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站系统以及充电方法
    1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2232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0882818.X

    申请日:2023-07-18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无线充电站系统以及充电方法,属于电池储能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无线充电装置,用于给电动车内车载电池充电;第一电池储能柜,用于在第一时间段内通过电网充电,并在第二时间段内为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提供充电电源;第二电池储能柜,用于在第二时间段内通过电网充电,在第一时间段内为无线充电装置提供充电电源;管理与服务模块,根据当前时间确定所属时间段,根据所属时间段选择第一电池储能柜或第二电池储能柜与无线充电装置连接,当充电信息为电池已充满时,断开第一电池储能柜或第二电池储能柜与无线充电装置之间的连接。本申请在满足电动车充电需求的同时充分参与整站的电力调度,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

    电动车非接触式电力变换装置、电动车、控制方法、系统和电力变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22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262882.X

    申请日:2022-10-14

    Inventor: 李建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动车非接触式电力变换装置、电动车、控制方法、系统和电力变换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第一开关模块包括三相H桥变换器,三相H桥变换器的两端连接电池,所述电池的两端并联电容;三相H桥变换器的输出端子连接电动机;所述第二开关与电池和耦合器连接,用于控制耦合器接入或断开。本发明能够使电气驱动系统与非接触式充电系统独立工作时相互不影响,提高系统内器件利用率、降低占用物理空间、减少电子器件及机械结构零件的使用,降低系统成本。

    一种抗震无线充电接收器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66477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910069630.7

    申请日:2019-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震无线充电接收器安装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接收器内芯,所述壳体用多个可调节弹性连接组件连接于车体连接架。所述可调节弹性连接组件包括卡头、连接件和挡块,挡块设置于连接件一端,连接件另一端与卡头连接,卡头与挡块之间的距离可调,连接件上套设有弹性件,卡头卡扣于车体连接架上,壳体上设置有通孔,连接件穿设于通孔而使壳体位于弹性件和卡头之间而将车体连接架和壳体卡合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防振性能好、适用范围广、安装维修方便,后期再研发成本低。

    承压路面与光伏发电路面功能分开的太阳能公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25481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710678213.3

    申请日:2017-08-10

    Inventor: 刘基农

    Abstract: 一种承压路面与光伏发电路面功能分开的太阳能公路系统,包括承压路面与光伏发电路面功能分开的太阳能高速公路子系统、承压路面与光伏发电路面功能分开的太阳能普通公路子系统和承压路面与光伏发电路面功能分开的太阳能城市公路子系统。本发明是在公路路面上,在汽车车轮行驶的位置上设置醒目的行驶引导线,该行驶引导线的宽度略大于汽车车轮的宽度,除该行驶引导线以外,公路表面全部铺设能光伏发电的太阳能电池板;该行驶引导线所在的路面为承压路面,该行驶引导线以外的路面为光伏发电路面;通过司机驾驶或无人驾驶技术使汽车车轮沿着该行驶引导线行驶。该行驶引导线下面为埋设电磁感应发射线圈。

    一种电动汽车远程无线充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92375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010711141.X

    申请日:2020-07-22

    Abstract: 一种电动汽车远程无线充电系统,主要包括能量发射塔、车载能量接收装置和车联网系统,所述发射塔本体和能量发射单元,能量发射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有电网,所述车载能量接收装置包括能量接收单元、AC/DC转换器、DC/DC转换器和计费单元,所述能量接收单元的输出端与AC/DC转换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AC/DC转换器的输出端与DC/DC转换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计费单元、车载电池组和其他车载负载,所述计费单元的输出端与车联网系统信号连接。本发明的一种电动汽车远程无线充电系统通过在道路两旁建立塔式无线能量发射塔给行驶中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进行电能补充,弥补电动汽车在远距离行驶时的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促进电动汽车的发展。

    一种线圈拓补结构及充电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79907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010563832.X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圈拓补结构,包括铁氧体基层、中心铜层和线圈导线;所述中心铜层环绕覆盖在所述铁氧体基层的中部表面上;所述线圈导线中至少部分线圈导线绕经所述中心铜层表面形成螺线管线圈,所述螺线管线圈与所述中心铜层组合形成螺线管;在铁氧体基层的其余表面上设置有封闭轮廓的引导线圈。该线圈拓补结构通过在螺线管两端的铁氧体基层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引导线圈,通过调节这些导向线圈的匝数比,以线圈拓补结构的整体磁通向上弯曲,以显着提高耦合系数和螺线管的场发射水平,一方面,可相应增加该线圈拓补结构的大磁通影响区域的高度,另一方面,可相应增加该线圈拓补结构在正面上的磁通强度。

    换电站、充电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79946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287167.6

    申请日:2023-09-28

    Inventor: 张建平 刘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电站、充电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换电站包括电源系统、第一充电设备以及第二充电设备,所述第一充电设备用于对所述换电站内的换电电池充电,所述第二充电设备用于对所述电动汽车充电;第一充电设备包括选择模块和单向充电模块;当选择模块处于第一状态时,电源系统通过单向充电模块对换电电池进行充电;当选择模块处于第二状态时,电源系统通过单向充电模块对第二充电设备供电。本发明的换电站的第一充电设备对换电站内的换电电池充电,第二充电设备对电动汽车充电,对车辆的换电和充电均可以在换电站完成,换电站的充电资源在第一充电设备和第二充电设备之间分配,缓解了充电资源出现浪费或紧张的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