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85224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610731908.9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刘荣伟
Inventor: 刘荣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减震的微通道板,包括主体,主体上设置有若干微通道,主体沿径向外侧设置有保护环,还包括保护套,当两个保护套关于主体镜面对称放置时,保护环位于两个保护套所形成的凹槽中,所述凹槽直径等于保护环外径,凹槽内与主体平行的侧面上设置有硬弹簧,所述硬弹簧连接有缓冲块,还包括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沿与主体垂直的方向贯穿两个保护套,紧固螺栓不与保护环接触。本发明的保护装置不仅可以保护微通道板的边缘不会磨损,还通过设置在保护套内的缓冲块和硬弹簧,在微光夜视仪发生碰撞、掉落时,对微通道板起到减震作用,延长了微通道板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
-
-
公开(公告)号:CN105938786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10118322.5
申请日:2016-03-02
Applicant: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电子倍增体、光电倍增管及光电倍增器。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倍增体,其具备:主体部、在主体部的一端面开口的电子入射部、在主体部的另一端面开口并且达到电子入射部放出二次电子的通道,通道具有相互相对的第一内面及第二内面,第一内面包含凸状的第一弯折部及凹状的第二弯折部、规定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的每一个的多个第一倾斜面,第二内面包含凸状的第三弯折部及凹状的第四弯折部、规定第三弯折部及第四弯折部的每个的多个第二倾斜面,第一弯折部和第四弯折部相互相对,第二弯折部和第三弯折部相互相对,第一弯折部的前端和第三弯折部的前端的距离、相互相对的第一倾斜面及第二倾斜面的间隔、规定第一弯折部的一对第一倾斜面形成的角度、通道的长度满足规定式。
-
公开(公告)号:CN105892035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335830.9
申请日:2016-05-20
Applicant: 四川汇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军用防强光低背景噪声微光夜视仪,包括机身、镜头、目镜、物镜和滤强光镜,机身内部设置像增强器,像增强器内设置有微通道板主体,微通道板主体设置有保护环,微通道平行于微通道板主体的轴向,微通道的直径沿着微通道板主体轴向先逐渐变小再逐渐变大,保护环位于保护套与内环所形成的凹槽中,第一销轴上设置弯杆,弯杆连接第二销轴,缓冲块上有硬弹簧。本发明在物镜上安装滤强光镜,不仅能够保护荧光屏和光电阴极,还能保护使用者的眼睛,使得微光夜视仪更加灵活的抵抗强光,适应了战场的需求,避免了微通道出口处高密度电子云导致的离子反馈效应,降低背景噪声,防止电子往微通道入口反射,损害光电阴极。
-
-
公开(公告)号:CN101053055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580037419.3
申请日:2005-10-27
Applicant: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IPC: H01J4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光电倍增管,其中,环状侧管没有被以径向插入侧管和芯柱之间,并且侧管在被直接覆盖到从环状侧管上侧的开口端面处向外突出的芯柱部分上的状态下,被接合到环状侧管上。因此能抑制由于侧管和环状侧管的交迭而需对光电倍增管在径向上进行放大,并且能在安装光电倍增管时实现高密度、高程度的集成等。
-
公开(公告)号:CN101515531A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910009415.4
申请日:2009-02-23
Applicant: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能够大批量生产的构造实现响应时间特性的大幅的改善的光电倍增器。第2级倍增电极单元(DY1)支撑接收来自光电阴极(200)的光电子的第1倍增电极,第1级倍增电极单元(DY2)支撑接收来自第1倍增电极的二次电子的第2倍增电极。另外,从光电阴极(200)测看时,倍增电极管脚(430)被保持在有助于二次电子倍增的电子倍增部(400)的有效区域(AR1)内。通过该构成,缩短了从光电阴极(200)至第1级倍增电极单元(DY2)的焦距(D),扩大了有效区域(AR1),有效地降低了从光电阴极(200)朝向第1级倍增电极单元(DY2)的光电子的运动时间的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229850C
公开(公告)日:2005-11-30
申请号:CN00819509.9
申请日:2000-05-08
Applicant: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IPC: H01J43/28
Abstract: 光电倍增管的密封容器(5)由金属制侧管(2)及玻璃制的受光面板(3)和芯柱板(4)构成。在侧管(2)的一端开口部(A)上设置扎入部(20),所述扎入部(20)以扎入的方式埋入到玻璃制的受光面板(3)内,确保侧管(2)与受光面板(2)的接合部分处极高的气密性。设在侧管(2)上的扎入部(20)沿侧管(2)的轴向方向陡峭地延伸,可以尽可能靠近地将扎入部(20)埋设到受光面板的侧面(3c)内。借此,可以把受光面板(3)的有效利用面积提高到接近100%,使受光面板(3)的空闲区域尽可能地接近于零。这样,本发明的光电倍增管(1)即可提高受光面板(3)的有效利用面积又可确保受光面板(3)与侧管(2)的气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463C
公开(公告)日:2004-11-03
申请号:CN99806918.3
申请日:1999-06-01
Applicant: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IPC: H01J4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3/04 , G01N23/046 , G01N23/06 , G01N2223/419 , H01J43/28
Abstract: 为了提供使光电倍增管密集,谋求提高光的检测效率的光电倍增管单元,使金属制侧管(2)的外周面(2b)之间相互面接触,因此能够实现光电倍增管(1)的高密度排列。还能够使各个光电倍增管(1)的侧管(2)之间电连接,能够简单地使相互的侧管(2)之间成为等电位,在各个光电倍增管(1)中,不需要个别地进行杆销(10)与侧管(2)的电连接作业,单元的组装作业良好。这样,如果谋求光电倍增管(1)的单元化,则在组装了多个光电倍增管(1)的装置(例如伽玛照相机等)中把所希望的光电倍增管(1)更换为新部件的情况下,不需要进行一个一个地更换光电倍增管(1)这样的繁琐作业,可以谋求简化更换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452780A
公开(公告)日:2003-10-29
申请号:CN00819509.9
申请日:2000-05-08
Applicant: 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IPC: H01J43/28
Abstract: 光电倍增管的密封容器(5)由金属制侧管(2)及玻璃制的受光面板(3)和芯柱板(4)构成。在侧管(2)的一端开口部(A)上设置扎入部(20),所述扎入部(20)以扎入的方式埋入到玻璃制的受光面板(3)内,确保侧管(2)与受光面板(2)的接合部分处极高的气密性。设在侧管(2)上的扎入部(20)沿侧管(2)的轴向方向陡峭地延伸,可以尽可能靠近地将扎入部(20)埋设到受光面板的侧面(3c)内。借此,可以把受光面板(3)的有效利用面积提高到接近100%,使受光面板(3)的空闲区域尽可能地接近于零。这样,本发明的光电倍增管(1)既可提高受光面板(3)的有效利用面积又可确保受光面板(3)与侧管(2)的气密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