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54016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0288854.3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IPC: C09D11/101 , C09D11/102 , C09D11/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固化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固化打印油墨及其制备方法、打印方法。本发明通过调控光固化打印油墨的各组分的含量和组成,在紫外光照射后实现了导电图案在承印基板上良好的附着,固化速率快,打印精度高。特别的,光引发剂在打印过程中会产生自由基,从而引发打印油墨的聚合,然而,产生较多的自由基虽然可以提高聚合效率,但会降低光固化的打印精度;本发明同时引入光稳定剂,与光引发剂配合使用,既可以保证打印效率,也不会牺牲打印精度。另外,本发明选用无溶剂型配方,还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24728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134849.3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80 , C04B35/84 , C04B35/58 , C04B35/622 , C04B35/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抗氧化Csf/SiBCN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非晶MA SiBCN粉体、酚醛树脂与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得到MA SiBCN浆料;制备短碳纤维‑MA SiBCN浆料层状结构体系并进行固化处理,得到层状短碳纤维‑MA SiBCN坯体;在惰性气体保护气氛下,将层状短碳纤维‑MA SiBCN坯体进行热解反应,冷却至室温,得到多孔Csf/MA SiBCN复合材料;将多孔Csf/MA SiBCN复合材料进行至少一次浸渍‑交联‑热解处理,得到抗氧化Csf/SiBCN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的Csf/SiBCN复合材料具有较佳的抗氧化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69774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84549.8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80 , C04B35/58 , C04B35/195 , C04B35/622
Abstract: 一种高温耐烧蚀的短切碳纤维增强SiBCN‑MA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SiBCN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碳纤维或裂解碳涂层碳纤维增强SiBCN陶瓷基复合材料存在触面结合力差,且高温耐烧蚀性提升程度有限的问题。方法:一、制备裂解碳涂层短切碳纤维;二、制备SiBCN非晶陶瓷粉末;三、混合原料;四、烧结。本发明用于高温耐烧蚀的短切碳纤维增强SiBCN‑MAS复合材料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6254016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288854.3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IPC: C09D11/101 , C09D11/102 , C09D11/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固化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固化打印油墨及其制备方法、打印方法。本发明通过调控光固化打印油墨的各组分的含量和组成,在紫外光照射后实现了导电图案在承印基板上良好的附着,固化速率快,打印精度高。特别的,光引发剂在打印过程中会产生自由基,从而引发打印油墨的聚合,然而,产生较多的自由基虽然可以提高聚合效率,但会降低光固化的打印精度;本发明同时引入光稳定剂,与光引发剂配合使用,既可以保证打印效率,也不会牺牲打印精度。另外,本发明选用无溶剂型配方,还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38058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0096854.9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重庆恩辰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IPC: C04B35/119 , C04B35/622 , C04B35/638 , C04B35/634 , B28B1/00 , B33Y70/10 , B33Y1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陶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坯体进行排胶、预烧、浸渍液浸泡和烧结处理;其中,浸渍液包括锆离子盐溶液、铝离子盐溶液和尿素。上述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包括锆离子盐溶液、铝离子盐溶液和尿素的混合液作为浸渍液对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坯体进行后处理,提高了陶瓷材料的致密度,克服了传统3D打印技术制备陶瓷制品硬度低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18095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12537.2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583 , C04B35/622 , C04B35/645 , H01Q1/42
Abstract: 一种具有优异热透波性能的六方氮化硼陶瓷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六方氮化硼陶瓷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六方氮化硼陶瓷在高温下介电损耗随温度增加异常增加的问题。制备方法:称取h‑BN粉体和硅溶胶溶液,混合均匀后装入钢模具中,进行振荡预压处理,干燥处理将陶瓷干燥坯体放入石墨坩埚中进行气压烧结,获得织构指数为2000~8000的六方氮化硼陶瓷,作为热透波材料使用。本发明六方氮化硼陶瓷的织构指数为2000~8000和具有低缺陷浓度,能够防止高温下六方氮化硼陶瓷透波性能的异常衰减,具有优异的热透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933480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630456.0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583 , C04B35/584 , C04B35/80 , C04B35/622
Abstract: 一种具有伪塑性断裂的Csf/SiBCN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SiBCN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SiBCN陶瓷材料存在韧性低,应用可靠性低,烧结温度和压力高及现有短碳纤维在基体中分散不均匀、团聚的问题。方法:一、制备短碳纤维预制体;二、制备SiBCN浆料;三、制备多层短碳纤维‑SiBCN坯体;四、热解,得到具有伪塑性断裂的Csf/SiBCN复合材料。本发明不需要特殊的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制备工艺简单。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具有伪塑性断裂的Csf/SiBCN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341207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011316393.9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596 , C04B35/622 , C04B35/626 , C04B3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氮化硅‑氧氮化硅柱孔复相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氮化硅粉和烧结助剂混合均匀,制备陶瓷浆料;将石英纤维分散至絮状,制备石英纤维浆料;将所述陶瓷浆料和所述石英纤维浆料混合均匀,制备复合浆料;S2、将所述复合浆料经过烘干和干压成型后,得到陶瓷生坯;将所述陶瓷生坯经过冷等静压处理后,得到陶瓷坯体;S3、将所述陶瓷坯体经过无压烧结后,得到氮化硅‑氧氮化硅柱孔复相陶瓷材料。本发明中通过以石英纤维为原料制备氮化硅‑氧氮化硅柱孔复相陶瓷材料,解决了多孔氮化硅基陶瓷材料在制备过程中收缩率高和开气孔率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0564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562121.1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575 , C04B35/577 , C04B35/573 , C04B35/622
Abstract: 原位SiC‑BN(C)‑Ti(C,N)纳米晶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它涉及机械合金化结合反应热压烧结技术。它要解决现有陶瓷材料制备中存在加入润滑相会导致其力学性、可靠性和抗破坏性能变差的问题。方法1:h‑BN粉、石墨、立方硅粉和Ti粉球磨制备SiBCN‑xwt%Ti粉体,热压烧结。方法2:制备NB21混合粉,加立方硅粉、h‑BN粉和石墨,得SiBCN‑xwt%NB21粉体,热压烧结炉。方法3:TiN和TiB2球磨后加立方硅粉、h‑BN粉和石墨继续球磨,得非晶/纳米晶复合粉体,热压烧结炉。采用机械合金化结合热压烧结技术,制备具有优异力学和摩擦学性能及高温抗氧化性能的陶瓷;适用于制备纳米晶复相陶瓷。
-
公开(公告)号:CN109553431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811509880.X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82 , C04B35/622 , C04B35/626 , C04B35/14 , C04B35/10
Abstract: 中空石英纤维织物强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为了解决现有飞行器承热结构材料的密度大,力学性能较低的问题。制备方法:一、将中空石英纤维织物浸泡到有机溶剂中进行去胶处理;二、将去胶的石英纤维织物置于无机表面改性剂溶液中浸泡处理,得到表面防护处理的石英纤维织物;三、石英纤维织物先浸渍高浓度陶瓷水溶液,再浸入低浓度陶瓷水溶液;四、石英纤维织物在300~500℃温度下进行高温脱水处理;五、依次重复步骤三的浸渍处理和步骤四预烧结;六、高温烧结。本发明通过表面防护处理和浸渍处理使织物结构稳定,力学性能优异,复合材料的表观密度仅为1.0~1.5g/cm3。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