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6742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870851.6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接触网多类型腕臂管自动上下料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存料架、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存料架与下料装置平行设置,上料装置横向设置在存料架和下料装置之间,存料架用于放置腕臂管,上料装置用于将存料架上的腕臂管输送至下料装置,下料装置用于将上料装置上的腕臂管取下。本发明通过存料架、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对腕臂管进行机械传输,相比人工进行上下料,存在生产效率低、人工负载重、易疲劳、操作人员安全隐患大等问题,本发明具有生产效率高和降低作业人员工作强度的优点,有效解决了目前在对腕臂管加工过程中需要人工上下料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9178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728930.X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V10/30 , G06V10/25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T5/00 , G06T7/00 , G06T7/60 , G01B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接触网槽道测量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将测量装置安放在待测量接触网槽道下方,测量装置完成自动对焦;测量装置采集测量接触网槽道的原始图像,基于训练完成的YOLOv5‑LiteSE接触网槽道识别模型标记原始图像的ROI区域;获取HSB格式的ROI区域的接触网槽道边缘,并对获取的接触网槽道边缘进行霍夫变换得到待测量接触网槽道的直线方程;根据两类直线方程的斜率求取两类直线方程的角度值;将两类直线方程的角度值与预设接触网槽道角度标准值进行比较完成平行度检测;计算两类直线方程的最小间距完成对待测量接触网槽道的尺寸检测。本发明能解决在隧道内测量接触网槽道时,现有机器视觉测量无法完成快速自动对焦导致测量精度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3074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42827.8
申请日:2023-01-28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用角等分仪,用于对成三角位置关系中目标物所成角度的角等分线进行测量,包括设置在目标物上的固定模块,固定模块上设置有对目标物所成角度进行测量的测量模块,测量模块上设置有用于指示目标物角等分线的激光模块,测量模块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辅助定位的观测靶标模块。本申请通过固定模块将测量模块和激光模块安装在目标物上,两个观测靶标模块作为测量模块的辅助定位点安装在目标物两侧的参照物上确定测量角度,激光模块指示目标物的角等分线,测量方法简单,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使用,无需使用经纬仪或全站仪进行测量,有效解决目前工程施工中目标物体积过大或高度较高时角等分线测定操作繁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48955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08526.X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沟打孔机器人,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打孔装置、设置在两个打孔装置之间用于带动两个打孔装置反向运动的横向进给装置以及设置在横向进给装置底部的行走装置;每个打孔装置均包括竖向的边立柱、设置在边立柱上部的高度可调的上电锤以及设置在边立柱下部的高度可调的下电锤,所述上电锤的锤头和下电锤的锤头均垂直朝向电缆沟的沟壁,所述边立柱与进给装置相连。在打孔时,可在一次调整后进行批量打孔,使每次打孔的位置一致,从而保证了打孔的精度,使电缆支架安装后的位置一致,既美观又便于后续的电缆敷设。
-
公开(公告)号:CN11545185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876610.2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B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材上管箍的位置检测装置,管材上管箍的位置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台、控制器、设置在支撑台上的支撑装置、设置在支撑装置上的动力装置、设置在支撑装置上的牵引装置以及设置在支撑台上的管箍感应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和管箍感应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管材设置在支撑装置上,管材外表面套装有管箍。控制器控制动力装置,配合牵引装置,使支撑装置和设置在支撑装置上的管材进行移动,管箍感应装置对将感应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并测量出管箍之间的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09653235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811442349.5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杯形基础立杆调整装置,涉及电杆安装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卡合组件、顶升组件、调整组件和第二卡合组件,第一卡合组件和第二卡合组件均夹持在电杆上,并且第二卡合组件位于第一卡合组件的下侧;顶升组件围绕电杆均匀分布,顶升组件的上端与第一卡合组件连接、下端设有脚轮,脚轮支撑于地面上,顶升组件具有第一轴向可伸缩结构,第一轴向可伸缩结构用于调整顶升组件的长度从而能够撑起电杆;调整组件的一端与第二卡合组件连接、另一端与顶升组件连接,调整组件具有第二轴向可伸缩结构,第二轴向可伸缩结构用于调整调整组件的长度从而在电杆被支撑起后调整电杆的垂直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50544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461027.6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牵引供电短路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接触网短路区间;将接触网短路设备连接在接触线与钢轨之间,或正馈线与钢轨之间,或接触线与正馈线之间;通过遥控设备控制接触网短路设备的开关闭合形成短路;通过接触网短路设备采集短路数据;通过接入至接触网短路区间内的所亭的电参数采集设备采集所亭内的电参数;通过后台服务器对短路数据和电参数进行分析,并确定试验结果。本发明通过遥控设备控制短路开关闭合能够避免操作人员手动对高压短路开关进行分、合闸,消除了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910702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047680.2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875 , G06Q50/06 , G06V30/422 , G06V30/413 , G06F16/55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接触网工程物料处理系统,包括:接触网平面图识别模块、接触网平面数据分析模块和物资管理模块;接触网平面图识别模块,用于基于预设起始点坐标和预设终止点坐标之间的读取路径,对目标单位工程的接触网平面图进行平面数据识别处理,得到接触网支柱表示数据,接触网支柱表示数据用于描述目标单位工程的接触网平面图中所包含的不同类别的支柱数据;接触网平面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接触网支柱表示数据进行支柱类别分析,得到目标单位工程的接触网平面图所对应的目标物资数据;物资管理模块,用于基于目标物资数据生成物料处理信息。从而,有效降低错误率的同时提升处理效率,解决接触网物料浪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26230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0930230.8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施工的电缆放线器,采用设置在底座顶板凹槽中设置的激光测距仪测量激光测距仪到电缆盘的距离、将相关信号传输到PLC控制器进行分析处理,并通过控制PLC控制器协调控制电动伸缩杆、双轴电机、伺服电机、挡板的动作,实现将电缆盘前后、上下移动到预定位置进行电缆放线,实现快速、准确、低工作强度的进行电缆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016630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910599224.1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H04L41/067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距离通信硅芯管道疏通故障点判定系统,其中,所述故障点判定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用于将定位器吹入通信硅芯管道内,使得所述定位器在所述通信硅芯管道内移动;定位器,用于对所述通信硅芯管道的故障进行检测,并确定故障点的位置信息;移动终端,用于显示所述通信硅芯管道的所述故障点的位置信息,以便对所述故障点进行疏通。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系统的方法。本发明通过使用空气压缩机将定位器吹入通信硅芯管道内,定位器在通信硅芯管道内移动的过程中检测到故障点的位置信息并将其发送至移动终端显示,不仅设计简单,而且能够快速准确的确定故障点的位置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