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机车车辆运行姿态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66716B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910143994.1

    申请日:2009-06-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铁路机车车辆运行姿态测量方法,包括:以轨面为测量基准,在被测车体的非共线的至少三个点上固定安装高速摄像仪;随着被测车体的运动,高速摄像仪得到轨道顶面相对高速摄像仪的运动图像序列;对所述运动图像序列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每个点相对于轨道的偏移量;综合其中三个测点上的偏移量,确定被测车体相对于两条轨道的空间姿态和偏移量,进而得到固连于车体的任意点的动态偏移量;根据车体轮廓上关键点的动态偏移量,得到车体的动态包络线;将车体动态包络线与建筑限界轮廓进行比较,若有监控点接近甚至超出建筑限界,将进行超限预警和报警。本发明在实时在线测量车辆动态位移的同时,保证了测量精度。

    铁路列车车内噪声测量分析方法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650221B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910169986.4

    申请日:2009-09-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铁路列车车内噪声测量分析方法及其系统,该分析方法包括:在车外设置加速度传感器,获得车内噪音激励载荷;设置速度传感器,获得当前列车运行速度;设置导航定位装置,获得铁路沿线的地理及环境情况;在车厢内部设置声压传感器,获得车厢内部的噪音压力值;采用数据采集处理终端,通过传输模块,获得上述各传感器的数据,从而得到包括铁路沿线信息、运行速度和噪声压力值在内的测量分析结果。本发明科学评价了铁路车辆车厢内部噪声水平,并获得包括除列车车厢自身外的铁路沿线信息、运行速度、压力值综合数据处理结果,其设计合理,各类噪音影响数据充分准确,能够用于更为科学及准确的铁路列车车内噪声评价。

    一种高速列车车体交变气动载荷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76513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1010105754.5

    申请日:2010-02-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速列车车体交变气动载荷试验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台和鼓风机GF;鼓风机GF的进风口连接阀门F1、F3,阀门F1之前顺序连接消声器X1和空气滤清器L;鼓风机GF的出风口连接阀门F2、F4,阀门F2之后连接消声器X2;阀门F3、F4之后分别连接流量调节阀Q1-Q2后再连接到被试车体;被试车体上安装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应变传感器,其内安装温度传感器;所述装置还可设置安全阀AF、流量调节阀Q1-Q2、单向阀门D1-D4。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人工模拟的交变气动载荷符合实际情况,检测的数据可靠性高;可以在无人值守时全天候工作。适合于铁道高速铁路机车车辆的新造或者定期复查进行的交变气动载荷疲劳试验。

    列车气动性能模拟动模型试验瞬态加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30250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810188331.7

    申请日:2008-12-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列车气动性能模拟动模型试验瞬态加速装置,包括:列车模型的后端通过拉动绳连接设置卷扬机构,列车模型的前端通过牵引绳连接设置一动滑轮增速机构,所述动滑轮增速机构连接设置弹力牵引机构;其中,列车模型由卷扬机构拉动时,带动动滑轮增速机构移动,弹力牵引机构被拉伸产生收缩弹力;卷扬机释放列车模型,列车模型在弹力牵引机构的收缩弹力作用下,经过动滑轮增速机构的牵引,产生瞬态加速并沿轨道运动。本发明能够使模型列车产生较为理想的高速,其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比例列车模型的气动性能模拟试验,为真实的反映地面效应、再现实际列车在线路上的运行状态,提供良好的初始测试速度。

    铁路大风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54789A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810030748.0

    申请日:2008-03-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大风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大风监控数据中心、多个大风监测点、DMIS网络与TMIS网络、同时连接所述DMIS网络与TMIS网络的交换服务器、行车调度中心以及被监控列车;所述大风监控数据中心从所述多个大风监测点实时获取风速数据;所述大风监控数据中心通过所述交换服务器从所述的DMIS网络与TMIS网络获取所述被监控列车的实时运行信息和列车编组车型信息;所述大风监控数据中心向所述的行车调度中心发送实时限速行车指令,所述的行车调度中心将所述的实时限速行车指令转发到所述被监控列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铁路大风监测预警方法。该系统和方法能有效保障列车在风区的运行安全。

    风切变下高速列车运行安全与振动舒适性耦合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85038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11328927.3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风切变下高速列车运行安全与振动舒适性耦合评估方法,包括:基于目标列车在高速行驶状态下得环境信息和车辆信息计算列车安全指标倾覆系数、受电弓位移以及车辆动态包络以及振动舒适性指标;当列车安全指标倾覆系数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进行预警;当监测系统获取的受电弓位移、车辆动态包络大于计算确定的受电弓位移阈值、车辆动态包络阈值则进行预警;当振动舒适度指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进行预警;通过数值求解得到基于倾覆安全与振动舒适性的CWC曲线,并在出现预警后根据风切变下基于倾覆安全与振动舒适性的CWC曲线进行控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舒适性评判方法无法同时评判振动舒适性与安全风险的问题。

    一种风切变下高速列车安全运行阈值速度确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73769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494198.9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切变下高速列车安全运行阈值速度确定方法,包括:根据线路实际风切变风速的演变情况判断是否考虑连续风切变;当相邻风切变间隔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考虑独立风切变影响,当相邻风切变间隔时间小于预设阈值时,考虑连续风切变影响;通过风切变‑列车动力学相应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基础风速、风切变峰值风速、阶跃时间、风切变峰值持续时间、相邻风切变间隔时间以及风向变化对目标高速列车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得到最不利风切变情况与表征参数;基于最不利风切变情况与表征参数组合确定目标列车安全行驶阈值速度;本发明解决现有的大风下高速列车安全形势阈值速度确定方法没有考虑风切变影响的问题。

    列车车体瞬态剧烈振动致振动舒适性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470496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811182400.3

    申请日:2018-10-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车体瞬态剧烈振动致振动舒适性的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测量大风环境下列车运行过程中的车体侧滚角与重心位置横向位移;对车体侧滚角与重心位置横向位移进行频率加权滤波;对加权滤波后的车体侧滚角和加权滤波后的重心位置横向位移按周期进行截断,按区间求解车体侧滚角和重心位置横向位移的平均值的绝对值和峰峰值;根据车体侧滚角和重心位置横向位移的平均值的绝对值和峰峰值,计算得到列车的振动舒适性的评估指标。本发明能够更准确的反应列车运行过程中的车体瞬态剧烈振动致振动舒适性情况,还能够更准确反映列车司乘人员的实际感受。

    一种高速列车头部外形参数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17489A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10475713.1

    申请日:2018-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头部外形设计领域的高速列车头部外形参数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构成现有高速列车车头几何外形的空间三维曲面按曲率、走向和延展趋势划分为若干区域,并得到将所述空间三维曲面划分为若干区域的若干型线,所述型线由直线段、圆弧和Ferguson曲线来表示;获取根据设计要求生成的高速列车头型控制参数,所述控制参数包括尺寸参数和变形参数,用尺寸参数构建出所述直线段和所述圆弧,并用Ferguson曲线将直线段和圆弧连接,形成通过尺寸参数约束的三次NURBS曲线作为控制型线,所述变形参数用来修改Ferguson曲线收尾端张度值;利用所述控制型线构建中间过程曲面,并通过中间过程曲面组合形成高速列车头部。

    一种复杂产品异构模型融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26628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510915549.8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产品异构模型融合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提取产品模型在不同阶段的几何特征和加工形位误差信息;2)采用体素化方法构建产品统一表达的体素模型;3)构建距离场交集、差集和补集操作以及速度场操作函数与异构模型基元特征、形位误差以及高级特征操作的映射;4)将产品异构基元特征和加工形位误差信息融合到体素模型;5)采用移动立方体方法重构体素模型表面模型,实现融合模型的可视化表达。本发明提供了产品异构信息处理的统一框架,实现了不同CAX系统中异构模型融合集成和统一可视表达,提供了产品多学科多性能分析和评价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效提升复杂产品设计效率,缩短复杂产品开发周期,较大提高产品竞争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