以及水冷系统。该等离子体加工装置通过感性耦合等离子体的方式产生等离子体,并在真空状态下,将等离子体作用于物件表面形成抛光机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加工效率高、抛光效果好以及能有效控制等离子体均匀性的特点。

    SAR目标特征精炼表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75618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454933.0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AR目标特征精炼表达方法。本发明一种SAR目标特征精炼表达方法,包括:首先输入提取的SAR目标特征,有电磁散射特征,局部不变特征如SIFT,灰度共生统计量,变换特征,然后分别构造条件特征集与决策集,决策集由真实目标类别构成。于是,决策表通过每张SAR切片图像依次连接条件集与决策集构成。决策表里特征数多,使用前向贪婪算法得到核特征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不需假设目标类内分布高斯分布及类内协方差相等,不需要样本足够稠密,适应于小样本,只需2个参数就可对所提取SAR目标各种特征是否有利于目标分类进行优劣评判,得到目标特征特异性表达,消减数据噪声与不利于分类的干扰,使得目标分类精度得以提高。

    管状医疗器械内表面的等离子体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4965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688347.8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59/14 B29C2059/147 B29L2031/7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状医疗器械内表面的等离子体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管状医疗器械内表面围成的空腔中形成真空,然后在空腔中通入氧气与氩气和/或氦气的混合气体,并通过等离子体放电技术产生低温等离子体以处理所述管状医疗器械的内壁,其中,所述混合气体的压强为10Pa‑5000Pa。本发明的方法可降低管状医疗器械内表面上细胞的粘附系数,降低管状医疗器械在体内产生血栓和栓塞的现象,同时改善了管状医疗器械的血液相容性。

    一种基于任务间优先关系约束的任务分配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77948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23020.4

    申请日:2017-02-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任务间优先关系约束的任务分配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于任务集合中的每一个任务,根据该任务的条件任务集合,确定该任务的层次;步骤二、找出上述任务集合中所有的最终任务,组成最终任务的集合;步骤三、确定任务集合中各个任务之间的优先分配级别,组成分配序列;步骤四、按照上述分配序列中任务的先后顺序,将任务集合中的任务分配出去。本发明可以实现对任务间具有优先关系约束的情况完成有效的任务分配,保证完成全部任务的整体时间最短,保证了任务的按序分配,提高了整体效率。

    太阳能电池制绒表面的抛光方法及抛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842498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344047.0

    申请日:2012-09-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辛煜 唐中华 邹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制绒表面的抛光方法和抛光装置,其基于大功率射频激发的行波耦合等离子体技术,不依赖于晶体硅片的表面状态,工艺操作十分方便、易于控制,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重复性;不存在液态制绒对硅片的机械冲击损伤,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片的机械强度,大大降低了破损率;而且排放物很容易通过洗气装置实现符合环保要求的排放,可以满足大面积等离子体均匀处理的要求。该方法能够完全抛光初期制绒导致的绒面结构,表面结构分布均匀、光滑,这为下一步的多晶硅表面背电极钝化技术乃至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