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35030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010154935.7
申请日:2010-04-2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 贵州大学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4B1/3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跨度变截面预应力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及其制作方法,它在正放抽空四角锥变截面双层网架(1)的两边约1/3处沿x方向和y方向设置预应力空间桁架(2),在预应力空间桁架(2)下弦设置钢索转向支撑架(5);在预应力空间桁架(2)的支座节点(6)上端设置钢索支撑钢架(7),在框架柱(3)的上部外侧设置水平撑杆(8);预应力钢索(4)的一端绕钢索支撑钢架(7)顶端向跨度中央向下倾斜,另一端绕过水平撑杆(8)端部的定滑轮后固定在框架柱(3)的下部。本发明适用于方形或矩形的超大跨度(120m≤L≤180m)屋盖,具有用钢量低、构造简单、制作安装成本低、力学性能优良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6418476U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21437260.6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河海大学
IPC: E02C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备抗振性能的水力式升船机阀门系统,通过“优化三阀门的空间布置型式+改造阀后管道体型”相结合的手段,将原来位于相同高程并列布置的三个阀门变为空间“品”字形布置,同时用具有“圆柱体”外形的抗振体替换阀后多叉管汇合段,消除阀后低压漩涡区、减小脉动压力、降低流速,从而达到抗振的目的。经过模型试验验证,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降低阀后水流的脉动压力及管道边壁的振动幅值,简化了阀后多叉管体型,保障了水力式升船机输水系统阀门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05369201U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20040376.X
申请日:2016-01-16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洪琪 , 袁湘华 , 向泽江 , 艾永平 , 钏毅民 , 南冠群 , 邹锐 , 陈兆新 , 胡晓林 , 张洪涛 , 肖海斌 , 黄群 , 周科衡 , 沈宗文 , 曹学兴 , 胡亚安 , 李中华 , 李云 , 宣国祥 , 王新 , 严秀俊 , 薛淑 , 郭超 , 黄岳 , 张宗亮 , 李自冲 , 马仁超 , 曹以南 , 凌云 , 谢思思 , 余俊阳
IPC: E02C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倾覆水力升船机输水系统用输水管组,包括带流量调节阀的输水主管,下端与输水主管相连的多根分支水管,多根分支水管由下部的直管、中部的转角管和/或分叉管以及上部的直管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转角管的转角处设置第一阻力均衡件,在分叉管上设置第二阻力均衡件。有效改善输水系统内部水流流态,使输水管道,尤其是叉管及弯管内的水流平顺,没有气蚀,降低输水管路的水流扰动。为升船机的平稳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提高升船机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5348141U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20040279.0
申请日:2016-01-16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马洪琪 , 袁湘华 , 向泽江 , 艾永平 , 钏毅民 , 南冠群 , 邹锐 , 陈兆新 , 胡晓林 , 张洪涛 , 肖海斌 , 黄群 , 周科衡 , 李正凡 , 何庆周 , 张宗亮 , 李自冲 , 马仁超 , 曹以南 , 廖照邦 , 余俊阳 , 胡亚安 , 李中华 , 李云 , 宣国祥 , 王新 , 严秀俊 , 薛淑 , 郭超 , 黄岳
IPC: E02C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倾覆水力升船机用自反馈稳定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船闸室侧壁上的导轨,对称设置在承船厢两侧对应上、下部的,与船闸室侧壁上的导轨相配接的多个导轮,每一个导轮均通过支撑机构固定在承船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承船厢相连的底座,铰接在底座上的支架,固定在支架与底座之间的柔性件,设置在柔性件外侧的限位挡件,设置在支架上并沿导轨滚动的导轮。可在机械同步系统消除间隙充分发挥抗倾覆能力前,通过自反馈稳定装置为承船厢提供抗初始倾覆力矩,对承船厢起到主动纠偏作用,当承船厢受到不平衡荷载、承船厢出现倾斜后,发挥承船厢倾斜限位作用,防止承船厢倾斜量继续增大,使水力式升船机稳定、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03213084U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20128206.3
申请日:2013-03-2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应急溢洪道防冲材料的锚固构件,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该锚固构件包括钉杆、设于钉杆一端的钉尖和设于钉杆另一端的钉头,钉杆中部制有至少一个贯穿孔,贯穿孔内同轴铰接有一对呈V字形的自扩刺,自扩刺的空端从贯穿孔内伸出;当锚固构件钉入土体时,一对自扩刺相向旋转彼此靠近且所述自扩刺的空端斜向上抵靠在钉杆上;当锚固构件从土体中向上被拔起时,一对自扩刺反向旋转彼此远离且自扩刺的空端离开所述钉杆插入土体中。该锚固构件在应急溢洪道防冲材料的锚固上具有安装时间快且抗拔效果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1753475U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1020170146.8
申请日:2010-04-2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 贵州大学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撑式预应力正交空间管桁架钢网格结构,包括网格(1),所述的网格(1)是由沿x方向布置的x向空间管桁架(2)和沿y方向布置的y向空间管桁架(3)相互正交连接形成;在网格(1)的两边约1/3处沿x方向有x向预应力空间管桁架(4),沿y方向有y向预应力空间管桁架(5);在x向预应力空间管桁架(4)和y向预应力空间管桁架(5)上设置有预应力钢索(6)和钢索转向支撑架(7)。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的钢网格屋盖结构形式,应用于平面尺寸接近方形的超大跨度(120m≤L≤180m)屋盖,在保证变形与强度的条件下,能作到用钢量最少,降低工程造价的功效,是一种安全、合理、先进、经济的新型结构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201593184U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20108220.3
申请日:2010-02-0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C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闸闸室消能明沟,属于船闸水工建筑物技术领域。该船闸闸室消能明沟包括设置在船闸闸室内闸室廊道出水支孔外的明沟,明沟由彼此间隔的消力槛围成,明沟在出水支孔一侧至少有二道,消力槛上开有透水孔或从出水支孔向外由低到高布置成阶梯状。该船闸闸室消能明沟相比现有船闸闸室的单明沟,可以成倍增加闸室廊道出水支孔出流的消能体积,并减小闸室内的水流紊动和局部水面壅高,从而成倍提高消能效率并提高闸室内待闸船舶的安全性,还可以减少闸室廊道数量、简化闸室结构、降低工程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210658270U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21528111.4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底部消力池的鱼道进口补水消能工,属于过坝建筑物中的鱼道工程领域。一种具有底部消力池的鱼道进口补水消能工,包括:进水口,蓄水池,底部平坡,平坡消能坎,底部斜坡,斜坡消能坎,出水支孔,所述的进水口下游接一段底部平坡,平坡末端设置一个平坡消能坎,斜坡消能坎设置在斜坡中段。本实用新型不额外占用整体场地空间;兼具传统集中补水和分散补水的优点,达到了既增大进口水流流速,又对上溯鱼类影响甚小的效果;结构布置简单,可根据具体工程进行适当调整,通用借鉴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208333979U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20679488.4
申请日:2017-06-12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南京昊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N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分层水质采样器,属于水化学领域。包括:采样桶、U型管、进水管、12V微型水泵、取样管、刻度线、重物、12V电瓶,所述的U型管、进水管、微型水泵、取样管顺序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层水质采样器,结构简单,能够方便获取准确水深的水样。
-
公开(公告)号:CN206512003U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20172238.1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过河道合理蓄水保障生态基流系统,包括液压坝、推氧微流曝气装置、曝气管和河床,所述的液压坝位于河床上,所述的推氧微流曝气装置位于液压坝下方,所述的曝气管一端连接推氧微流曝气装置,另一端延伸至河床的上游;所述的河床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液压坝、推氧微流曝气装置和曝气管;所述的一种通过河道合理蓄水保障生态基流系统通过水流自身的流动,从液压坝上跌落到水中,能够产生跌水曝气,通过推氧微流曝气装置的作用能够将空气输送到河床上游,产生掺混曝气,达到水体净化的效果,整个系统不需要额外消耗能源,通过水流自身流速和重力产生动力,进而净化河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