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4471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12646.9
申请日:2025-04-03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14 , H02J3/38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6/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四可融合终端的分布式光伏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能源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与分类模块、数据分析与特征提取模块、实时数据分析与策略匹配模块以及控制操作与反馈评估模块;数据采集与分类模块从数据库获取历史数据并基于投切与柔性控制记录进行分类,形成数据单元并提取特征;数据分析与特征提取模块通过对历史数据特征进行分析,识别投切与柔性控制策略的关键特征;实时数据分析与策略匹配模块获取实时数据,提取实时特征并与历史数据特征比对,匹配相应的投切与柔性控制策略;控制操作与反馈评估模块根据匹配的控制策略执行相应的操作,并分析反馈数据,评估控制效果并生成调节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992167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12655.8
申请日:2025-04-03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S50/00 , H02J13/00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伏四可融合终端感知系统及方法,涉及感知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低压分布式光伏台区线路拓扑图形成模块、感知分析模块、供电分配分析模块和远程控制模块;所述低压分布式光伏台区线路拓扑图形成模块用于形成目标区域的低压分布式光伏台区线路拓扑图;所述感知分析模块用于对低压分布式光伏台区的光伏供电危险系数进行预测;所述供电分配分析模块用于对低压分布式光伏台区的供电分配情况进行分析。本发明将低压分布式光伏台区的实时光伏供电未消纳系数作为台区用户的实时用电特征值,简化了对数据的比较处理过程,有利于保证在台区供电设备发生故障前,对台区的供电分配情况进行柔控加刚控,提高了光伏四可融合终端的感知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67241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22760.3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联模型的电力异常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基于混联模型的电力异常识别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的电力异常图像,并将电力异常图像输入至预先训练的混联电力异常识别模型;通过第一异常识别模型和第二异常识别模型,分别电力异常图像进行第一图像特征提取和第二图像特征提取,生成第一图像特征和第二图像特征;针对第一图像特征和第二图像特征,进行特征对齐;基于电力设备所发生异常的异常等级信息,针对特征对齐后的第一图像特征和第二图像特征,进行特征融合生成融合异常特征,并对融合异常特征进行识别,输出电力异常图像的异常类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模型的识别精度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9809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47084.8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基于声音信号异构拓扑的变电站设备缺陷诊断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待诊断设备的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取采样的最大振幅和最小振幅的平均值,将平均值作为数模协同信号平均投影映射区间,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计算获取的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转换得到的数字信号的交集后,对于交集中为真值的位置,获取的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均进行保留,否则删除,得到去噪后的数字信号和去噪后的模拟信号;对于去噪后的数字信号和去噪后的模拟信号,分别进行频谱图转化和图像识别后,得到设备缺陷诊断结果。在保证信号的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了噪声的有效去除,提高了设备缺陷诊断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67688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1147671.1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视频监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源异构视频统一化接入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视频监控设备通过预设的唯一端口接入视频平台,并与视频平台进行交互;分发服务器接收视频平台与视频监控设备之间交互的协议内容,并发送至规则引擎;规则引擎对接收到的协议内容进行结构化分析,结构化分析结果与预设配置的规则进行匹配,并将匹配结果并传送至分发服务器;分发服务器基于规则引擎输出的匹配结果,分发处理交互请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51708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47082.9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力主设备声纹缺陷识别方法及系统,包括:当特征向量库内数据熵值低于第二阈值时,基于声纹数据,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和机理模型联合实现缺陷识别,得到第一缺陷识别结果,并基于第一缺陷识别结果对深度学习模型进行优化;同时对声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在特征向量库内进行向量检索,得到第二缺陷识别结果,若识别结果不一致,则将特征向量加入特征向量库;当特征向量库内数据熵值高于第二阈值时,在特征向量库内进行向量检索,得到第二缺陷识别结果,将第二缺陷识别结果作为最终缺陷识别结果。不仅基本涵盖变电主设备所有潜在运行状态,而且能达到快速诊断,及时发现故障,有利于电网设备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51005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40807.9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
Inventor: 司金保 , 王海磊 , 孙志周 , 白金辉 , 吕楠 , 侯林源 , 吕俊涛 , 邢海文 , 戈宁 , 乔木 , 张峰 , 李成林 , 贾娟 , 李路 , 刘海波 , 董祥宁 , 代海涛 , 冯迎春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机器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变压器油样采集用取油箱、系统及作业方法,包括:取油箱本体以及位于所述取油箱本体内的油样抽取装置,所述油样抽取装置包括注射器旋转机构,所述注射器旋转机构上布置有多个油样抽取用的注射器;所述油样抽取装置,还包括:注射器对接机构,注射器对接机构设置在注射器旋转机构上部,包括上下伸缩机构和注射器对接杆;所述上下伸缩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注射器对接杆运动,所述注射器对接杆内部为油液通路,所述注射器对接杆的下部通过管路与变压器的出油支路连接,所述注射器对接杆的出油口用于与注射器的针筒头部配合连接;本发明避免了频繁油路对接带来的安全隐患,极大的提高了取油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7434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812539.7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电力语义大模型仿生层级记忆融合文档生成方法及系统,涉及文档生成技术领域,包括:提取多模态数据形式的知识,通过模拟人类海马体的记忆机制,构建长时记忆库,并以句子、段落和章节三个层级分层存储和动态更新长时记忆库中的知识;将新文档的生成任务输入到电力语义大模型中,并以长时记忆库作为电力语义大模型的外部知识源;从长时记忆库中动态查找与当前任务相关的各个层级的知识;逐层迭代融合上下文背景知识和从长时记忆库中动态查找到的知识,最终生成完整的文档内容;本发明通过动态调用长时记忆和多层级的上下文处理,生成逻辑连贯、信息准确的内容,并有效整合多模态数据,适用于建设方案和审计报告等复杂文档的高效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1917569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697056.7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贾娟 , 白金辉 , 孙志周 , 张峰 , 李阳 , 李岩 , 李建祥 , 郭锐 , 李成林 , 司金保 , 王海磊 , 蒋克强 , 寇鲁丁 , 王运光 , 翟义凯 , 张海龙 , 刘丕玉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机器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多自由度机械臂的变压器油样采集机器人系统及方法,包括:机器人本体搭载有作业工具集成板和多自由度机械臂,作业工具集成板上用于搭载取油门阀工具和取油对接工具;取油箱包括旋开门以及与旋开门连接的旋转门阀,旋开门上布置有多个通孔,通孔用于在旋开门旋转到设定位置时与出油阀和出油口相对;取油门阀工具用于在多自由度机械臂的带动下,操作旋转门阀以及出油阀以打开油路,取油对接工具用于在多自由度机械臂的带动下与出油口连接;本发明可以在不用人靠近的情况下,借助机器人进行变压器油样采集作业,节省了人工,提高了作业质量、作业效率和作业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91393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623970.2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机器人充电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全向移动机构、第二全向移动机构、充电组件以及扩展储能组件,充电组件与第一全向移动机构连接,扩展储能组件与第二全向移动机构连接;第一全向移动机构和第二全向移动机构的底部均连接有行走轮,充电组件的充电电池与扩展储能组件的储能电池电连接;充电组件的顶部连接有无线充电板和充电电极,充电组件侧部连接有直充模块,充电组件的顶部布置有多个用于捕捉机器人底部图像或者视频的视觉模块;本发明实现了机器人与充电机构的位置匹配,移动充电机构具备多种充电方式和可扩充的电池组件,能够适应多种充电类型,提高了机器人充电效率,扩展了机器人的适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