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AH/F聚电解质复合物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51931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810304511.0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AH/F聚电解质复合物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其由聚丙烯胺盐酸盐和岩藻聚糖通过聚电解质复合法制成,包括岩藻聚糖壳层和用于负载药物的聚丙烯胺盐酸盐内核,该岩藻聚糖壳层和聚丙烯胺盐酸盐内核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而结合。本发明的聚电解质复合物纳米载体利用聚丙烯胺盐酸盐和岩藻聚糖这两种聚电解质,具有药理功效,且聚丙烯胺盐酸盐具有pH敏感性。

    赖氨酸接枝海藻酸盐(ALG-g-Lys)材料及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48925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410104920.8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赖氨酸接枝海藻酸盐(ALG-g-Lys)及合成方法。赖氨酸接枝海藻酸盐(ALG-g-Lys)材料,利用人体必需氨基酸—赖氨酸为接枝材料,采用碳化二亚胺活化海藻酸钠羧基,然后将赖氨酸接枝到海藻酸钠分子链上,反应后的产物用透析法除去羧基活化剂和未反应完全的小分子底物。改性后的材料可生物降解,降解产物兼具营养作用与药理功效,可在医药、食品等行业的应用中赋予新的功能。

    用于肿瘤光热/化疗协同治疗的智能酸响应性自组装复合纳米载药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4925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607479.X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肿瘤光热/化疗协同治疗的智能酸响应性自组装复合纳米载药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复合纳米载药体系的普鲁士蓝纳米粒子PB NPs可以同时作为药物载体及光热治疗的光热剂,利用静电相互作用将PEI修饰在PB NPs表面得到PB@PEI NPs,之后将可以智能响应酸性条件而通过分子间氢键自组装的多金属氧酸盐量子点POM NPs和PB@PEINPs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制备复合纳米材料PB@PEI‑POM NPs,最后负载化疗药物盐酸阿霉素DOX得到复合纳米载药体系PB@PEI‑POM‑DOX NPs。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光热/化疗协同治疗肿瘤的效果,并能在肿瘤组织中实现“由小变大”从而延长纳米体系在肿瘤部位停留时间,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高效协同抗癌药物递送系统,因而具有实用性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PAH/F聚电解质复合物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51931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304511.0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AH/F聚电解质复合物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其由聚丙烯胺盐酸盐和岩藻聚糖通过聚电解质复合法制成,包括岩藻聚糖壳层和用于负载药物的聚丙烯胺盐酸盐内核,该岩藻聚糖壳层和聚丙烯胺盐酸盐内核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而结合。本发明的聚电解质复合物纳米载体利用聚丙烯胺盐酸盐和岩藻聚糖这两种聚电解质,具有药理功效,且聚丙烯胺盐酸盐具有pH敏感性。

    一种装载siRNA的MSR-1磁小体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81496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422440.X

    申请日:2017-06-0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载siRNA的MSR-1磁小体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将聚乙烯亚胺与siRNA混合,随后将MSR-1磁小体悬液缓慢滴加于上述聚乙烯亚胺和siRNA的混合物中,旋涡振荡,室温静置,即得装载siRNA的MSR-1磁小体复合物。本发明以具有天然脂质双分子膜层的MSR-1磁小体为载体基体材料,采用聚乙烯亚胺的荷正电包封带负电的siRNA分子,进而与荷负电磁小体静电结合,构建装载siRNA的磁靶向抗癌药物投递系统。该方法制备的MSR-1磁小体药物载体具有形态均一、粒径可控、粒径分布较窄、生物膜包裹等特点,siRNA结合完整,具有血清稳定性和抗酶解能力,抑瘤效果明显,同时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不涉及有毒有机溶剂,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药物载体,因而具有实用性强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赖氨酸接枝海藻酸盐(ALG-g-Lys)材料及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48925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104920.8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赖氨酸接枝海藻酸盐(ALG-g-Lys)及合成方法。赖氨酸接枝海藻酸盐(ALG-g-Lys)材料,利用人体必需氨基酸——赖氨酸为接枝材料,采用碳化二亚胺活化海藻酸钠羧基,然后将赖氨酸接枝到海藻酸钠分子链上,反应后的产物用透析法除去羧基活化剂和未反应完全的小分子底物。改性后的材料可生物降解,降解产物兼具营养作用与药理功效,可在医药、食品等行业的应用中赋予新的功能。

    一种三维培养趋磁细菌的方法及其在合成磁小体上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84268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77607.8

    申请日:2025-01-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三维培养趋磁细菌的方法及其在合成磁小体上的应用,其中一种三维培养趋磁细菌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海藻酸盐胶珠的制备:将AMB‑1菌液与经过滤除菌的Alg‑Na溶液混合均匀,再经高压静电成囊装置滴加至经过滤除菌的FeCl3溶液中,形成包埋AMB‑1的海藻酸盐胶珠;PMCG成膜反应:将制得的海藻酸盐胶珠浸于PMCG溶液中进行成膜反应,使海藻酸盐胶珠表面形成一层PMCG膜;微胶囊膜表面处理:将处理后的海藻酸盐胶珠浸于溶液中进行微囊表面修饰;微胶囊囊芯液化:将处理后的海藻酸盐胶珠浸于柠檬酸钠溶液中反应以液化微胶珠核心,最后用超纯水洗涤后得到载菌微胶囊。本发明实现了趋磁细菌的三维培养,延长趋磁细菌产磁期4‑6h。

Patent Agency Ranking