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50090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80002512.3
申请日:2017-01-31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压缩装置,该压缩装置具备离心压缩机和消音器,离心压缩机具备将空气引导筒的入口侧和涡旋外壳紧固的压缩机组装用螺栓,消音器具有:第一侧壁,该第一侧壁在与叶轮的旋转轴线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环状的第二侧壁,该环状的第二侧壁在第一侧壁与离心压缩机之间绕旋转轴线设置,在该环状的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之间形成用于向空气引导筒引导外气的外气导入空间;至少一个消音器元件,该至少一个消音器元件设置在外气导入空间;以及消音器组装用螺栓,该消音器组装用螺栓在沿着叶轮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从第一侧壁延伸到涡旋外壳,将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涡旋外壳紧固。
-
公开(公告)号:CN1237277C
公开(公告)日:2006-01-18
申请号:CN02101646.1
申请日:2002-01-14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0276
Abstract: 一种包括固定涡旋部件和旋转涡旋部件的涡旋压缩机,固定涡旋部件和旋转涡旋部件的离心壁相互配合,其中旋转涡旋部件被支撑,以相对于固定涡旋部件进行转动,但避免其自转。离心壁的螺旋起始部分包括分别沿曲线β1-β1′和β2-β2′形成的非台阶部分,及沿着曲线β1′-β2′形成的台阶部分,台阶部分提供了由其上侧弯曲表面和下侧弯曲表面所围成的厚度增大区域。位于固定涡旋部件的端板上的排放孔与厚度增加区域部分重叠,厚度增加区域中的重叠部分是通过将台阶部分的下侧以规定的高度进行部分空置形成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899759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211194879.9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为抑制过渡零件的稀释孔附近的应力的过渡零件、燃烧器及燃气涡轮发动机。提供过渡零件,其具备:通过将在构成过渡零件的板材的内部从靠近燃气涡轮一侧向靠近燃烧器衬套一侧延伸的壁内流路排列多个而形成的第一流路组;相对于第一流路组位于靠近燃烧器衬套一侧的第二流路组;以及多个稀释孔,它们贯通板材并连接压缩空气主流路和燃烧气体流路,第一流路组及第二流路组的各壁内流路在靠近燃气涡轮一侧的端部具有面向压缩空气主流路的入口,并且在靠近燃烧器衬套一侧的端部具有面向燃烧气体流路的出口,在第二流路组的相邻的壁内流路之间的各个空间中稀释孔位于比第二流路组的壁内流路的出口靠近第二流路组的壁内流路的入口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040144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80005005.7
申请日:2013-01-07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6/04 , F01D3/00 , F01D25/16 , F01D25/18 , F02B37/00 , F02B37/10 , F02B39/10 , F02B39/14 , F02B63/04 , F02C6/12 , F05D2220/40 , F05D2220/76 , F05D2240/52 , H02K5/1672 , H02K7/1823 , H02K2205/03 ,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排气涡轮增压器,其能够防止在搭载于内燃机时,旋转轴因该内燃机所产生的振动而向轴向大幅移动而使增压器内的旋转部分与静止部分接触从而导致增压器受损。约束机构(35)容纳于凹部(51)内,所述凹部(51)形成在位于与外壳相反一侧的壳体的正面侧,所述约束机构(35)具备:止推环(41),安装在位于与挠性联轴器相反一侧的发电机的旋转轴(19a)的轴端;及2个止推轴承(42),配置成与形成所述止推环(41)的凸缘部(44)的两端面对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169562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280065839.2
申请日:2012-1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216 , F02C7/045 , F04C29/063 , F04D29/664 , F04D29/701 , F05D2220/40 , F05D2250/132 , F05D2250/2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保吸音性能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的增压器用消声器。增压器用消声器(30)安装在导入用于供压缩机部压缩的吸入空气的吸入空气导入路的入口部上游侧,且用于吸收吸气噪声,其构成为具备:吸入空气入口开口部(32),其形成在呈大致圆筒形状的外壳(31)的外周面;吸入空气流路,其使从吸入空气入口开口部(32)导入的吸入空气进行大致90度的方向转换而导向吸入空气导入路;吸入空气出口开口(34),其形成在外壳(31)的一端面侧;吸音筒(40),其从外壳外周侧插入并安装在吸入空气入口开口部(32);及支承板(50),其具备与吸音筒(40)大致同心的空气流通孔(51),且对插入到吸入空气入口开口部(32)的规定位置的吸音筒(40)进行固定支承。
-
公开(公告)号:CN11882982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80025549.3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至少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气涡轮机燃烧器具备向燃烧筒的内侧突出的多个节流部。燃烧筒的中心轴线包括在燃烧筒的上游侧的区域中直线状地延伸的上游侧中心轴线,并且在喷出部中向与上游侧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燃烧筒是与包括从上游侧的区域到喷出部为止的中心轴线的假想平面正交的假想面,并且以包括从上游侧的区域到喷出部为止的中心轴线的假想面为界包括第1区域和第2区域。将上游侧中心轴线延长的直线在喷出部中通过第1区域。从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观察第2区域中存在的节流部时的投影面积的合计值比从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观察第1区域中存在的节流部时的投影面积的合计值大。
-
公开(公告)号:CN11398349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0849258.9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器,其能够有效地冷却尾筒框缘和1级静叶片端壁,并且能够实现低Nox化及燃烧性能提高。该燃气轮机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尾筒,其将燃烧气体从燃烧器引导至涡轮;框缘,其设置于所述尾筒的所述涡轮侧的出口部,且与所述涡轮的1级静叶片端壁具有规定的间隙而对置地配置;以及密封部件,其与所述框缘及所述1级静叶片端壁分别嵌合,对供给至所述间隙的冷却空气进行密封,所述框缘具有向所述1级静叶片端壁直接供给冷却空气的冷却孔。
-
公开(公告)号:CN11589975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194879.9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为抑制过渡零件的稀释孔附近的应力的过渡零件、燃烧器及燃气涡轮发动机。提供过渡零件,其具备:通过将在构成过渡零件的板材的内部从靠近燃气涡轮一侧向靠近燃烧器衬套一侧延伸的壁内流路排列多个而形成的第一流路组;相对于第一流路组位于靠近燃烧器衬套一侧的第二流路组;以及多个稀释孔,它们贯通板材并连接压缩空气主流路和燃烧气体流路,第一流路组及第二流路组的各壁内流路在靠近燃气涡轮一侧的端部具有面向压缩空气主流路的入口,并且在靠近燃烧器衬套一侧的端部具有面向燃烧气体流路的出口,在第二流路组的相邻的壁内流路之间的各个空间中稀释孔位于比第二流路组的壁内流路的出口靠近第二流路组的壁内流路的入口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407191B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580068203.7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增压器用消声器,悬臂支承于压缩机外壳,并具备:环状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该第二侧壁相对于第一侧壁位于与压缩机外壳相反的一侧,且在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之间形成用于将外部空气向空气导入口引导的外部空气导入空间;消声器元件,该消声器元件设于外部空气导入空间;以及过滤器,该过滤器沿着外部空气导入空间的周向延伸设置于消声器元件的外周侧,第一侧壁包括向过滤器的外周侧突出的第一凸缘,第二侧壁包括以与第一凸缘相对的方式向过滤器的外周侧突出的第二凸缘,分别在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沿着周向设有多个固定孔。
-
公开(公告)号:CN107850090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80002512.3
申请日:2017-01-31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压缩装置,该压缩装置具备离心压缩机和消音器,离心压缩机具备将空气引导筒的入口侧和涡旋外壳紧固的压缩机组装用螺栓,消音器具有:第一侧壁,该第一侧壁在与叶轮的旋转轴线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环状的第二侧壁,该环状的第二侧壁在第一侧壁与离心压缩机之间绕旋转轴线设置,在该环状的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之间形成用于向空气引导筒引导外气的外气导入空间;至少一个消音器元件,该至少一个消音器元件设置在外气导入空间;以及消音器组装用螺栓,该消音器组装用螺栓在沿着叶轮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从第一侧壁延伸到涡旋外壳,将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涡旋外壳紧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