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8353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73515.6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志周 , 李阳 , 孟海磊 , 李冬松 , 雍军 , 李建祥 , 王兴照 , 李希智 , 曾金保 , 孙晓斌 , 李涛 , 张茂春 , 武磊 , 束建虎 , 杨仁明 , 周长明 , 刘智超 , 李学聪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机器人技术领域。提供了本发明创新性的研制了一种适于多场景的机器人行走结构及X光检测机器人,两个前驱动轮的间距以及两个后驱动轮的间距均可调,能够适配于不同的输电线路线间距,将浅V型加宽前驱动轮与深V型后驱动轮相结合,在保证行走机构导向性的前提下,提高了机器人的通过能力,避免了行走方向的偏移,弥补了现行走机构下的机器人无法检测防松型压接管和带分流补强线压接管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3435300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698635.3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实时避雷器仪表检测识别方法及系统,包括:采用数据增强的方式扩充避雷器仪表样本图像库;对扩充的样本数据,采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获得训练权重文件;基于生成的训练权重文件定位避雷器表盘在图像中位置,采用图像处理技术确定表盘位置ROI;对生成的ROI采用方向图滤波获得表盘刻度,根据表盘刻度计算候补表针队列确定表针位置;根据表针位置获得最后的表计角度值,进一步获得刻度值,得到训练后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输入待测图像,利用训练后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检测椭圆及刻度,最后检测指针位置给出仪表的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91393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623970.2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机器人充电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全向移动机构、第二全向移动机构、充电组件以及扩展储能组件,充电组件与第一全向移动机构连接,扩展储能组件与第二全向移动机构连接;第一全向移动机构和第二全向移动机构的底部均连接有行走轮,充电组件的充电电池与扩展储能组件的储能电池电连接;充电组件的顶部连接有无线充电板和充电电极,充电组件侧部连接有直充模块,充电组件的顶部布置有多个用于捕捉机器人底部图像或者视频的视觉模块;本发明实现了机器人与充电机构的位置匹配,移动充电机构具备多种充电方式和可扩充的电池组件,能够适应多种充电类型,提高了机器人充电效率,扩展了机器人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949275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84429.7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建祥 , 郝永鑫 , 李希智 , 李阳 , 孙志周 , 孟海磊 , 雍军 , 李冬松 , 王兴照 , 曾金保 , 陈斌 , 孙晓斌 , 李涛 , 李丹丹 , 武磊 , 束建虎 , 杨仁明 , 周长明
IPC: G01N23/04 , G01S17/06 , G01S17/86 , F16L55/28 , G06T7/00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T5/40 , G06T5/60 , G06N3/0464 , F16L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压接管X射线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压接管X射线检测系统及自主检测方法,所述激光雷达和双目视觉传感器均与控制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行走机架、固定于行走机架上的X射线检测机构及位于行走机架底部的驱动轮,均采用波浪型结构,且所述波浪型结构至少包括两个凹部;所述驱动轮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驱动电机通信连接以控制机器人本体的前进或者后退,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根据激光雷达和双目视觉传感器的数据进行X射线机器人的导航控制;本发明提高了带补强线压接管检测的精度和全面性,提高了机器人在输电线路上行走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6211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84428.2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志周 , 束建虎 , 李阳 , 李建祥 , 李冬松 , 王兴照 , 孟海磊 , 雍军 , 郝永鑫 , 李希智 , 曾金保 , 陈斌 , 孙晓斌 , 李涛 , 李丹丹 , 武磊 , 杨仁明 , 周长明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机器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适于输电线路补强线的X射线检测机器人及行走机构,包括:行走机架以及位于行走机架底部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包括位于行走机架前部的第一前驱动轮和第二前驱动轮以及位于行走机架后部的第一后驱动轮和第二后驱动轮;第一前驱动轮、第二前驱动轮、第一后驱动轮和第二后驱动轮均采用波浪型结构,且所述波浪型结构至少包括两个凹部;本发明解决了存在补强线时机器人无法跨越以进行X射线检测的问题,实现了机器人在导线、补强线及两种导线融合场景下的稳定行走,确保适于输电线路补强线的X射线检测机器人在无人机吊装上线后,确保了适于输电线路补强线的X射线检测机器人在无人机吊装上线后能够行走到预置检测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84871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31376.6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序拣选机器人、系统及方法,涉及电网物资仓储管理领域,包括视觉扫描模块、处理模块和执行模块;视觉扫描模块用于获取物资图像,并发送至处理模块;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物资图像识别物资类型及其位姿信息,根据物资类型确定目标夹具,根据目标夹具的位置和位姿信息规划夹具夹取位姿及夹取路径,并根据目标拣选位置规划物资被夹取后的移动路径;执行模块通过快换机构与夹具可拆卸连接,以此对目标夹具进行切换,并根据夹具抓取位姿调节夹具的夹取角度,按夹取路径将物资夹取后,再按移动路径将其移动至目标拣选位置,完成物资的拣选。设计多种适配的夹具,以自适应选择不同夹具和夹取方式,支持多种物资的分选。
-
公开(公告)号:CN11343530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98635.3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实时避雷器仪表检测识别方法及系统,包括:采用数据增强的方式扩充避雷器仪表样本图像库;对扩充的样本数据,采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获得训练权重文件;基于生成的训练权重文件定位避雷器表盘在图像中位置,采用图像处理技术确定表盘位置ROI;对生成的ROI采用方向图滤波获得表盘刻度,根据表盘刻度计算候补表针队列确定表针位置;根据表针位置获得最后的表计角度值,进一步获得刻度值,得到训练后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输入待测图像,利用训练后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检测椭圆及刻度,最后检测指针位置给出仪表的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940781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84427.8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孟海磊 , 雍军 , 李阳 , 李建祥 , 李冬松 , 王兴照 , 孙志周 , 李希智 , 郝永鑫 , 曾金保 , 陈斌 , 束建虎 , 孙晓斌 , 李涛 , 李丹丹 , 武磊 , 杨仁明 , 周长明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机器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带补强线输电线路压接管X射线检测机器人及方法,包括:X射线检测机构以及行走机构,行走机架以及位于行走机架底部的驱动轮,所述X射线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接收板支撑梁、第二接收板支撑梁、发射机和发射机支撑梁。本发明解决了带补强线压接管无法全面精准检测的问题,实现了机器人在导线、补强线及两种导线融合场景下的行走,确保了机器人在无人机吊装上线后可以行走到预置检测点,规避了补强线向上或向下分叉后接收板与补强线的干涉,实现了一体化设计,一次上线即可完成左右两根导线的检测,且接收板与压接管的距离可以调节,确保了压接管的X射线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830256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810694935.2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封闭空间设备巡检方法及装置,分区域对封闭空间内的设备进行点云数据采集,对于每一个区域内的设备的点云数据,通过拼接、去噪处理后,将去噪后的点云数据与点云数据模型库中的各个点云数据模型进行匹配,以确定去噪后的点云数据所表征的各个设备的第一属性信息;将去噪后的点云数据与第一属性信息相关联的保存;将去噪后的点云数据与关联有第一属性信息的历史点云数据进行比对,以对去噪后的点云数据所表征的各个设备进行异常分析;实现了对封闭空间内设备的自动化巡检,提高了封闭空间内设备的巡检效率,降低巡检人员处于缺氧、积水等不安全环境中的概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