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091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42997.1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双边牵引供电所组潮流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第二潮流控制单元。第一潮流控制单元包括左侧多绕组变压器、右侧多绕组变压器、双向DC/DC变流器和储能设备,还包括多个背靠背变流器;左侧多绕组变压器的原边连接到第一牵引变电所左供电臂,右侧多绕组变压器的原边连接到第一牵引变电所右供电臂;左侧多绕组变压器每个次边分别连接到一个背靠背变流器的左侧输出端,右侧多绕组变压器每个次边分别连接到一个背靠背变流器的右侧输出端;所有背靠背变流器的输入端并联后,通过双向DC/DC变流器连接到储能设备;背靠背变流器的输入端还设置稳压电容。本发明实现对两所各供电臂再生工况、牵引工况不同组合情况下潮流的合理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58492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63555.0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拓 , 罗健 , 杜博文 , 古晓东 , 陈伟 , 苑玉超 , 邓洪 , 何常红 , 崔艳龙 , 李波 , 王敬渊 , 王生旭 , 吴向阳 , 师渊 , 张立那 , 赖一雄 , 张琦 , 韩凌青 , 王建东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硬母线预制生产线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生产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构建硬母线预制生产线的数字孪生BIM模型,虚实融合模型,与生产线中的实体进行语义关联和属性映射,生成第一知识库,进行配准和融合显示,得到第一生产模型;构建包含多个层的生产线智能控制系统,采集实时状态数据并生成生产线状态的高维特征向量,添加至控制层,构建动态优化控制模型,生成最优控制序列,实时调整控制策略,并通过优化层求解候选调度方案集合;构建目标函数,结合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求解,确定最优调度方案并部署智能网关,接收最优调度方案,生成控制动作序列并发送至生产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726665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098442.X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河南鼎力杆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常红 , 张曼华 , 古晓东 , 王国梁 , 杨才 , 罗健 , 邓洪 , 晋壮壮 , 刘津 , 赵琨 , 韩柱先 , 李方安 , 郭晓霏 , 郭琦沛 , 王卓 , 宋景辉 , 李红卫 , 袁金帅 , 郜文杰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气化铁路装配式格构钢支柱,用以解决目前格构钢支柱承载能力差、拼接精度低,施工时间长的问题。一种电气化铁路装配式格构钢支柱,包括若干支柱主材组,支柱主材组包括芯柱,最下端的芯柱设在底座上,芯柱的两侧对称设有支柱主材,支柱主材的上下两端通过若干连杆与芯柱卡接相连,芯柱上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侧与支柱主材卡接,支柱主材的顶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与芯柱螺接,连接板的两端滑动设有若干限位杆,限位杆一端与底座螺接,另一端与支撑板螺接。本发明提高了格构钢支柱的承载力,同时便于工人进行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6357848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82967.2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福铂斯(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古晓东 , 何常红 , 罗健 , 邓洪 , 陈伟 , 李洪生 , 郭雅婕 , 李波 , 魏建忠 , 李少鹏 , 魏博 , 周晓靖 , 周俊 , 杨宝民 , 张煜 , 李业强 , 李方安 , 李国胜 , 杨才 , 刘津 , 刘赓然 , 唐守乾 , 晋壮壮 , 张云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接触网立杆形变监测设备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杆与主机,所述固定杆的外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中间安装有圆形凸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铁路接触网立杆形变监测设备的固定装置,可以通过推动顶杆,顶杆在推动过程中,使得两端的卡杆通过伸缩杆内部的活动弹簧的复位作用,将卡杆对接到顶杆表面的斜面槽中,此时卡杆一端的卡齿就会与齿盘相分离,没有卡齿与齿盘的限位作用,就可以使得支撑杆沿着圆形凸块表面的圆形凹槽进行旋转,从而可以起到调节整个主机的位置,使得主机可以更好的固定杆进行多角度监测,这就是该铁路接触网立杆形变监测设备的固定装置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21533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506532.1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健 , 何常红 , 韩凌青 , 古晓东 , 王国梁 , 李佳骏 , 陈伟 , 张琦 , 李少鹏 , 王圣昆 , 赵琨 , 邓洪 , 李波 , 郭雅婕 , 周敏 , 宋敏 , 李业强 , 魏博 , 韩柱先 , 周晓靖 , 李洪生 , 李方安
IPC: B60M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螺栓结构的滑动式线岔,所述线岔包括直股接触结构和斜股接触结构;所述直股接触结构包括左夹板、右夹板,所述左夹板、右夹板通过拼接可在直股接触线上实现滑动;所述斜股接触结构包括下夹板、上夹板,所述下夹板、上夹板通过拼接可在斜股接触线上实现滑动;所述下夹板的底部与所述直股接触结构插装连接,可实现所述线岔的直股接触结构与斜股接触结构之间的连接,从而对直股接触线与斜股接触线在上、下方向上实现限位;本发明属于轻量化结构,降低了线岔装置重量,降低线岔体积所占空间;采用无螺栓结构,简化加工工艺、降低生产制造成本;适用于任何型号道岔;避免线岔与线材磨损,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7484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210002156.8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河北铁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化铁路新型柔性旋转移动接触网,包括移动段接触网、固定接触网、门架、第一坠砣结构、第二坠砣结构、弹簧补偿装置、提拉电机以及电磁抱闸装置,所述第一坠砣结构的重量作用在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的一端;所述第二坠砣结构的重量作用在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的另一端;所述提拉电机设置在移动段接触网的一端,所述提拉电机用于提升或者降低第一坠砣结构的高度;控制移动接触网中的承力索和/或接触线移动到铁轨上方或者铁轨一侧边;所述电磁抱闸装置设置在门架上,当所述移动段接触网转动到铁路侧边时,电磁抱闸装置吸合住离门架最近处的转动腕臂;所述弹簧补偿装置中的弹簧用于将承力索的拉动力转为推力进一步推动腕臂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1189272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419479.2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晨 , 罗健 , 陈伟 , 邓洪 , 古晓东 , 李波 , 周敏 , 何常红 , 崔艳龙 , 郑军 , 杨才 , 房维轩 , 王中泽 , 杨嘉琛 , 郭晓旭 , 梁茹楠 , 彭涛 , 董健 , 柴天娇 , 于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云边端协同下双连杆机械臂的无模型控制方法及系统;终端采集双连杆机械臂的实时数据并发送至边缘端;边缘端对数据预处理后输入多变量无模型控制器,计算得到控制指令;终端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双连杆机械臂运动,采集双连杆机械臂的实时数据并发送至边缘端;云端根据边缘端反馈的实时数据,对多变量无模型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更新,直到控制任务结束;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不仅适用于双连杆机械臂,降低其建模难度、提高控制精度、提升计算效率,还具备推广至其他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24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1063450.5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拓 , 苑玉超 , 古晓东 , 何常红 , 罗健 , 吴向阳 , 王敬渊 , 王生旭 , 邓洪 , 陈伟 , 崔艳龙 , 郑冀光 , 杜博文 , 张立那 , 赵治华 , 张琦 , 王建东 , 郭琦沛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硬母线的加工制作方法及系统,涉及硬母线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加工硬母线的材料属性、几何特征以及加工工艺参数,采用多尺度建模方法对所述硬母线进行物理特性建模,得到多尺度物理特性模型,同时建立硬母线加工过程的物理场耦合模型;将得到的多尺度物理特性模型和多物理场耦合模型集成到有限元分析软件中,构建硬母线加工制作的高保真数字孪生模型;开发硬母线加工虚拟仿真优化平台,在硬母线加工虚拟仿真优化平台中进行加工工艺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建立加工质量和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优化算法获取最优加工方案,将得到的最优加工方案应用于实际的硬母线加工制作过程,并对加工结果进行测量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681073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68934.9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经纬智能装备(天津)有限公司 , 铁设(济南)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孟庆斌 , 古晓东 , 周伟 , 罗健 , 何常红 , 王建东 , 张德玉 , 杨凡 , 李国胜 , 张煜 , 王卓 , 李会泽 , 张晨昊 , 苑玉超 , 刘波 , 尹魁元 , 李东升 , 金勇 , 郭佳 , 梁伟冬 , 赵贤华 , 徐相耿 , 李志 , 郑玉糖 , 孙强 , 王强 , 贾晓旭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统化腕臂预配用定位管预配平台,包括工作台、地轨、定位端头、立柱滑台工装、管支滑台工装、定位滑轮;地轨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定位滑轮与地轨滑动连接;定位端头固定在地轨的端头处;立柱滑台工装包括滑台、肘夹、定位枕,滑台与地轨滑动连接,肘夹固定在滑台上,用于固定立柱零件,定位枕固定在滑台上,用于承载待安装零件;管支滑台工装包括楔滑块、定位枕、滑台、肘夹,滑台与地轨滑动连接,肘夹固定在滑台上,用于固定楔滑块,楔滑块与滑台固定连接,用于定位并连接待安装零件,定位枕固定在滑台上,用于承载待安装零件。本发明有益效果:提高人工预配定位管的精度,并降低预配的成本和操作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67443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49080.X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河北卓建智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0M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隧道吊柱底座,包括底板、摆臂、连接板;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摆臂的一端铰链连接,使得所述底板和摆臂之间角度可调,所述连接板一端与所述摆臂另一端铰链连接,所述底板的另一端安装滑动轴,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滑动块安装在滑动轴上,且滑动块沿滑动轴可轴向移动;本发明和传统吊柱底座相比,不仅可以实现传统吊柱的功能,在安装、制作过程中不需要针对不同隧道断面进行特殊加工,节约人力、物力成本,同时由于其可调节性,可以极大减少由于人为带来的施工误差,安装精度更高;该发明适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客货混跑铁路、专用线等各级铁路,技术经济性能高,具有产业化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