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00795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11927.X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航空电磁发射系统的UPS电源装置,用于解决当前直升机航空瞬变电磁系统中线圈处供电方式不稳定的问题。包括:感应电路、保护电路、整流电路、稳压储能电路、滤波电路、电压转换电路、锂电池供电电路、电源切换电路。在航空电磁发射系统处在大功率发射阶段时,线圈处用电设施供电由感应电路提供;在系统处在软起动或泄放阶段时,感应电路功率不足,通过电源切换电路自动切换至锂电池供电电路进行不间断供电。基于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航空电磁发射系统在正常工作时,发射线圈处各用电设施的供电问题,实现航空电磁发射系统的长时间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17691659U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23346993.2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针对飞行器载荷有限以及探测线圈不平稳的情况,提出一种大深度航空电磁探测线圈的软连接装置,包括金属导电管道、分离支架和连接器三大部分,其中连接器包括铜套、自动调节臂杆、万向滚珠、球座、轮毂、限位卡座和软连接导线。金属导电管道通过连接器围成正多边形,搭建成发射线圈的整体结构。线圈整体连接方式方式采用铜套嵌套软连接导线,软连接导线和金属导电管道之间采用限位卡座、轮毂、万向滚珠、球座、自动调节臂杆进行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重量轻、转动灵活、稳定性强的特点,极大减少了电磁探测发射线圈的重量并提高了线圈的平稳性,实现线圈发射磁矩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217404545U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20656668.1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针对飞行平台载重量有限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时间域航空电磁法发射线圈机电一体化的电气连接装置,包电气元件、安装桶和连接器三大部分,其中连接器包括轮毂、电极板、电极板连接杆和器件支撑架。电气元件包括谐振电容组、晶闸管散热器、电源和控制电路板。发射线圈通过轮毂固定在安装桶上,电气元件通过连接器固定在安装桶内,构成发射线圈的电气连接装置。该装置整体连接是通过紧固螺丝固定连接,一部分为连接器和安装桶的连接,另一部分为电气元件和连接器的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极大地减轻了电磁发射线圈的重量,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9264975U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821633672.6
申请日:2018-10-0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直升机时间域航空探测应用的电磁线圈,该电磁线圈包括金属导电直管、金属导电弯管以及套管,金属导电直管与金属导电弯管通过套管依次间隔连接,形成封闭式线圈,金属导电直管与金属导电弯管均包括内嵌芯和外套管,内嵌芯嵌在外套管内,内嵌芯均为碳纤维复合材质,外套管均为铝合金材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直升机时间域航空探测应用的电磁线圈采用碳纤维复合材质内嵌芯和铝合金材质外套管制作的金属导电直管与金属导电弯管,并通过套管固定连接成封闭式线圈,碳纤维复合材质和铝合金材质的采用,使得电磁线圈在确保发射电流不变的前提下,满足了不断加大电磁发射线圈的发射磁矩的同时又不增大电磁线圈重量的要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7689441U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20982166.8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深度航空电磁探测发射系统的功率拓扑电路,发射电流形状为半正弦,最大峰值可达800A。电路采用直升机机载电源作为输入电源,输入直流电压28V,通过DC/DC升压电路、谐振电容充电电路、RLC谐振发射电路,最终可发射最大峰值800A的半正弦电流波。DC/DC升压电路设置在直升机舱,将RLC谐振发射电路与舱下发射线圈放在一起放置在飞机舱下,用60m细线连接,对谐振电容进行充电。利用高变比升压电路实现低压、大电流到高压、小电流的一次转换,然后采用全桥电路形式的谐振电容充电电路,在发射的空闲期以高频斩波的形式对谐振电容充电,补充电能。最后经过RLC谐振发射电路把谐振电容上的能量转换成半正弦电流波形,向空间发射电磁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