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99952B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0880108096.6
申请日:2008-10-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6/006 , H01M8/04186 , H01M8/04197 , H01M8/04223 , H01M8/04225 , H01M8/04228 , H01M8/0432 , H01M8/04753
Abstract: 一种由交叉引起的燃料的消耗量更少且能够经济地使用的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具备:燃料电池(10);主燃料供给系统(12),该主燃料供给系统(12)用于向燃料电池(10)供给作为液体燃料的主燃料;副燃料供给系统(13),该副燃料供给系统(13)用于向燃料电池(10)供给饱和蒸气压力比主燃料低的作为液体燃料的副燃料;ECU(30),该ECU(30)在使燃料电池(10)的动作停止时控制各部分,以将存在于燃料电池(10)内的主燃料置换为副燃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388167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80001728.0
申请日:2011-03-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042 , C01B13/0207 , C25B1/003 , Y02E60/364 , Y02E60/3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用于有效进行光催化反应的结构的水分解装置、以及该水分解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水分解装置是在不同电极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水分解装置。本发明的水分解装置具有:光分解元件、氢气生成单元以及氧气生成单元,所述光分解元件具有N型水分解电极面和相反侧面的P型水分解电极面;所述氢气生成单元,收容N型水分解电极面,收集在N型水分解电极面产生的氢气;所述氧气生成单元,收容P型水分解电极面,收集在P型水分解电极面产生的氧气,且介由光分解元件与氢气生成单元邻接。在本发明的水分解装置中,光分解元件具有能够在氢气生成单元与氧气生成单元之间流通水的贯通孔,且贯通孔以不使为了分解水而照射的光透过到相反侧的水分解电极面的方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356043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080011946.8
申请日:2010-0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047 , B01J8/0221 , B01J8/0438 , B01J21/04 , B01J23/42 , B01J23/44 , B01J23/462 , B01J23/745 , B01J23/755 , B01J35/023 , B01J2208/00061 , B01J2208/00274 , B01J2208/025 , C01B2203/06 , C01B2203/066 , C01B2203/1041 , C01B2203/1047 , C01B2203/1052 , C01B2203/1058 , C01B2203/1064 , C01B2203/107 ,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从氨有效产生氢气的氢气发生装置,并涉及用于从氨产生氢气的氢气发生装置(51)。该装置包含具有氧化氨的氨氧化催化剂(11a,11b)的氨氧化部位(10),和具有分解氨以产生氮气和氢气的氨分解催化剂(21)的氨分解部位(20)。在供料气流方向上氨分解部位位于氨氧化部位的下游。氧化催化剂既包含贵金属催化剂又包含贱金属催化剂,且氧化部位上游部分中的贵金属催化剂装载浓度高于氧化部位下游部分中的贵金属催化剂装载浓度,和/或分解催化剂既包含贵金属催化剂又包含贱金属催化剂,且分解部位下游部分中的贵金属催化剂装载浓度高于分解部位上游部分中的贵金属催化剂装载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348642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0980157935.8
申请日:2009-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042 , B01J35/004 , C01B3/025 , C01B3/061 , C01B3/063 , C01B3/501 , C01B3/56 , C01B5/00 , C01B13/0207 , C01B13/0251 , C01B13/0281 , C01B2203/042 , C01B2203/068 , C01B2210/0053 , C01C1/0405 , Y02E60/364 , Y02P20/134 ,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率地合成氨的方法。本发明的合成氨的方法包括:(a)分解水得到含有氢和氧的第1原料气体的水分解工序(101);(b)采用氧分离膜或氢分离膜至少部分地分离和除去在第1原料气体中含有的氧,得到氧浓度比第1原料气体低的第2原料气体的第1氧除去工序(102);(c)使第2原料气体中的氧与氢反应从而以水的形式除去,或者使其吸附于吸附介质而除去,得到氧浓度比第2原料气体低的第3原料气体的第2氧除去工序(103);以及(d)使第3原料气体中的氢与氮反应从而合成氨的氨合成工序(104)。
-
公开(公告)号:CN101874131A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0880117609.X
申请日:2008-11-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D01F9/22 , B01J37/34 , C01B31/02 , D04H1/72 , H01B13/00 , H01M4/88 , H01M4/96 , B01J27/24 , B01J35/02 , B01J35/06 , B01J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083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2/16 , C01B32/168 , C01B32/174 , C08L33/20 , D01D5/0092 , D01F1/10 , D01F6/18 , D01F9/22 , H01M8/083 , H01M8/1013 , Y02E60/522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金属微粒的碳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以高度分散的方式负载有金属微粒,并且能够抑制金属微粒的烧结。为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负载金属微粒的碳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纺丝工序,所述纺丝工序是通过静电纺丝法,在使氮元素残留于碳纳米纤维上且能够形成碳纳米纤维的条件下,对原料组合物进行纺丝,该原料组合物中含有:具有所述氮元素且能够形成碳纳米纤维的含氮聚合物、以及有机金属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748034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180072811.7
申请日:2011-08-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501 , B01D53/22 , B01D2256/12 , B01D2256/16 , C01B3/04 , C01B13/0251 ,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含有气体氢、气体氧以及液体水的混合流体精制得到氢的氢精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的氢精制装置具有:混合流体流路,在该流路中含有气体氢、气体氧以及液体水的混合流体流通;第1气体流路,其与混合流体流路相邻,且在该流路中含有气体氢以及气体氧的混合气体流通;第2气体流路,其与第1气体流路相邻,且在该流路中气体氢或氧流通;气液分离膜,其构成混合流体流路与第1气体流路之间的壁面的至少一部分,且从混合流体流路的混合流体分离混合气体,并向第1气体流路提供;以及,氢或氧分离膜,其构成第1气体流路与第2气体流路之间的壁面的至少一部分,且从第1气体流路的混合气体分离气体氢或氧,并向第2气体流路提供。
-
公开(公告)号:CN102089237B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0980109253.X
申请日:2009-03-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43/10 , C01B3/047 , C01B3/06 , C01B2203/066 , C01B2203/1047 , C01B2203/1052 , C01B2203/1058 , C01B2203/1064 , F02D19/0644 , F02D19/0671 , F02D19/081 , F02D41/0025 , F02M25/12 , H01M8/04201 , H01M8/0606 , Y02E60/364 , Y02E60/50 ,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宽的温度范围工作的氢生成装置。本发明的氢生成装置具有第1氨转化部(10)、第2氨转化部(20)、氨供给部(30)和氨供给流路(31),该第1氨转化部(10)具有在第1温度范围与氨反应生成氢的产氢物质,该第2氨转化部(20)具有在第2温度范围将氨分解成氢和氮的氨分解催化剂,该氨供给部(30)供给氨,该氨供给流路(31)从氨供给部向第1和第2氨转化部供给氨;第1温度范围包含比第2温度范围低的温度,并且切换地使用第1和第2氨转化部来由氨生成氢。另外,本发明还提供具有该氢生成装置的氨燃烧内燃机和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2099952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880108096.6
申请日:2008-10-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6/006 , H01M8/04186 , H01M8/04197 , H01M8/04223 , H01M8/04225 , H01M8/04228 , H01M8/0432 , H01M8/04753
Abstract: 一种由交叉引起的燃料的消耗量更少且能够经济地使用的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具备:燃料电池(10);主燃料供给系统(12),该主燃料供给系统(12)用于向燃料电池(10)供给作为液体燃料的主燃料;副燃料供给系统(13),该副燃料供给系统(13)用于向燃料电池(10)供给饱和蒸气压力比主燃料低的作为液体燃料的副燃料;ECU(30),该ECU(30)在使燃料电池(10)的动作停止时控制各部分,以将存在于燃料电池(10)内的主燃料置换为副燃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089237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980109253.X
申请日:2009-03-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43/10 , C01B3/047 , C01B3/06 , C01B2203/066 , C01B2203/1047 , C01B2203/1052 , C01B2203/1058 , C01B2203/1064 , F02D19/0644 , F02D19/0671 , F02D19/081 , F02D41/0025 , F02M25/12 , H01M8/04201 , H01M8/0606 , Y02E60/364 , Y02E60/50 ,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宽的温度范围工作的氢生成装置。本发明的氢生成装置具有第1氨转化部(10)、第2氨转化部(20)、氨供给部(30)和氨供给流路(31),该第1氨转化部(10)具有在第1温度范围与氨反应生成氢的产氢物质,该第2氨转化部(20)具有在第2温度范围将氨分解成氢和氮的氨分解催化剂,该氨供给部(30)供给氨,该氨供给流路(31)从氨供给部向第1和第2氨转化部供给氨;第1温度范围包含比第2温度范围低的温度,并且切换地使用第1和第2氨转化部来由氨生成氢。另外,本发明还提供具有该氢生成装置的氨燃烧内燃机和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855258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880113781.8
申请日:2008-09-02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工业大学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C08F293/00 , C08J5/20 , H01B1/06 , H01M8/02 , H01M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53/00 , C08F293/00 , C08F293/005 , C08F2438/01 , C08J5/2268 , C08J5/2287 , C08J9/26 , C08J2201/046 , C08J2333/14 , H01B1/122 , H01M8/1023 , H01M8/1058 , H01M2008/1095 , H01M2300/0082 , Y10T428/24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相分离结构膜,该微相分离结构膜含有亲水性聚合物成分和疏水性聚合物成分通过具有反应性基团、电子受体/电子供体或者色素的结构单元进行键合而形成的嵌段共聚物,其中,在由上述疏水性聚合物成分构成的基体内具有在与膜表面相垂直的方向上取向的、由上述亲水性聚合物成分构成的柱结构,在上述基体和上述柱结构之间具有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具有反应性基团、电子受体/电子供体或者色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