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亲水和水下超疏油的多孔凝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77685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221912.4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亲水和水下超疏油的多孔凝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一种凝胶。取单体、交联剂、稳定剂和引发剂溶解在水中,得到均匀分散的水相溶液;在水相溶液中加入外相环己烷,搅拌后得均一的乳白色高内相水包油乳化液;在乳白色高内相水包油乳化液中加入N,N,N,N-四甲基乙二胺,搅拌,再倒入模具中在空气中发生自由基聚合,得高内相聚合物,即为多孔聚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将高内相聚合物用异丙醇纯化,真空干燥后得超亲水和水下超疏油的多孔凝胶。超亲水和水下超疏油的多孔凝胶可在制备油水分离材料中应用。

    一种降低花生蛋白Ara h 1致敏性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5366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551588.4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花生蛋白Ara h 1致敏性的处理方法,本发明先通过TG酶处理使蛋白Ara h 1交联聚合,然后进一步通过超高静压使得蛋白结构发生变化再聚合,使得蛋白的致敏位点包埋在蛋白内,从而降低蛋白Ara h 1的致敏性。本发明工艺步骤简单、耗能低、处理时间短、处理温度低、不会对花生蛋白自身的品质有影响,安全无毒,并且有一定的杀死和钝化食品中微生物的作用。

    一种提高裂殖壶菌中EPA含量的调控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707630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602177.7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裂殖壶菌中EPA含量的调控方法与应用,涉及海洋微生物。将菌株Schizochytrium sp.MYA1381经过平板和二级种子活化,制备种子液,再接种于发酵培养基,在裂殖壶菌生长的不同阶段加入氟啶酮。所述氟啶酮可在提高裂殖壶菌EPA含量中应用。首次将氟啶酮应用到脂肪酸合成途径的调控中,为提高裂殖壶菌中EPA含量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添加氟啶酮,显著提高了裂殖壶菌油脂中EPA的含量,相比于未添加提高了42.31%。为使用氟啶酮提高裂殖壶菌内EPA含量提供了基础。

    一种气压结合高静水压处理食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93740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710244192.4

    申请日:2017-04-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3/0155 A23V2002/00 A23V230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压结合高静水压处理食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待处理的食品放入一气压处理容器中;(2)通过排气阀门将气压处理容器中的空气排出,同时通过进气阀门向气压处理容器中充入CO2或N2至其中的压力达到1~3MPa;(3)接着将该气压处理容器放入充满压力传递液体介质的高静水压处理容器中于200~550MPa的压力下处理5~20min,即完成。本发明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由于液体的传压特性,所处理的样品必须包装在软包装或能够发生形变的容器中而不能充入大量气体的矛盾性问题,在起到相同杀菌效果时,降低了所需压力,从而减少了设备成本。

    利用海洋交替单胞菌制备生物絮凝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45518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510180905.6

    申请日:2015-04-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利用海洋交替单胞菌制备生物絮凝剂的方法,涉及一种生物絮凝剂。所述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sp.)H‑6,保藏编号CGMCC No.10612。将甘油管中保藏的菌种接入种子培养基中培养,然后接入斜面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将新鲜斜面上的菌落接于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取种子液接入发酵培养基培养,得生物絮凝剂;将生物絮凝剂发酵液第一次离心,除去沉淀,收集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入无水乙醇,于4℃冰箱静置过夜后进行第二次离心,除去上清液,将沉淀物溶于水中,用透析袋透析,向透析后的溶液中加入无水乙醇,静置后进行第三次离心,收集最终沉淀物,干燥后即得到生物絮凝剂纯品。无毒无害、无二次污染。

    一种脱氢异构酶基因敲除的裂殖壶菌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801064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710077962.0

    申请日:2017-02-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何宁 李志朋 陈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氢异构酶基因敲除的裂殖壶菌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以裂殖壶菌的基因组为DNA模板,用上游引物对和下游引物对分别PCR扩增FabA基因的上游片段UFabA和下游片段DFabA;(2)将上游片段UFabA和下游片段DFabA与敲除载体连接,构建重组敲除质粒;(3)将上述重组敲除质粒电转化裂殖壶菌,用抗性平板筛选,并经PCR抗性基因序列验证,得转化子,即所述脱氢异构酶基因敲除的裂殖壶菌工程菌。本发明提供了裂殖壶菌敲除基因的工程菌的构建方法构,建了敲除FabA基因裂殖壶菌重组菌,该工程菌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能力比出发菌株中所占总油脂的比例减少了26%,而饱和脂肪酸的生产量增加16%。

    一种养殖废水生化膜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71952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10336204.2

    申请日:2014-07-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养殖废水生化膜处理方法,涉及养殖废水处理。1)原水经调节池调节后首先进入混凝池进行加药混凝预处理,预处理后的养殖废水进入气浮池进行气浮处理,气浮池处理之后的废水进入生物处理系统的厌氧池;2)通过恒流泵将厌氧池中的废水通过膜组件的出水口抽至好氧池中,同时将好氧池中的废水用恒流泵通过膜组件的出水口抽回至厌氧池,以形成厌氧池和好氧池中废水在时间和空间上同时连续内循环的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另将好氧池中的废水用恒流泵回流至调节池,形成废水的外循环,外循环能充分降解水中的颗粒胶团,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设备简单、易操作、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