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59736B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0710083996.7
申请日:2007-12-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着陆探测器软着陆机构薄壁金属管变形缓冲器,采用活塞式结构,由盖板、外筒、薄壁金属管、凸台支撑环、内筒组成,盖板、外筒组成活塞缸,内筒为活塞,多段薄壁金属管串联填充在活塞缸与活塞间,薄壁金属管之间用凸台支撑环轴向隔离和径向约束。本发明结构组成非常简单,体积紧凑,功能可靠,能够保证软着陆机构的缓冲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95200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0838617.5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1Q1/00 , H01Q1/12 , H01Q1/28 , H01Q1/50 , H01Q1/52 , H01Q13/02 , H01Q15/16 , H01Q15/24 , H01Q19/12 , H01Q1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网状双反射面高增益天线,包括:副反射面、副反射面支撑杆、馈源和主反射面;主反射面的外凸面安装在探测器上,主反射面的内凹面为旋转抛物面;主反射面采用编织网状结构;副反射面的外凸面为旋转双曲面,副反射面和主反射面之间通过两根以上副反射面支撑杆连接;主反射面上、旋转抛物面的顶点处设置有通孔,馈源贯穿所述通孔设置。本发明具有高增益、高效率、耐深低温、高热稳定性、超轻量化的特点,能够实现深空超远距离通信、满足运载对重量及包络的严苛要求和能够在宽温域在轨工作温度下正常工作,满足小天体探测的任务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77291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311590.9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天体激励采样及气吹送样真空实验验证系统,将PIV流速测量系统设置在送样管道待测管段外部,通过测量送样管道内示踪粒子的流速进行流场特性实验验证;将高速摄影系统设置在送样管道待测管段外部,通过测量模拟星壤颗粒的流速进行颗粒物特性实验验证;信号采集系统用于同步测量送样管道待测管段所有测点的气体压强及实时监测真空舱内真空度;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各系统工作时序。本发明能够进行地面重力真空环境下的气体激励采样与气吹送样验证,并测量出流场的流速与分布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43842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838676.2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作动器的卫星柔性结构静态形变补偿方法,属于航天器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的操作步骤包括:将p个压电作动器安装在柔性结构的不同位置;测量柔性结构在m个不同测量点的静态形变;计算静态形变在柔性结构的前n阶模态下对应的模态坐标,其中p>n;以压电作动器作为柔性结构的外界力激励源,构建柔性结构的动力学方程;根据动力学方程以及模态坐标,计算每一个压电作动器的输入电压,由此控制压电作动器对柔性结构的静态形变进行补偿。该方法能够快速实现卫星柔性结构静态形变的精准高效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539520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838617.5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1Q1/00 , H01Q1/12 , H01Q1/28 , H01Q1/50 , H01Q1/52 , H01Q13/02 , H01Q15/16 , H01Q15/24 , H01Q19/12 , H01Q1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网状双反射面高增益天线,包括:副反射面、副反射面支撑杆、馈源和主反射面;主反射面的外凸面安装在探测器上,主反射面的内凹面为旋转抛物面;主反射面采用编织网状结构;副反射面的外凸面为旋转双曲面,副反射面和主反射面之间通过两根以上副反射面支撑杆连接;主反射面上、旋转抛物面的顶点处设置有通孔,馈源贯穿所述通孔设置。本发明具有高增益、高效率、耐深低温、高热稳定性、超轻量化的特点,能够实现深空超远距离通信、满足运载对重量及包络的严苛要求和能够在宽温域在轨工作温度下正常工作,满足小天体探测的任务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699873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919360.5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8/36 , C23C18/1806 , C23C18/1844 , C23C18/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增材制造铝合金表面镀Ni-P合金的方法,属于表面改性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首先对镀件进行喷砂、碱除油和酸蚀去膜预处理过程,再在镀件表面镀锌,最后在镀件上镀镍合金;与针对铸造工件的表面处理工艺相比,本发明所述方法主要是通过改善镀件预处理工艺、改变碱液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调控镍镀液中的组成成分及其含量,实现对3D打印成型件的稳定、均匀施镀,大幅度降低3D打印成型件表面粗糙度,提高3D打印成型件的抗腐蚀、耐磨性、可焊性和电接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599420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97127.5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用于航天器的零膨胀点阵圆柱壳结构及其设计方法,结构由“零膨胀”平面结构(5)卷曲形成圆柱形,“零膨胀”平面结构(5)由多个“零膨胀”胞元(4)在平面上进行空间平移并相互连接得到,“零膨胀”胞元(4)由四个相同的微结构(3)互成90度并在顶点处连接得到,而微结构(3)为由一个底边(1)和两个斜边(2)构成的三角形。设计时,选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分别作为底边(1)材料和斜边(2)材料,然后依次设计微结构(3)的几何尺寸、“零膨胀”点阵圆柱壳结构(6)的高度和直径、环向胞元数、高度方向胞元数、底边(1)长度、斜边(2)长度及截面形状,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仿真,通过对底边(1)长度和斜边(2)长度的调整得到最终的设计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3177153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029889.1
申请日:2013-01-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有限元温度场结果的映射方法,(1)利用IDEAS软件求解待分析对象映射源模型的温度场,获得包含模型信息的INPF文件和包含节点温度信息的tmgtempn.unv文件;所述的模型信息包括单元信息和节点坐标;(2)从INPF文件中提取模型信息,从tmgtempn.unv文件中提取节点的温度信息,利用提取的信息生成bdf格式的NASTRAN模型;(3)将上述生成的NASTRAN模型导入PATRAN软件中;(4)在PATRAN软件中,将导入的NASTRAN模型的温度场映射到PATRAN软件中的目标模型上,实现从IDEAS模型计算的温度场到PATRAN模型温度场的映射。
-
公开(公告)号:CN105659777B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0710080670.9
申请日:2007-02-1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着陆探测器软着陆机构缓冲器,用来缓冲航天器受到的冲击。本发明主要由外筒、金属拉杆、内筒、切割器、以及支撑板、支撑棒等组成,采用活塞式结构,并将金属拉杆拉紧在支撑棒与支撑板之间,金属拉杆可位于内筒中心或内筒外壁四周。本发明另一种结构为具有双向缓冲功能的缓冲结构。本发明通过金属拉杆的屈服变形吸收冲击能量,受空间环境影响小、性能稳定、工作可靠、体积紧凑。
-
公开(公告)号:CN115535312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211126833.3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空间采样的浮动式双重密封装置及方法,属于航天器采样返回领域。该装置通过浮动连接组件实现了样品罐和舱门的依次密封功能。该装置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浮动连接组件,罐体与舱门框之间有固定导轨连接,浮动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于与罐盖和门体实现固定连接,第一密封圈安装在罐盖的端面上,第二密封圈安装在舱门门框的密封端面上。浮动连接组件具备力控解锁功能,同时浮动连接组件内外套筒之间有阻力弹簧以提供足够的压缩行程,在第一端面密封完成后,继续施加压力的情况下,由于浮动连接组件的力控解锁功能,第二端面密封不会累加第一端面密封的阻力,降低了密封阻力,从而降低了封装驱动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