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9820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99050.3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志周 , 张峰 , 郭锐 , 司金保 , 王海磊 , 王庆 , 李阳 , 李岩 , 李成林 , 贾娟 , 白金辉 , 贾昭鑫 , 李路 , 张海龙 , 蒋克强 , 王小环 , 刘加科 , 赵学强 , 吕向阳
IPC: G01N1/14 , B25J11/00 , B25J9/16 , G01N1/16 , G01C21/16 , G01C21/20 , G01S17/86 , G01S15/86 , G01S19/49 , G01C21/00 , H01F27/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机器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变压器自动柔性对接取油系统及方法,包括:取油箱和取油机器人,所述取油机器人包括取油机器人底盘以及安装在所述取油机器人底盘上的自动对接装置和油样抽取装置;所述取油箱包括固定在取油箱本体上的柔性对接取油口、固定杆和活动杆组件,所述自动对接装置包括导向对接机构和柔性对接取油机构,所述导向对接机构用于与固定杆和活动杆组件相配合进行导向对接,所述柔性对接取油机构用于与所述柔性对接取油口进行柔性对接;本发明通过取油机器人与取油箱的自动化配合代替人工作业,应用自动对接装置,优化了作业流程,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维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了人工作业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57221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310443783.X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从遥操作机器人系统及方法,包括:绝缘升降机构、高空作业机构、地面操控机构、视觉系统和作业工具;高空作业机构包括高空作业机械臂和高空机械臂主手,高空作业机械臂和高空机械臂主手采用主从控制模式;视觉系统用于采集作业工具信息、作业对象信息以及作业位置信息,并将获取的信息传送至地面操控机构,地面操控机构包括地面操作主手和虚拟现实设备,地面操作主手与高空作业机械臂采用主从控制模式,通过操作地面操作主手能够实现对高空作业机械臂的动作控制;所述虚拟现实设备能够基于视觉系统获取的信息形成对应的虚拟场景,并能够控制视觉系统动作实现视角的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878482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15595.8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N17/00 , H04N21/647 , H04L43/08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链路的视频延时统计方法及系统,包括判断流媒体节点收到的视频帧的编码格式是否为预定的格式;若是预定格式,则对视频帧码流进行解析,查找视频帧中是否包含链路信息SEI,若包含链路信息SEI,则将本节点信息和系统时间戳填充到SEI信息数组中,若没有链路信息SEI,则创建一个链路信息SEI,并将本节点信息和系统时间戳填充到SEI信息数组中;从SEI中读取并解析链路信息,计算每个节点的延时以及总延时。本发明能够自动度量每级系统引入的延时时间以及总延时,方便省时,节省检测成本,可以大规模部署。
-
公开(公告)号:CN11461439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0229594.8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压线路检修工具领域,提供了一种线路防震锤复位工具、作业机器人及复位方法。其中,该线路防震锤复位工具包括导向部、驱动部、紧固部和转接部;所述紧固部安装在驱动部的一端,所述转接部安装在驱动部的另一端,所述转接部用于连接驱动部与作业机器人;所述驱动部与导向部相连,用于将导向部卡设在防震锤上,使得防震锤沿线路移动,直至目标位置使得导向部从防震锤脱出;所述紧固部用于在导向部从防震锤脱出后对防震锤螺栓进行紧固,以完成防震锤的复位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763553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70232.1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电站导线散股的智能检测方法及系统,利用FeraNet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对预处理后的巡检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利用改进后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替换多目标检测模型中的特征提取模块,利用改进后的多目标检测模型对预处理后的巡检图像进行缺陷识别,得到检测结果。本发明能够对变电站无人机巡检图像中的导地线缺陷进行识别,提高缺陷识别的准确度,从而保证对变电站导地线故障做到提早预警,进一步提升变电站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231109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011210596.X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能力。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电站在线智能巡视集中监控系统及方法,与主辅监控系统进行联动交互,获取主辅设备联动信号,根据联动信号获取相关联的设备点位列表,根据设备点位和预先配置的联动策略构建巡检任务或根据需求创建巡检任务;将巡检任务下发至相应的站端,对站端进行集中控制,各站端将对应巡检任务拆分为多个子任务,分别由不同巡检执行系统并发执行相应子任务;接收各站端自身各巡检执行系统并发执行相应子任务所采集的多维巡检数据;利用云边协同方法,确定各站端所采用的智能分析算法,基于所述多维巡检数据,利用所述智能分析算法进行设备状态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进行告警或/和设备运维。本发明解决了机器人巡检存在巡视盲区、单一视频覆盖范围小、故障应急
-
公开(公告)号:CN11727431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31021.7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T7/246 , G06V10/80 , G06V20/40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特征融合的视频目标跟踪方法及系统,提出了将目标检测算法和相关滤波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目标检测算法识别目标的目标检测框,通过局部和全局多特征融合的相关滤波器得到目标跟踪边缘框,利用匈牙利匹配算法对目标检测框和目标跟踪边缘框进行匹配,解决了单独的相关滤波跟踪算法或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算法对目标检测跟踪存在的精确率和成功率低的问题,实现了电力场景等复杂场景下目标跟踪稳定性,提高了目标检测跟踪的实时性、精确率和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5310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26875.9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10/77 , G06N3/08 , G06N3/0464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巡检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配电网巡检缺陷识别的样本扩充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配电网巡检图像及缺陷描述;将所述配电网巡检图像加入噪声,得到临时图像矩阵;将所述缺陷描述转为文本向量,将文本向量与临时图像矩阵利用梯度场引导融合进行融合;基于融合后的结果,使用神经网络预测噪声;将临时图像矩阵减去预测的噪声后,转化为生成图像。保证了生成高质量的配电网巡检缺陷图像,实现配电网巡检图像小样本的扩充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69065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840899.7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器人上下线梁式平台及机器人上下线方法,包括:平台本体、位于平台本体第一端的勾线槽和位于平台本体第二端的卡线槽,平台本体上布置有用于将平台本体锁紧在一条分裂导线上的锁紧装置;平台本体的第一端设有牵引绳挂钩,第二端设有辅助绳挂钩,平台本体上布置有定滑轮、磁吸装置、导线槽、重物块、锥形重物以及锥形重物套,锥形重物的中轴方向开有第一通孔,锥形重物置于锥形重物套中;第一辅助绳的第一端与被磁吸装置吸附的重物块连接,第一辅助绳的第二端绕过定滑轮后,依次穿过锥形重物的通槽和导线槽后自然下垂;本发明解决了机器人上下线问题,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了作业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68046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111470743.1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机器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异物清除装置、机器人及方法。其中,该装置进给部;夹持部,其用于夹持异物,当所述夹持部夹紧异物后可形成夹持内腔,所述夹持内腔的边缘设置有防滑层;切割部,其与所述进给部相连,用于在所述进给部的作用下沿所述夹持内腔直线运动,以对所述夹持内腔内的异物进行反复切割。本发明解决了异物柔软特性造成的机械臂大幅度运动进行拖拽的难题,降低了线路机器人及作业臂的机械机构及控制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